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祝〈望春風〉80生日快樂!

嚴冬將盡,春未遠」(英雪萊詩)春風拂面,望眼欲穿的日子,終於不必空等。
1933年發表的〈望春風〉將十七、八歲窈窕淑女懷春心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是「阿嬤」年代的故事,一朵含苞待放的女人心情,令人不勝唏噓,畢竟今日這個年齡層是「做女工」或「讀大學」的小女生。
十七八歲未出嫁,遇着少年家」這句詞,我曾以今日「女子觀點」改寫為:
起身近窗望明月,心情逮風飛」同樣押「ㄟ」韻,然而基於對李臨秋的「著作權」以及保存上一代的民風,我不堅持。
果然標緻面肉白」的「緣投」少年,從80年前起算,都破百歲,如活今日,見現代少年家形容為「酷」、「帥」,甚而更低俗之字,必如丈二金剛。語意向下沉淪,實令人深省。
「標緻君子,淑女好逑」,是我想推紀念〈望春風〉80歲的主題活動題目,但卻得不到正面反應。
也許「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可以舉辦講座,做「聊勝於無」的紀念活動。屆時,希望大家共襄「盛會」。
---寫於嘉義站起行前,將抵下車的台南站,617次高鐵車上,2012.1.21---

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行過「台灣三寶」的年代

《行過「台灣三寶」的年代──台灣產業博物館展示資源調查報告書》新書已出版,這本書是把2005年台灣產業博物館展示資源調查報告予以重新編整文字和圖片資料,時間範圍以日本時代為主,光復後到1970年代為輔,主題以稻和「台灣三寶」茶、糖、樟腦為主,菸酒專賣、林業、青果業為輔;編輯方向著重於圖像資料的呈現,因為是重新編輯出版,特別附上拉頁一幅,為1933年台灣產業地圖及解說,書中收錄了近六百張圖片,期望能為往昔台灣產業的發展軌跡,留下些許時代的光影。
開物成務,產業立基/計畫主持人莊永明 序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原住民生聚於此,源遠流長,群鹿奔騰,檜樟成林,生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此為連雅堂《台灣通史》開章明義為「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的「政治史」所寫精簡扼要的幾個字;不同政權下的產業政策、經營策略,自是牽動「台灣經濟史」的因素,連雅堂之作,成書於日據,統治於台灣的政權,乃止於前清。
台灣產業在日本統治期間,「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政策,更是影響頗巨。
「開物成務,立我丕基」,開物二字,以促進台灣產業加以詮釋,更有實意,台灣人在島嶼有天賜資源,但努力打拚,流汗、流淚、流血的生命史,提高生產力,創造產業值,正是鞏固丕基主因,使既是品牌、又是名牌的「台灣生產」、「台灣製造」,揚名世界。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

日本時代的〈望春風〉電影



今年是台語經典名曲〈望春風〉創作80周年,李臨秋寫詞、鄧雨賢譜曲的〈望春風〉係1933年由古倫美亞唱片發行,當時台語流行歌如〈倀門賢母〉、〈一個紅蛋〉是中國電影來台上映時特別製作的宣傳歌或插曲,〈望春風〉則是歌曲流行後,才有了同名電影。

1937年成立的「第一映畫製作所」是當時「本島唯一」的電影公司,前排中央為所長吳錫洋,其左右為男女主角,第二排左一為〈望春風〉作詞者李臨秋,他也編寫〈望春風〉電影的劇本。

1937525日,經營大稻埕最豪華電影院「第一劇場」的吳錫洋發起創立「第一映畫製作所」,擔任「所長」,其他成員為導演安藤太郎、常任理事鄭德福、文藝部長李臨秋等人。第一映畫成立後,隨即展開創業作──〈望春風〉電影的製作,劇本由李臨秋依歌曲情境編寫,描述貧困家庭出身的藝旦悲劇,再由鄭得福編為腳本,導演為安藤太郎、黃粱夢,男女主角為陳寶珠、彭楷棟,飾演被命運播弄的時代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