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新生大戲院

新生戲院外觀,外牆巨幅看板為國聯與台灣製片廠合作之鉅片「西施」,該片耗資2千萬元拍攝,為當時為止最大手筆拍攝的國片,片長3.5小時,分上下集放映。「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句踐復國」的主題,契合了當時國民政府「反攻大陸」政策,獲得政府支持,1965年10月22日於新生戲院舉行盛大的首映典禮,演員隨片登台造勢。下圖為新生戲院「西施」本事(電影劇照與劇情解說宣傳單)。

一個城市的地標建築會隨著時代而不同,1950年代中期,台北市最高的民間建物是建台公司,即1932年開業的菊元百貨店,1956年今日(12月31日)落成的「新生大樓」取而代之,成為當時不只是台北市、也是「自由中國」最高的民間建築。

新生大樓矗立於台北市衡陽路、中華路口,占地460餘坪,樓高六層,巍峨聳立,為西門町鬧區超大地標(彼時中華商場尚未興建)。建造者為光復後崛起的「地產大亨」周陳玉樹,於1955年春起建這棟商辦大樓,至1956年9月,一樓已有商家進駐營業,包括建新百貨公司衡陽路門市部、上海老天祿、葛蘭委託行等,而新生大樓最主要的事業體「新生大戲院」,由周陳玉樹的「新生影業公司」經營,開啟了其「電影大亨」事業。

1956年12月31日下午3時,新生戲院舉行落成暨開幕酒會,當晚首映好萊塢電影「金殿福星」,翌日即1957年元旦,正式開始營業。

2019年12月8日 星期日

大東亞戰爭 1 珍珠港事變

1942年12月8日台北州宣傳「大詔奉戴一周年」活動的海報,該活動由台北州勞務協力會、皇民奉公會台州支會合辦,在精神、物資總動員的戰爭時期,增產報國是常出現的愛國標語之一。
1941年今日(12月8日,美國時間為12月7日))清晨,「珍珠港事變」爆發。

自1937年日本啟釁「侵華戰爭」以來,戰爭已逾四年;1941年7月,英、美二國凍結日本在外資產,日本的國際貿易幾乎全部停頓。11月26日,美國要求日本把所有陸、海、空、警撤出中國和越南戰場。

為確保既得勢力和戰略物資,日本決心和美國一戰,遂於1941年12月8日清晨,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策劃下,日軍偷襲美國在夏威夷的海軍基地珍珠港,摧毀、癱瘓了大部分美軍艦隊。上午11點,日本昭和天皇頒布對英美二國「宣戰詔書」;翌日,美、英對日本宣戰,「太平洋戰爭」爆發。

12月12日,日本內閣發布以「建設大東亞新秩序」為目標,這場戰爭定名為「大東亞戰爭」,即包含了仍在持續的侵華戰爭(日本稱為「支那事變」)與對美、英戰爭。

2019年12月1日 星期日

台灣總督府土木部落成

土木局明信片,寬廣的馬路和人行道、植栽優美的行道樹、下水溝等設施,在在都是日本人努力打造「島都」台北為「文明城市」的象徵。路上有騎馬者(日本軍人或官吏)、騎腳踏車者(腳踏車價格昂貴)、坐在人力車上者(苦力車夫多為台灣人或中國人)、步行者(類似官廳職員)、戴斗笠者(台灣農夫或苦力),不同階級,不經意在此交會。

1909年今日(12月1日),台灣總督府土木部落成,12月16日,開放公眾參觀,20日開始辦公。這棟壯觀的三層樓紅磚造建物,「建築之高,實為台北第一,構造又為全島第一。樓三層,可望四方,自古亭庄迄大稻埕各端。無不歷歷在目焉。

土木部大樓興建於1907年,經費約20萬元,建築師為日本時代重要官署建築師──森山松之助,他於1907年來台,土木部為其第一個大型官署建築,馬薩式屋頂、入口門廊的西洋複合柱式,氣勢宏偉,白色與紅色交錯,色彩的變化,極具美感。

2019年11月16日 星期六

自由戀愛好麼!──古井重波記

「古井重波記」於新竹座(光復後改名國民戲院,今新竹電影博物館)上映時的電影本事(劇情介紹宣傳單)。

1930年代,台灣引進許多中國電影,為了宣傳電影而譜寫電影宣傳歌,即「中國影戲(電影)、台灣曲盤(唱片)」模式,帶動了台灣創作歌謠的風潮,1932年上映的〈桃花泣血記〉宣傳歌被視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今日已為眾人所熟知。而在此之前,中國片其實已經在台灣巡映相當一段時間,其中,1924年的「古井重波記」,是台灣早期放映的中國電影,是否為第一部,尚待更多史料考證。

「古井重波記」為1923年中國「上海影戲公司」發行的默片,講述當代男女追求自由戀愛、卻先後遭保守家庭及地方惡霸阻撓的悲劇。後由旅居南洋的台南人郭炳森引進台灣,於翌年10月,在台南「大舞台」劇院上映。

自由戀愛好麼!
寡婦可以改嫁麼!
女子可以違抗父命麼!
親生子可以當作胞弟麼!
熱血可以做愛情的代價麼!

2019年11月4日 星期一

102年前的大稻埕小吃漲價廣告(1102講座後記)

1917年大稻埕飲食業聯合漲價廣告,刊登於《台灣日日新報》。

上週六「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舉辦「大稻埕食滋味」講座,感謝來參與的朋友們為本年最後一場講座共同畫下圓滿的句點。

飲食口味、餐飲業版圖會隨著時代變遷,「吃的文化」點點滴滴,說之不盡。關於大稻埕在日本時代的餐飲名店,本網誌已介紹過一些,依開業時間先後依序為東薈芳春風得意樓江山樓蓬萊閣、波麗路、山水亭,欲深入閱讀,請點選連結;至於庶民飲食匯集地的市場、小吃攤,請參見永樂市場建成圓環等二篇舊文。

