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以揚風雅的《詩報》

《詩報》創刊號封面,詳列該報刊的會長、顧問群與贊助人名單。

1930年今日(10 月30 日),《詩報》創刊,這一本詩刊,長39.1公分、寬27.3公分,2張共8個版面;發行了幾期,不得而知,翻閱各版,共有〈詩報發刊詞〉4篇,魏潤庵(魏清德)的發刊詞,列為首篇,他首段文字開章明義寫出:

改隸*以還,台灣漢學之所以維持者為詩,道德所賴以維持幾分者,亦為詩。
(*改隸,指清廷割讓台灣與日本,台灣改朝換代為日本殖民統治)

《詩報》發行的6年前(1924年),張我軍倡導新文學,於《台灣民報》發文〈請合力拆下這座敗草欉中的破舊殿堂〉、〈絕無僅有的擊缽吟的意義〉,丟出了反對舊文學的震撼彈。

那是個傳統文學和現代文學仍然並陳的年代,白話文、新詩和文言文、舊詩,競逐當代文壇,新舊文學論戰下,被批評為「糟糕的台灣文學界」(張我軍與)的堅守傳統文學的士大夫,創辦了這份「微不足道」的《詩報》,有其顯現舊文人的毅力和骨氣。

《詩報》是屬於「地方型」雜誌,發行所、編輯所、印刷所都在新竹州的桃園郡桃園街,但是從贊助者、廣告業主,可以了解還包括新竹、宜蘭等地。

《詩報》的會長從缺,但設有兩個副會長:杜香國和盧贊祥,顧問群則洋洋灑灑,在首頁報刊刊頭下,列有30人之專欄多;都是全台頭角崢嶸的詩壇人物,霧峰林家的林幼春和連雅堂、趙雲石等台南府城詩人外,北部的黃純青、林述三也在內。

2019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國聲戲院(1026講座後記)

西門町新聲戲院、寧夏路國聲戲院預告聯映好萊塢巨片「雷克軍曹」的電影本事。

感謝來參與上週六「消失的大稻埕電影院」講座的朋友們,共同分享昔日風光一時的大稻埕電影院點點滴滴。

在日本時代,大稻埕先後開設不少電影院,講座中提到的包括:淡水戲館(台灣新舞台)永樂座、台灣キネマ(台灣劇場;第三世界館)、太平館、台灣第一劇場,本網誌已陸續介紹過,有興趣的朋友,請點開連結閱讀。至於稻江名人詹天馬開設的双連座,也是開設在1930年代,這間戲院的圖片資料很少,因此沒有放入講座的講義裡。
1971年國聲戲院電影本事附加的戲院二樓附設之雅房、豪華套房出租廣告,豪華套房裝設齊全,租金昂貴。電影本事除了宣傳電影功能,也附加各種廣告,可說是當年生活記憶的見證。
日本時代的戲院在光復後都存續一段時間,而光復後新開設的則有遠東戲院、國聲戲院等,其中寧夏路圓環邊的國聲戲院,為西門町新生(新聲)、樂聲電影院的當代「電影大亨」周陳玉樹所有,於1966年開幕,戲院大樓內有同名的「國聲酒店」,和當時許多酒店一樣,也有駐唱歌星演出,盛極一時。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秋季講座,歡迎參加

今年是「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前身:莊協發商店90周年,
本週日即將舉辦一場音樂會暨「薰著茶香的歌聲」講座;
接下來的二個周末,將再舉辦二場講座,
歡迎舊雨新知,來到亭仔腳,聽大稻埕故事。
                                     ……莊永明 

﹝講座訊息﹞
◎主講人:莊永明
◎講題&日期:
1026場:消失的大稻埕電影院
        10月26日(六)14:00-16:00

1102場:回味大稻埕的「食」滋味
        11月2日(六)14:00-16:00

◎地點:台北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台北市西寧北路86巷16號/貴德街53號(同一地點,二個地址)

◎每場名額35人,請事先報名。

◎報名方式:請在本篇下方留言欄或至部落格信箱報名,請註明姓名、電郵、參加場次。

◎以往有部分民眾報名後未到,亦未告知取消,造成名額浪費,因此,報名後若因事無法參加,請務必及早告知,感謝!


※本講座活動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為「108年度台北市私有古蹟歷史建築暨聚落管理維護及再利用計畫補助經費申請案」之相關活動。

2019年10月11日 星期五

敬告舊雨新知,共享音樂會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欣逢90周年。
這間座落在「港町」的「有竹管的紅磚屋」,雖只是簡約、質樸的加強磚造建物,被列名市定古蹟之一,說明它見證了街史、街景的兩重意義。
走過茶香歲月年代的貴德街,今日雖茶香已淡,但薰著茶鄉的歌聲,仍繞樑不絕。
「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擇於1020日舉辦懷舊音樂會暨講座,緣由在此!
「神秘嘉賓」前來捧場,到場聆聽他們的絕美歌聲,舊情綿綿的回憶,必湧心頭。
誠摯邀請各方人士來亭仔腳「站」,因為我們不能提供太多座位,一如跟我「走讀大稻埕」一行四個多鐘頭,各位還是不會覺得累,如果沒有站一場音樂會的耐力,提前離開後,不妨到大稻埕各處「逍遙遊」,必能添增一些老街回憶。
                                                                    ……………莊永明 敬啟
◎時間:2019年10月20日(週日)下午2時
◎地點:台北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地址:西寧北路86巷16號;貴德街53號(同一地點,二個地址)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日本時代的中華民國雙十節

日本時代,清朝與中華民國還沒有在台設立領事館的時候,由「華民會館」之類的組織挑起「在台華僑」的交涉與協助等事務,右圖為1903年「台北華民會館」成立時的廣告,左圖為1926年高銘鴻當選「台灣中華會館」會長的證書。

乙未割台,台灣「淪日」,閩粵人士東渡返回中國內地,日閥基於當時台灣社會需求以及一般國際通例,並沒有加以全面設限,中國渡台人士仍然逐年增加,只是初期台灣沒有「中國領事館」,因此唐山人(內地籍人)與日本當局交涉,只得委託於第三國人士,據稱以德國人最多。

「唐山人」出外來台,深覺有「結社」互助之必要,乃由「義和洋行」容祺年與楊懷瑾、林步雲、陳焯如等人發起在台北創設「清國會館」。1903年(光緒29年)3月3日提出申請立案,旋於4月16日核准設立,但名稱卻改為「台北華民會館」,於4月22日正式成立,在艋舺知名酒樓「平樂遊」舉行協議會,會中推選容祺年、吳文秀為正、副館長(會長)。

「台北華民會館」何時解散,已不可考,惟「唐山人」結社並未從而中斷。1922年1月12日,高銘鴻邀同「在台華僑」於台北創設「華僑俱樂部」,後來改組為「台灣中華會館」,於1923年6月10日,在大稻埕江山樓舉行創立總會,當時會員已有350人,全台則大約有3萬名華僑。會館設於大稻埕港町(今貴德街),後多次搬遷,但都在大稻埕。

該年的10月10日,即中華民國雙十節國慶日,「台灣中華會館」在會館內舉行慶祝會館成立暨中華民國國慶典禮,500餘人與會,來賓包括總督府外事課長、謝汝銓、蔣渭水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