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

台北的自來水與「台灣自來水之父」巴爾頓

「台北水道」竣工前後對照,紅圈處為唧筒室,即現今的自來水博物館。
1909年的今天(3月25日),台灣總督府公布「台北水道給水規則」,4月1日起,開始供應大眾自來水。

1896年,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後藤新平兼任台灣總督府衛生顧問,六月,後藤跟隨甫就任的第二任台灣總督桂太郎來台考察,當年八月,他即邀請英國人威廉‧巴爾頓(W. K. BurTon ,生於蘇格蘭愛丁堡,1856~1899)主持衛生工程計畫,尤其是台北的自來水與水道系統設計。巴爾頓是日本內務省技師,曾任東京工科大學講師兼內務省雇用技師,娶了一位日本人太太。他曾參與日本北海道函館的水道工程設計。

巴爾頓到台灣後,即展開全島各地探勘規劃的行程,擬定台灣地區水道系統設計。1897年,率團到上海、香港、新加坡、南洋各地考察,蒐集東南亞地區衛生工程施設經驗。

水道系統分為「上水道」和「下水道」兩大系統,上水道系統即自來水供應系統,台語稱「自來水」為「水道水」應源於此。下水道系統則為地下排水用管線。

2015年3月13日 星期五

太平町大街與羅訪梅畫像館

現今台北市延平北路一、二段是日本時代大稻埕的新興街區,係於1908、1909年間大稻埕市區改正時貫穿稻新街、新興街、太平街、太平橫街、九間仔街所建的幹道。1922年台北市實施町名改正,為「太平町」,範圍是從北門前的鐵路平交道起算,到「台北橋腳(下)」(當年台北大橋引道在延平北路)為止。

太平町和永樂町(今迪化街)同為大稻埕南北向的兩條主要幹道,後來,永樂町街道狹隘,交通不便(永樂町沒有公車行駛),其商業地位,漸為太平町取代,太平町成了足以和「城內」日本人傲稱「台北銀座」的榮町(今衡陽路)分庭抗禮的市街,台灣人以擁有此「台灣人最寬廣」的商業街自豪。1920、1930年代大稻埕風景明信片,多數為太平町通(太平町大街)的繁華街景。

這張明信片為1930年代出品,為太平町二丁目街景,位置約當從現今延平北路、南京西路口往北所見。紅色箭頭所指為1930年12月落成的張東隆商行,樓高四層(不含頂樓建物),是大稻埕數一數二的高樓。街上往北行駛著一輛公車,當時太平町全線有市營、局(總督府交通局)營、民營公車行駛。

畫面右邊街屋懸掛著「羅訪梅畫像館」的招牌,羅訪梅為1910年代來台的中國畫師,實際來台年代不得而知,1922年其「見真軒畫館」招募學徒廣告,自言「來台從事繪像十餘年」,而從1935年刊於《台灣日日新報》的開業二十周年廣告推算,可知1915年已開設畫館。

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

「台灣新音樂之父」張福興




張福興全家福,後立者為其子女,其子張彩湘克紹箕裘,為著名之音樂家與音樂教育家。
台灣新音樂的拓荒者,第一位留日學習西洋音樂的人──張福興,於1954年今日(3月5日)逝世,享年67歲。
1980年在《大同》雜誌寫「台灣第一」專欄,第一篇就是〈台灣新音樂之父──張福興〉,現將此篇舊文刊錄,並匯集《台灣紀事》、《台灣歌謠:我聽 我唱 我寫》與日本時代報刊,酌增部分內容。

「台灣新音樂」是指別於承續中國的台灣傳統音樂而言,乃以接納了西方的理念、方法和美學觀點來闡述的音樂。

西洋音樂如何流入台灣,史無明確記載,咸認基督教的傳教士應居首功。傳道、醫療、推廣音樂是早期涉足台灣的外籍傳教士「三位一體」的職責。因為福音是空泛的西方文化,必須以近代醫學為知識和動聽的西洋音樂為輔,才易使人們接受。

另外的一種助力是日本明治維新,日本由於西化教育,處於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也就隨著把「新音樂」列為教材。張福興在天賦與人和的情形下,成為台灣學習西洋音樂的第一人。

張福興生於1888年,為苗栗頭份人,從小即顯露音樂天賦,五、六歲時即無師自通,拉得一手好胡琴。1907年,畢業於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今台北市立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經恩師──音樂教師高橋二三四氏之推薦,公費保送東京上野音樂學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器樂本科,學習當時台灣沒有的管風琴,為了能夠學以致用,貢獻鄉梓,因此在最後一年加學小提琴。學成返台,執教於母校及總督府醫學校(後改制醫專;今台大醫學院前身),達十餘年之久。

在音樂活動方面,張福興相當活躍,時常和和音樂界同好舉辦音樂會,或獨奏、或合奏、或指揮,也常指導、參與各地學校音樂會。1916年,和高橋二三四、一條慎三郎、長谷部巳津次郎、嘉多重次郎、柯丁丑等「音樂界名手」合組「台灣音樂會」, 教授西洋音樂與唱歌。1920年,他召集台北醫專、台北師範學生和社會愛樂人士組織了台灣第一個管絃樂團──玲瓏會,成員達四、五十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