講座中提到滷肉飯、陽春麵等平民小吃,近年來價格節節上漲,其原因不外乎因物價、原物料的波動,回顧歷史,102年前的1917年8月上旬,大稻埕飲食業曾聯合漲價,從公告中我們可看到同樣的因素導致業者決定漲價,炒麵炒米粉5錢以上、湯麵湯米粉3錢以上、米飯每碗2錢以上,彼時炒麵湯麵米飯一份的分量多少,不得而知,對照當年的工資,工資較低的雜工一日所得為50錢,據日本時代統計,每月家計平均支出,包含食料品與外食的飲食費,占最大支出。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以揚風雅的《詩報》

《詩報》創刊號封面,詳列該報刊的會長、顧問群與贊助人名單。

1930年今日(10 月30 日),《詩報》創刊,這一本詩刊,長39.1公分、寬27.3公分,2張共8個版面;發行了幾期,不得而知,翻閱各版,共有〈詩報發刊詞〉4篇,魏潤庵(魏清德)的發刊詞,列為首篇,他首段文字開章明義寫出:

改隸*以還,台灣漢學之所以維持者為詩,道德所賴以維持幾分者,亦為詩。
(*改隸,指清廷割讓台灣與日本,台灣改朝換代為日本殖民統治)

《詩報》發行的6年前(1924年),張我軍倡導新文學,於《台灣民報》發文〈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欉中的破舊殿堂〉、〈絕無僅有的擊缽吟的意義〉,丟出了反對舊文學的震撼彈。

那是個傳統文學和現代文學仍然並陳的年代,白話文、新詩和文言文、舊詩,競逐當代文壇,新舊文學論戰下,被批評為「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張我軍與)的堅守傳統文學的士大夫,創辦了這份「微不足道」的《詩報》,有其顯現舊文人的毅力和骨氣。

《詩報》是屬於「地方型」雜誌,發行所、編輯所、印刷所都在新竹州的桃園郡桃園街,但是從贊助者、廣告業主,可以了解還包括新竹、宜蘭等地。

《詩報》的會長從缺,但設有兩個副會長:杜香國和盧贊祥,顧問群則洋洋灑灑,在首頁報刊刊頭下,列有30人之專欄多;都是全台頭角崢嶸的詩壇人物,霧峰林家的林幼春和連雅堂、趙雲石等台南府城詩人外,北部的黃純青、林述三也在內。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國聲戲院(1026講座後記)

西門町新聲戲院、寧夏路國聲戲院預告聯映好萊塢巨片「雷克軍曹」的電影本事。

感謝來參與上週六「消失的大稻埕電影院」講座的朋友們,共同分享昔日風光一時的大稻埕電影院點點滴滴。

在日本時代,大稻埕先後開設不少電影院,講座中提到的包括:淡水戲館(台灣新舞台)永樂座、台灣キネマ(台灣劇場;第三世界館)、太平館、台灣第一劇場,本網誌已陸續介紹過,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開連結閱讀。至於稻江名人詹天馬開設的双連座,也是開設在1930年代,這間戲院的圖片資料很少,因此沒有放入講座的講義裡。
1971年國聲戲院電影本事附加的戲院二樓附設之雅房、豪華套房出租廣告,豪華套房裝設齊全,租金昂貴。電影本事除了宣傳電影功能,也附加各種廣告,可說是當年生活記憶的見證。
日本時代的戲院在光復後都存續一段時間,而光復後新開設的則有遠東戲院、國聲戲院等,其中寧夏路圓環邊的國聲戲院,為西門町新生(新聲)、樂聲電影院的當代「電影大亨」周陳玉樹所有,於1966年開幕,戲院大樓內有同名的「國聲酒店」,和當時許多酒店一樣,也有駐唱歌星演出,盛極一時。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秋季講座,歡迎參加

今年是「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前身:莊協發商店90周年,
本週日即將舉辦一場音樂會暨「薰著茶香的歌聲」講座;
接下來的二個周末,將再舉辦二場講座,
歡迎舊雨新知,來到亭仔腳,聽大稻埕故事。
                                     ……莊永明 

﹝講座訊息﹞
◎主講人:莊永明
◎講題&日期:
1026場:消失的大稻埕電影院
        10月26日(六)14:00-16:00

1102場:回味大稻埕的「食」滋味
        11月2日(六)14:00-16:00

◎地點:台北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台北市西寧北路86巷16號/貴德街53號(同一地點,二個地址)

◎每場名額35人,請事先報名。

◎報名方式:請在本篇下方留言欄或至部落格信箱報名,請註明姓名、電郵、參加場次。

◎以往有部分民眾報名後未到,亦未告知取消,造成名額浪費,因此,報名後若因事無法參加,請務必及早告知,感謝!


※本講座活動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為「108年度台北市私有古蹟歷史建築暨聚落管理維護及再利用計畫補助經費申請案」之相關活動。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敬告舊雨新知,共享音樂會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欣逢90周年。
這間座落在「港町」的「有竹管的紅磚屋」,雖只是簡約、質樸的加強磚造建物,被列名市定古蹟之一,說明它見證了街史、街景的兩重意義。
走過茶香歲月年代的貴德街,今日雖茶香已淡,但薰著茶鄉的歌聲,仍繞樑不絕。
「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擇於1020日舉辦懷舊音樂會暨講座,緣由在此!
「神秘嘉賓」前來捧場,到場聆聽他們的絕美歌聲,舊情綿綿的回憶,必湧心頭。
誠摯邀請各方人士來亭仔腳「站」,因為我們不能提供太多座位,一如跟我「走讀大稻埕」一行四個多鐘頭,各位還是不會覺得累,如果沒有站一場音樂會的耐力,提前離開後,不妨到大稻埕各處「逍遙遊」,必能添增一些老街回憶。
                                                                    ……………莊永明 敬啟
◎時間:2019年10月20日(週日)下午2時
◎地點:台北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地址:西寧北路86巷16號;貴德街53號(同一地點,二個地址)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日本時代的中華民國雙十節

日本時代,清朝與中華民國還沒有在台設立領事館的時候,由「華民會館」之類的組織挑起「在台華僑」的交涉與協助等事務,右圖為1903年「台北華民會館」成立時的廣告,左圖為1926年高銘鴻當選「台灣中華會館」會長的證書。

乙未割台,台灣「淪日」,閩粵人士東渡返回中國內地,日閥基於當時台灣社會需求以及一般國際通例,並沒有加以全面設限,中國渡台人士仍然逐年增加,只是初期台灣沒有「中國領事館」,因此唐山人(內地籍人)與日本當局交涉,只得委託於第三國人士,據稱以德國人最多。

「唐山人」出外來台,深覺有「結社」互助之必要,乃由「義和洋行」容祺年與楊懷瑾、林步雲、陳焯如等人發起在台北創設「清國會館」。1903年(光緒29年)3月3日提出申請立案,旋於4月16日核准設立,但名稱卻改為「台北華民會館」,於4月22日正式成立,在艋舺知名酒樓「平樂遊」舉行協議會,會中推選容祺年、吳文秀為正、副館長(會長)。

「台北華民會館」何時解散,已不可考,惟「唐山人」結社並未從而中斷。1922年1月12日,高銘鴻邀同「在台華僑」於台北創設「華僑俱樂部」,後來改組為「台灣中華會館」,於1923年6月10日,在大稻埕江山樓舉行創立總會,當時會員已有350人,全台則大約有3萬名華僑。會館設於大稻埕港町(今貴德街),後多次搬遷,但都在大稻埕。

該年的10月10日,即中華民國雙十節國慶日,「台灣中華會館」在會館內舉行慶祝會館成立暨中華民國國慶典禮,500餘人與會,來賓包括總督府外事課長、謝汝銓、蔣渭水等人。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伊能嘉矩的台灣心、南國情

伊能嘉矩親函的「台灣島」地圖明信片,內容中譯如下:「敬啟者 見您一切安好,深感喜悅之情。今年春天在大阪拓殖博覽會*19134月至6月間舉行)見到您的大作陳列,甚感欽羨不已。日前經由菅野的介紹,有幸拜領大作,感謝您的盛情厚意,我會將大作長置書桌,做為良師,敬讀學習,謹以此函,敬申謝忱。敬上」

1925年今日(9月30日),《台灣文化志》作者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台灣研究」在日據時期,雖然不少是統治階級為著「知己知彼」而整理、編集,但是從傳世的不少日本學者所著有關台灣的書籍觀之,可說成績豐碩,而且我們也必需承認這些嘔心瀝血之作的永恆價值,伊能嘉矩是其中可歌可頌的人物之一。

伊能嘉矩,字朋卿,又字梅陰,號蕉鹿夢,堂號為梅月堂;生於1867年,世代書香,小時候從祖父學習漢學;19歲遊學東京,入斯文黌及二松學舍,後被推薦進入岩平縣立師範學校,因1889年2月11日憲法公布之日,發生了宿舍騷動事件,他被指為是主謀人物,遭受退學。失學後,投身報界,開始記者生涯,曾擔任東京每日新聞社助理編輯及日本新聞編輯長。

1895年6月,日本宣布統治台灣,領台施政的5個月後,29歲的伊能嘉矩以台灣總督府囑託身分來台,他渡海過台灣前,發表一篇文章〈我的赤誠之心,謹告知前輩諸君子〉,展開對研究台灣的志業「宣言」。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總督官邸

1901年總督官邸初建成的外觀(上圖)。總督官邸經歷年修繕、改建,以西側平房最晚興建,約1920年落成,經由走廊與官邸相連,為總督平日居所,箭頭所指為西側平房興建時的樣貌(下圖)。

擁有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權力於一身的台灣總督,有「土皇帝」之稱,他是日本殖民台灣的最高統治者,日本據台之初,「土皇帝」的官邸設在清末西學堂內,臨時棲身之所,難以突顯其權貴,營建一座豪華氣派的官邸,成了首要之務。

彼時,台灣總督需面臨不少內憂,除傳染病盛行外,「平定」台灣,並沒有「平息」台灣人反抗。第一任到第三任總督為樺山資紀、桂太郎、乃木希典,3任任期總共才3年;直至1898年2月出任第4任總督的兒玉源太郎才規劃「永久的官邸」,預計於1899、1900年興建,但直到1900年4月,始決定總督官邸與民政長官官邸的基地,於1901年今日(9月26日)落成,但包含內部裝潢等工程於10月間全部完工。

總督官邸和位於大直山麓的台灣神社(今圓山飯店)是在同一年竣工,兒玉源太郎為巡視這兩個工地,常騎著馬來往視察進度。台灣神社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親王妃來台參加神社的安座與大祭期間,即入住甫落成的總督官邸。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

台北第二高女校門與校舍外觀,二名穿著白色衣裙、戴白帽的女學生正走出校門,前方的三線道路(今中山南路)路樹茂密,綠意盎然。

1919年今日(9月20日),「公立台北高等女學校」新校舍落成,學校正式遷入,校址即現今的立法院。

公立台北高女的建校源於1919年4月1日發布的「台灣公立高等女學校官制」,在台北、台中分別設立一所二年制的高女,台北高女於5月1日開校,但因為新校舍尚未完工,所以是借用西門外街的台北高等小學校(今福星國小前身)舉行第一屆開學典禮,初期也在那裏上課,學生總共96人。待位於「東門外」6番地(1922年台北市町名改正後劃歸「幸町」)的新校舍竣工後,方於9月20日遷入,學校位於台北州廳南側,興建於1918年,起初是做為台北高等小學校新校舍之用,因台北高女創校,便由該校使用。

1921年,日人又發布「台灣公立高等女學校官制」,「台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女學校」改稱「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今北一女前身),公立台北高女則改稱「台北州立台北第二高等女學校」,簡稱台北第二高女、台北二高女。

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

「急公好義」洪騰雲

左圖為晚年的洪騰雲,右圖為表彰洪騰雲義舉善行的「急公好義坊」在日據初期的樣貌,道路盡頭為尚未拆除的西門。這座華麗的旌表因「市區改正」(都市計畫)拆遷後的街道景觀,請請參見本部落格〈榮町大街與辻利茶鋪〉

台北市衡陽路闢建於有清時代,稱為「石坊街」,係因立有表揚艋舺貢生洪騰雲於1880年(光緒6年)捐建考棚事蹟的「急公好義」石坊而得名,橫額有記:

「福建台灣巡撫劉銘傳奏:台北府淡水縣四品封典同知銜貢生洪騰雲,因府城建造考棚行署,捐助田地並經費銀兩,核與請旨建坊之例相符,仰懇天恩,給予「急公好義」字樣,以示觀感,光緒十三年潤四月十六日奉硃批著照所請,禮部知道,欽此。光緒十四年立。」

牌坊題刻數聯,擇其二如次:
培子孫數十世種福之田,積善有餘慶,眴看雲礽聯甲第;
體國家三百年養士之德,博施宏素願,允邀日下沛恩綸。
慷慨荷宸褒,見義勇為,綽楔留方千古仰;
捨施先試院,有基勿壞,士林遍譽一時新。

洪騰雲,字合樂,號忠慎,原籍福建省泉州英杭,生於1819年2月27日(嘉慶24年2月4日),卒於1899年今日(9月11日)。少時隨父玉輝(汝璽)渡台,住在淡水廳艋舺土治後街。設「合益」商號,經營米糧,不數年臻小康,後轉經營貿易,以「艋舺港」為出口地,與泉州、廈門互市往還,由於經營得法,成了巨賈。

2019年8月28日 星期三

浩氣蓋山河的八卦山之役

1895年東京《風俗畫報》推出好幾期臨時增刊的「台灣征討圖繪」,右圖為其中一期封面「山根少將於大肚溪右岸視察敵情」,描繪日軍兵分多路準備進攻彰化城之前的情景。河對岸為抗日軍的營帳,砲火四射。左圖為該期插畫之一「八卦山砲台」,壘壁以石塊構築,有磚構城樓和四座砲台。

1895年今日(8月28日),台灣人武裝抗日中犧牲慘重的戰役──「八卦山之役」爆發,四千壯士悍守彰化,與武力征討台灣的日軍喋血奮戰,氣壯山河。

彰化城是清代中期台灣中、北部的政治中心,有「半線」之稱;城旁即制高點定軍山(八卦山舊名),《台灣通史》中提到:「彰城小如斗,八卦山當其東,俯瞰城中,山破則城亦破,故守禦多重此山。」

1895年日軍侵台,自北而南武力接收台灣。台灣民主國在台北失守後潰散,各地義軍仍據守抗敵,因武器、糧餉與訓練不足,且彼此間欠缺統籌等因素,新竹、苗栗、台中相繼失守,吳湯興與徐驤等人率領的義軍、台灣知府黎景崧旗下「新楚軍」與「黑旗軍」吳彭年,均退至彰化,加上從南部北上的黑旗正勇等援兵,共四、五千名兵力,據守彰化城。

日軍近衛師團欲強渡大肚溪時,被埋伏的義勇所退,乃駐紮北岸崁仔腳待命。8月26日,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及山根少將、緒方中佐等人偵查抗日軍陣地時,遭李士炳率義勇猛烈發砲轟擊,據《風俗畫報》報導,「砲彈落點極為準確,這是清兵罕見的表現」,但日軍實際傷亡情形,則未敘述。

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台北第一家鳳梨罐頭廠

1930年代後期的萬華龍山寺風景明信片,上面蓋了個台北(TAIHOKU)觀光紀念戳。日本時代各地紀念戳,多半以當地的地景或產業為圖案,比如台北市,通常是台灣總督府或圓山的台灣神社,有的還加上七星山、大屯山,這個台北觀光紀念戳比較特別,以鳳梨和另外一種水果(不確定是否為檸檬或木瓜或其他)為圖案,當時,台北仍為全台鳳梨產地之一,但產額遠遠不及於台中州、高雄州、台南州。

1908年8月上旬,台北第一家鳳梨罐頭製造廠「季芳商行」在大稻埕的依仁里街(約當現今迪化街二段、伊寧街一帶)開業。

台灣很早就栽種鳳梨,清代康熙年間的《裨海紀遊》、《諸羅縣志》已有記載中南部的鳳梨;台北最早種植鳳梨的地方在北投,清末已享盛名,馬偕在回憶錄中曾提到硫磺泉山谷附近的鳳梨園,風味十足,「若吃過台灣本地可口鳳梨的人,在加拿大就是買到最好的鳳梨,也會覺得雖以下嚥。」據1899年的統計,當時全台主要鳳梨產地是南部的鳳山、台北的芝蘭堡(包含北投、士林)及文山堡(包含坪林、深坑、石碇、新店等地);1900年前期,大直山亦廣栽鳳梨,和北投一帶均集散於士林市場,概稱「士林鳳梨」。

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白話詩的「曙光」

1931年1月1日《台灣新民報》「曙光」欄刊出了賴和(筆名「甫三」)的「農民謠」,道盡了日本時代台灣農民生存處境的艱辛與悲哀。同個版面上,亦刊載了「台灣第一次西洋音樂比賽的推動者」李金土為這首農民詩所譜的曲。

1930年今日(8月2日),《台灣民報》發行第324號,開始增闢「曙光」(新詩壇)專欄,專門刊載新詩(白話詩)作品。

「白話詩」是「白話文運動」下,必然萌生的文學枝芽,而「台灣白話詩」的興起,不僅是對「古典詩」的反抗,而且也是基於對舊詩人瞞心昧己作風的不滿。

1923年5月22日,追風(謝春木)以日文寫了「詩的模仿」為四首短篇白話詩(讚美番王、煤炭頌、戀愛將茁壯、花開之前),後發表於1924年4月10日出版的《台灣》雜誌第5年第1號,是為「台灣新文學」的第一首發表在雜誌上的新詩。

日本時代詩社的成立,原是一些在異族統治下的文士,為保存大漢民族文化於不墜,以「無淚可揮惟說詩」的心境,群起結社,各地紛紛響應。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空飄汽球與「紙彈」空飄傳單

11月12日為國父誕辰,反共抗俄年代,歷年均動員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並對大陸「匪區」空投或空飄大量國父遺像、標語等傳單。1966年為國父百年誕辰,活動規模盛大,當時空飄到大陸的國父百年誕辰紀念傳單,印製精美,是一份六冊的「三民主義模範省──台灣」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的大量宣傳照,圖為其中「食」篇的封面,內容包括彰顯中華民國成就的文案、國父遺像與遺訓、祖孫三代共享豐盛大餐的宣傳照。

1966年今日(8月1日),「中華民國各界空飄汽球慰問大陸同胞捐獻委員會」在台北市三軍軍官俱樂部展出「空飄汽球及實物展」,之所以舉辦這個為期僅僅三天的展覽(第三天加入展示各種海漂器材、可裝載數十份傳單的空投炸彈),係因為該會在本年發動了空飄汽球捐獻運動,為加強勸募,遂透過展覽來向各界說明捐獻空飄汽球、擴大「對匪心戰」的意義。

空投傳單,是一種心戰手法,日本時代戰爭末期,盟機就時常在台灣空投「紙彈」,藉以動搖人心。1949年國府撤退來台後對中國大陸的空投、空飄傳單與物資,最早是在1950年3月3日,也就是蔣中正宣布「復行視事」的二天後,二架轟炸機裝載15萬份「蔣總統視事文告」,從台北飛至舟山群島的定海(當時國軍仍駐守舟山群島、海南島,尚未撤退),再轉飛京滬一帶空投。

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

留學生的文化演講

1920年代非武裝抗日運動時期,先覺者的「文化演講」處處受歡迎,圖為1925年「台灣文化協會」演講團合影,文協的演講舉辦次數最多,而在東京就學的台灣學生,也積極的利用暑休返台,舉辦演講活動。
「演講會在文化協會的活動中是最值得重視的問題;台灣的缺陷,是群眾的知識水準低落,以書刊啓蒙,恐難發生作用,所謂之文化協會,卻欲藉文化演講來達成目的,亦非過言……。」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對「文化演講」的「喚起民眾」功效,做了以上的記載;台灣文化協會的「文化演講會」和「東京台灣青年會」的「文化講演(日文「講演」,即演講之意)團」,是以言語啓蒙民智,對民族運動從下扎根的工作,貢獻匪淺。

1923年5月20日,「東京台灣青年會」舉行例會,決議組織「文化演講團」,利用暑假返鄉,巡迴全島,舉辦講座,展開啓迪民智運動。7月15日,正式組團,公推吳三連為團長,其他團員有呂靈石、黃周、謝春木、林仲輝、郭國基等人。翌日,由神戶搭乘班輪返鄉。

1923年今日(7月23日),他們選擇在彰化初試啼聲,反應良好,留學生文化演講活動的成功,在於「他們有一種清新的氣度,更使人為之嚮往。」

2019年7月21日 星期日

「洋房牌」廣告火柴盒

 約1960、70年代的遠東紡織「洋房牌」廣告火柴盒(台灣火柴公司承製)。「洋房牌」的商標圖案為獨棟洋房,這個火柴盒下方的英文SKYSCRAPER(摩天大樓),是「亞洲水泥」與遠紡「洋房牌」同名的「洋房牌」水泥商標所添加的,亞泥為遠紡創辦人徐有庠與華僑於1955年投資創設,「洋房牌」水泥於1960年今日(7月21日)應市。

「洋房牌」為1950、60年代遠東紡織公司(今遠東新世紀公司)最知名的品牌,公司原名「遠東織造廠」,和本部落格之前介紹過的「否司脫襯衫」相同,原本都是中國大陸江浙地區的紡織廠,1949年因台海兩岸局勢鉅變而遷台,設廠於台北縣板橋鎮(今新北市板橋區),初期推出與大陸時期同名的「洋房牌」棉毛衫、汗衫、拉鍊衫以及「吉普牌」衛生衫、汗背心、圓領衫等。

後來陸續添購設備,成為台灣第一家從棉花(自美國進口)、紡紗、織布到成品一貫作業的紡織廠,其中,「阿里山」牌棉紗銷路拓展至國外,是台灣第一家外銷棉紗的紡織業者。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火柴專賣

左圖:1901年,台北艋舺(今萬華)的周集泰火柴廠開業廣告,因為品質及原料問題,於數年後停業。右圖:1942年火柴專賣實施後的火柴盒種類,左邊、右下為「新高」,包括家庭用大包裝(一盒1,400支、34錢)與小包裝(一盒90支、3錢),圖案為雄偉的新高山(玉山),戰爭時期,政策標語無所不在,這裏印的是「節約物資」;右上為古代戰甲圖案的「がぶト」。

1942年今日(7月1日),火柴開始實施專賣,度量衡專賣亦於同年稍早實施。當年,台灣各項專賣的收入已突破一億元。

火柴,台灣俗稱「番仔火」(客語為「番火」)、日文稱「燐寸」,清末即出現台灣,日據之後,世界三大火柴製造國之一的日本,獨占市場,台灣本地火柴廠僅在日據初期曇花一現(參見上圖),技術上無法與之競爭,因此始終都是日本製火柴的天下。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為支應龐大戰費,新增各種名目的戰爭特別稅,其中,做為生活必需品的火柴於1938年開始徵收火柴稅。隨著戰局日益緊繃,許多生活物資逐年改為配給制,1940年,火柴實施配給制。

2019年6月26日 星期三

「臨海道路」通車

1930年代「臨海道路」石硿子大理石隧道的山海景緻,後方的巴士為「東海自動車會社」所有,該公司為台北、花蓮港的日籍商人合資設立,長期壟斷臨海道路的路權。
1931年今日(6月26日),蘇澳到花蓮的「臨海道路」通車。

這條號稱「絕壁三十一里」的道路是台灣「前山」通「後山」的孔道,前身為清末1874年日軍攻打南台灣的「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奉派來台「開山撫番」時期所建的「北路」。先後由台澎道夏獻綸、提督羅大春負責督建,從蘇澳到花蓮港開鑿山路,全長33里(清里200里)、路寬5尺至10尺不等,當時在蘇澳的起點設有「開路里程碑」,沿路均設有防衛站,但沈葆楨去職後便荒廢失修。

日本據台之後,為統治及開發之需要,先是鎮壓漢人武裝抗日的「土匪掃蕩」,繼而針對日本人眼中的生蕃——台灣原住民,展開「南撫北討」的「理蕃」政策,居住在高經濟價值樟腦區的北部泰雅族,遭受武力征討。1909、1910年間,日警設置南澳隘勇線、興建宜蘭經蘇澳到南澳的道路,路寬3尺。1914年,日人殘酷鎮壓太魯閣族的「太魯閣之役」結束後,即決定開鑿蘇澳到花蓮港的道路,於1916年6月1日動工,先從蘇澳這端開始興建,之後則南北兩端同時進行。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來自1946年6月的一張明信片

井上伊之助寄給杜聰明的明信片正面,信件內容談到瘧疾疫症續發以及預防、診療等事務。

這是一張戰後初年的明信片,因為郵戳模糊,放大辨認,可以得知是1946年6月。彼時,日本已戰敗,台灣已光復,這張明信片左上角所貼的郵票,雖是方寸之物,但卻是一個「大時代」的產物。

這枚5錢郵票,是大東亞戰爭末期,日據下的台灣所使用的低值郵票,因日本戰敗投降,接收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為使郵政繼續運作,乃將「大日本帝國郵便」的殘存庫房郵票,一律在票面上加印「中華民國台灣省」發行使用。

明信片寄出地點是宜蘭的天送埤,而寄達的地方是台北市東門路。東門路、天送埤,是「改朝換代」後,曾存在一時的地名,而今已成記憶痕跡。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台鐵「觀光號」啟用

1963年「觀光號」加裝冷氣,空調承造商特別在報紙刊登廣告,祝賀此一創舉。

1961年今日(6月18日),當代「台灣鐵路史上最高級列車」的「觀光號」開始營運。

「觀光號」的名稱,和之後具有濃厚政治意涵的光華號、莒光號、自強號,明顯不同,這應該與當時觀光事業在台灣經濟發展上日漸重要有關,畢竟長久以來鐵路運輸是觀光旅遊的「主動脈」。觀光號啟用前幾個月,台鐵為了配合發展觀光事業,在台北、台中、彰化、嘉義、高雄等大站設立觀光服務中心 ,並調派對號快車的「快車小姐」駐點服務。

觀光號火車頭的列車標誌,非常特別,大圓牌上面有「觀光號」三個紅色大字,下面是台灣省地圖和法文Bienvenue(「歡迎」之意),可說是推動觀光的象徵。

2019年5月31日 星期五

台北大轟炸

約1920年代初期的台北「城內」空照圖,圖上標示的Taihoku(日語的台北)Park,即今二二八和平公園,戰爭時期,公園內挖了許多防空洞,1945年5月31日台北大轟炸時,公園內落彈嚴重,彈坑累累。本圖藍圈標示之1台灣總督府、4台北第一高女、5台北醫院、台北帝大醫專部,均受創嚴重;紅圈標示之2總督府圖書館與台灣電力株式會社、3總務長官官邸,則遭炸毀,消逝於歷史的硝煙之中。

1945年今日(5月31日),一百多架美軍B-24轟炸機在台北市區猛烈轟炸,重創台灣統治中樞的台北「城內」區。

「盟軍轟炸,驚天動地」,從光復初期流傳的「五天五地」第一句,可見日據末戰爭時期美軍瘋狂濫炸台灣的程度。當時,同盟國空軍對台灣逐步採取「區域性轟炸」,除了對有形建物或軍事設施造成損害外,更打擊無形的民心與士氣,1945年1月起,台灣便籠罩在美國飛機密集空襲行動之下,各地機場、港口、車站及重要工廠設施皆受創嚴重。

台北市區自1945年3月起,不時遭受美機轟炸,除了白天的空襲,後來還每晚數次飛臨台北上空或投彈或威嚇飛行,時稱「定期便」(引自黃稱奇《撐旗的時代》)。

2019年5月17日 星期五

北師「弱者之末路事件」


日本時代台北風景明信片中的台北第一師範校舍,遠方高塔為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右邊的城門(藍色圓圈標示處)是南門。
1922年,日閥頒布「新教育令」,撤銷原日本人、台灣人不同的教育系統,初等教育規定日本學童就讀的「小學校」,開始招收原先只能進「公學校」的台灣學童,不過要常用日語家庭的子弟,才有資格。而中等以上學校推行日本學生、台灣學生的「共學制」。田健治郎總督沾沾自喜說:「對於教育,現在已不再有日人台人及番人之差別,完全撤銷種族的畛域,誠為本島教育界未曾有之革新。」

雖云:「共學」,但由於日籍老師不能一視同仁以及日籍學生的優越感,使台灣籍學生動輒得咎,而致有「弱者之末路」這種「仗勢凌人」的事件。

1927年今日(5月17日),御用報紙《台灣日日新報》刊載了所謂的「台北師範本島生暴行事件」,指出台北師範的台灣籍學生因受到「台中一中同盟罷課事件」影響,也有「不穩行動」,應該要嚴重處分。

事件的真象,卻是如此,實行共學制度的台北師範學校(今台北市立大學),於1927年5月增設「第二師範」(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便將台灣籍學生搬離設備完善的「第一師範」校舍,而遷入「萬事草創、設備不周」的新校舍,當然大家為此憤怒不平。然而校方既如此指令,不搬也得搬。

2019年5月10日 星期五

詹天馬與「天馬茶房」

左圖:詹天馬肖像(拍攝於1927年),圓框眼鏡是他的標誌之一。中:1930年中國電影「火燒紅蓮寺」在台放映,廣受歡迎,「名震全島」,連台北放送局都請詹天馬上電台解說電影劇情,該片因賣座好,連拍十幾集,圖為1931年在永樂座上映時廣告,箭頭所指為該片的「說明者」(辯士)為詹天馬。右圖:1940年「天馬茶房」廣告。

1939年今日(5月10日),大稻埕名「辯士」詹天馬創立的「天馬茶房」開業,是一間供應咖啡、茶飲、餐點的「喫茶店」。

「辯士」是默片時代電影院必要的編制人員,他們舌燦蓮花、妙語如珠地做劇情解說,是觀眾觀劇的一種享受。詹天馬和王雲峰是日本時代中期大稻埕最紅的電影辯士,不少人是衝著他倆去花錢買票進戲院。

詹天馬,本名詹逢時,曾是「稻江詩人」趙一山的及門弟子,早年投入新劇運動,是「星光演劇研究會」」(話劇團)的重要幹部,後來向日本人習得「辯士」本事,以擅長解說日本劍客「鞍馬天狗」聞名,被稱為「台灣夢聲(夢聲,為日本國內名辯士德川夢聲)」,可見其功力與名氣。

因擔任「辯士」,詹天馬成了「名士」,衣著考究,是大稻埕有名的「尖頭鰻」(紳士),據說,他頭戴呢帽、手持洋拐杖,昂首漫步在大稻埕太平町(今延平北路)街上時,人人矚目。

2019年5月4日 星期六

大稻埕天主教會堂落成

1907年(左)、1913年(右)落成的大稻埕天主教會堂。

1913年今日(5月4日),大稻埕天主教會堂(今民生西路「聖母無原罪主座教堂」)舉行落成典禮。

天主教在台北的佈教晚於馬偕創建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大約在1880年代開始宣教,幾年後,即興建教堂,因信徒漸增,不敷使用,便於1906年在大稻埕新店尾街(1922年台北市實施町名改正後屬「蓬萊町」;位於現今民生西路、寧夏路一帶)興建新的教堂,1907年4月完工,分別於4月28日、7月4日舉行盛大的開堂與落成典禮。

這座日本時代「第一代」的大稻埕天主堂外觀宏偉,是全台規模最大的教堂,因屬天主教道明會,又稱「西班牙教會堂」,也稱「天主公教會堂」,當時在台北的信徒約有四百餘人。

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台中一中同盟罷課事件

台中一中校友會為了平息校方對罷課事件的嚴厲處分,而召集校友舉行協商會議的公告,於5月16日在台中公會堂舉行,會中決議學校當局使事態惡化,應負責任,應讓全部學生復學。

日據時期的學潮事件,雖為民族運動史上的小漣漪,但台籍學生「對日籍學生的優越感和學校當局的歧視,發生反抗的風氣。」自有其影響層面;「台中一中罷課事件」是當代「學生自覺」運動之一。

台中一中的學寮(學生宿舍)雇有「炊夫長」中村,為學生準備伙食,中村的太太原來在外租屋,舍監為同情他們夫妻,減輕其負擔,容許她帶著四、五個子女住進宿舍,中村的妻子脾氣不好,而且子女經常吵鬧不休,因此常和學生衝突。

1927年今日(4月29日),中村的妻子明知栗粉內有老鼠屎不能吃,竟然裝不知道,一位台籍炊夫發現了,告訴學生,菜內有老鼠屎不能吃。學生群情憤怒,要求舍監處理此事,日籍舍監置之不理,當舍長、寮長的五年級住校生乃連署向下村校長提出辭書,表示不願再負責校舍自治事務,結果校長不但立刻批准,而且還召集全部住校生訓話,要求務必遵守三項規定:
    一、本日起停止宿舍的自治。
    二、不問任何理由,停止學生的發言權。
    三、以後住校生必得絕對服從舍監。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蓬萊米」的誕生

日本時代推廣蓬萊米政策下,各地都有蓬萊米原種田;蓬萊米最早是在竹子湖試種成功,竹子湖也因此而被視為「蓬萊米發祥地」,箭頭所指為1935年「大台北鳥瞰圖」上的竹子湖「原種田」,下方建物為1928年3月8日落成啟用之「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建物於2009年指定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現為「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地圖取自《台灣鳥瞰圖》)

1926年今日(4月24日),在台北鐵道旅館舉行的第九屆「大日本米穀大會」,宣布台灣產的「內地種米」,由伊澤多喜總督命名為「蓬萊米」。

米是台灣主要農產品之一,清代時「所出之米,一年豐收,足供四、五年之用。」日本據台,因鑒於其國產米,不敷供養其國人,即擬定以台灣米填飽其國人口腹之政策;台灣產的細長形、比較不黏的秈米,日本人吃不慣,他們以「在來米」(本地米)稱之。

「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地政策,日閥就是希望在台灣建立起他們的「米倉」,因此如何在比日本緯度低、溫度高、日照時間長的台灣,培植合於「大和民族」口味的日本米,是日本人興致勃勃努力的目標。

最早在1895年日本據台當年(亦有1896年的說法),台灣總督府殖產部長橋口文藏在台北城內的水田(位置在後來的民政長官官邸前,現為凱達格蘭大道廣場之部分)試種日本米,日本人稱之為在台農事試驗的濫觴。1897年起,台北農事試驗場引進多個日本稻種進行培育,1906年,台中廳下也開始進行培育,因為氣候因素,效果不佳。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日本時代「台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1

《台灣民報》創刊號封面,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包括〈中華之將來〉、〈二十一條日華協約歷史〉、〈國際聯盟的使命〉、〈新聞與社會之關係〉、〈婦人參政權運動〉、〈田總督訪問記〉、〈帝國議會大事記〉、〈製糖株之將來〉、〈中國留日學生的大示威〉、〈喜劇 終身大事〉、〈關於擇婚之常識〉、〈設立白話文研究會宣言〉等文章。

1923年今日(4月15日),《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這份並非日刊的「報紙」,有「台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台灣人的喉舌」之稱。

《台灣民報》的創立,源於1920年,新民會創辦《台灣青年》雜誌,為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第一本宣傳刊物;1922年改名《台灣》雜誌,先覺者深以為有發展成為報紙的需要,以加強報導時事,乃決定創辦《台灣民報》,在《台灣》雜誌第4卷第3期曾作預告:

「一個大大的台灣,有三百六十萬的同胞,實在沒有一個代表我們的言論機關,使世間的人,幾乎不知天下有個台灣。你道可愧不可愧呢?……所以自四月一日起,欲發行一種半月刊,名叫《台灣民報》(The Taiwan Minpao),目的是要普遍,使男女老少均知。所以用平易的漢文,或是通俗白話,介紹世界的事情、批評時事,報導學界的動靜,內外的經濟、株式(股票)糖米的行情、提倡文藝、指導社會,連絡家庭與學校等:與本誌並行,啟發台灣的文化,對我們將來,實在大有可為呢!」

《台灣民報》較預告遲了 15 天,亦即在 1923 年4月15日發行了創刊號,蔡鐵生(惠如)以下列「慶祝的話」來祝《台灣民報》創刊,以較大鉛字排出:

民報答民情,民權任你評;
民心真未死,民族自增榮。

2019年3月25日 星期一

川端橋通車

1937年川端橋通車,右圖為典禮盛況,橋畔河堤擠滿民眾,人山人海。川端橋高23公尺,左圖為1938年8月颱風時新店溪暴漲7公尺高,川端橋下洪水奔流的情景。

1937年今日(3月25日),台北市聯絡中和庄的「川端橋」舉行竣工典禮。

川端橋在興建之時,原稱「古亭橋」,後來命名「川端橋」,係得名於所在之行政區「川端町」,而川端町是1922年台北市實施町名改正之時,由舊行政區「古亭村」劃分為古亭町、川端町而來。古亭村位於台北城西南,在清代為古亭庄,這裡開發甚早,據傳在明鄭時期即有泉州人來此拓墾。在沒有橋樑的古早時代,與新店溪對岸的中和庄之間的往來,必須到渡船頭等「撐渡伯仔」擺渡。

川端,顧名思義,即河邊之意。這裡濱臨新店溪,「夏可納涼,秋得觀月,四時佳景不同。」為台北近郊名勝,日據初期,河岸即開設了數家料理屋。通往「渡船頭」的要道,也就是今天的廈門街25巷,進和平西路北側有河溝,曾經有座「螢橋」,這裡是古亭庄到河岸的低地,每逢大雨溪水暴漲,交通斷絕,台北廳於是在1916年架設一座長16公尺、寬4.5公尺的水泥橋「螢橋」,1917年竣工通車。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廣東天橋飯店」廣告火柴盒

廣東天橋飯店最早的廣告火柴盒,設計簡潔又別緻。

上一篇提到1955年台北市的中山北路復興橋落成啟用,因為是最早的車行天橋,還沒有第二座、第三座,所以就通稱「天橋」,附近的一家廣東菜餐館,也順勢命名「廣東天橋飯店」,通稱「天橋飯店」。

天橋飯店坐落於中山北路一段、北基鐵路旁的違建,因為鄰近行政院,常有官員在此便餐小酌,招牌菜為牛肉丸、精燉雞、精燉排骨等。

說到牛肉丸,古早時代的台灣人種田為生,對耕牛有感情,所以不吃牛肉。日本時代,日本人引進牛肉料理,但並未改變台灣人不吃牛肉的習慣。

光復後,台北火車站前曾經出現多家回民開的飲食店,賣牛肉麵,據說很多北上的台灣人是在這裡第一次吃牛肉。後來,隨著北方小館的牛肉蒸餃和「四川牛肉麵」等口味的興起,再加上城市外食人口眾多,牛肉,也就進入台灣人的飲食版圖了。

2019年2月24日 星期日

中山北路「復興橋」

復興橋遠眺。這座中山北路的陸橋,官方的名稱是具有反共抗俄時代命名特質的「復興橋」,民間稱呼則是「天橋」,橋附近有因此而命名的「廣東天橋飯店」,下回介紹。

1955年今日(2月24日),被當局視為「國家復興」象徵的中山北路「復興橋」,舉行落成暨通車典禮。

中山北路原有西部縱貫鐵路之隔,每當火車要通過時,平交道遮柵放下,人車為之阻塞,早在日本時代中期,即因造成鐵道兩端交通阻礙問題而有興建陸橋甚至高架鐵路之議,但因經費等種種問題而未落實。

隨著都市發展,平交道造成的交通阻塞問題益加嚴重,1953年10月,台灣省政府決議興建橫跨鐵路上方的車行陸橋,於1954年8月動工。時值反共抗俄時代,兩岸情勢依然緊繃,這座天橋和中山北路四段拓寬、中正橋拓寬等工程,是當時台北市八大防空疏散工程之一。順帶一提,1955年省政府也是因為防空疏散的目的而遷至中部,聯絡萬華、三重的中興橋,也是在該年以為「淡水河疏散大橋」之名而決議興建。

2019年1月27日 星期日

台北第一高女新校舍落成

台北第一高女校舍屋頂與總督府,因鄰近總督府,北一女校舍被轟炸總督府的戰火波及,現僅存光復樓,為市定古蹟。

1934年今日(1月27日),台北州立台北第一高等女學校舉行新大樓落成典禮,這棟新大樓是現今的「光復樓」,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座落於台北城內的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是在清末文廟舊址上創設的女子高級學校。

文廟被毀,主因是日本人進城,兵不血刃,很快「平定台北」,宣布「始政」,但是毫無辦法平息正在盛行的各種傳染病侵襲。日軍罹患流行病,日趨嚴重,乃在台北文廟設置「台北兵站病院」,收容病患,後雖有意恢復文廟舊觀,但毀損嚴重,終究放棄,連對街的武廟,一併做「都更」,文廟乃成文教用地,清末建成的文、武雙廟,遂消失於改朝亂代的歷史中,僅留存「文武街」之舊名,該區於1922年台北市實施町名改正後,為「文武町」。

2019年1月18日 星期五

台灣第一位獲得博士學位的牙醫:陳增全

陳增全開設的「增全齒科醫院」外觀,醫院位於太平町二丁目街角,正面一間之外,左右各有四坎店屋,規模不小,時值霞海城隍廟祭典,遶境場面壯觀,診所二樓窗口視野展望良好,擠滿了看熱鬧的民眾。右圖為1937年《台灣人士鑑》書中刊載的陳增田肖像,該書出版當年年初,陳增全拿到了博士學位。
1937年今日(1月18日),在台北大稻埕開增全齒科醫院的陳增全醫師,獲得京都帝大博士學位,是台灣第一個拿到博士學位的牙醫。

日本時代公立醫院設置口腔衛生的齒科(牙科),最早是1906年在台北醫院(今台大醫院前身)外科部設立「齒科治療室」,1910年獨立為「齒科部」。而在教育方面,始終沒有設置「齒科學校」,一直要到1939年,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前身)醫學部才成立「齒科學講座」,因此在此之前要台灣人若想深造牙醫,就只能「留學」,在大稻埕開業的陳增全,就是早期到日本拿到牙科學位的台灣人之一,而且還是第一個開業、第一個拿到博士學位的牙醫。

陳增田,1898年出生,為艋舺竹仔寮人,台北工業學校(今台北科技大學前身)畢業後,在台北「城內」日人開設的「松田齒科」擔任助手。期間,接觸到許多想要鑲牙補齒的台灣人,他們常苦於語言不通,因此決定攻讀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