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台灣妙言覺語

自序
不失祖宗言(寫於1991年)

古人有訓:「寧賣祖宗田,不失祖宗言。」是一句「離鄉不離腔」的說法,然而不肖的這一代,似已犯上了「背祖」的惡名了。

唐代詩人賀知章寫過一首很有名的七絕:「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不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鄉音不改」,對於鄉土是一種執著、一種真誠、和一種感恩;除非他不做「歸人」。從「少小離家」到「鬢毛衰」始返鄉的「出外人」,能夠「不改鄉音」,自有欣慰之感,然而賀知章的回鄉敍感,在今日來說,可能不可同日而語了。

此話怎說?因為鄉音不改的你,遇上的可已是鄉音已非的家園,「兒童相聞不相懂」,自然無從「笑問客從何處來」了。

我聽過李鴻禧教授講過一則令人悲痛的「笑話」,他說:「咱的祖公,對天頂(從天上)轉(回)來食做忌(祖先逝世紀念日的拜拜),恐驚著帶翻譯官,因為子孫仔講的話,伊已經攏聽無(都聽不懂)了。」

這則「笑話」,不是「假設」,而是公認的「事實」。

一個人「出外」謀生,長期離鄉背井,不得已下可能將「祖宗田」給變賣了;但是,一個人若遺棄了母語,他的根更無存了。

母語逐漸退化,吉光片羽的俚諺,自然難保。從前,村夫俗子對於俚諺的應用,都能得心應手,而今,卻只有少數學者才能夠熟稔這些祖先的智慧!

文壇先輩楊逵曾對諺語下了兩句很精闢的解釋,他說:

「諺語是我們民族偉大的文化遺產之一,它用很通俗簡潔的幾個字,告訴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常常含有很深的哲理,給我們很明快的解釋。」
「諺語是民眾對某項事物看法的集約表現,個人偏差的看法,都不能成為諺語。」

余生也晚,對於這些原本流傳,卻遭幾近失傳命運「老先覺的話」,自然也所知有限,不能如少數學者一樣的心領神會,但是熱愛之心,可以相捋。

我將近年來淺釋的台灣諺語,分輯成冊,計有《金言玉語》《警世良言》《好言吉句》《俗語真言》《雅言巧語》《土話心語》《醒世智言》、《妙言覺語》,相信從中可以領悟:

──人的生活情趣
──人與人的相處之道
──人在社會中的生存原則
 ──人對自然的靜觀自得

個人淺見寡聞,采擷祖先智慧,不敢以「老先覺」代言人自居,這些口述的「文化遺產」,已隱藏深入淺出的玄機,我的筆耕,不過是翻動久旱的大地而已,願大家一起播種,也祈願一陣甘霖,從天而降!

篇目

人掠厝拆,雞仔鳥仔踏死無半隻/乞食下大願/日頭赤炎炎,逐人顧性命/不可掛無事牌/火燒罟寮全無望,擔沙填海了戇工/白白布染到黑/半暝想到全投路,天光做來無半步/生言造語,借刀殺人/老皮昧過風/有話講到無話/有聽着聲,無看見影/有錢開無路/好頭不如好尾/先講先贏/放牛食草/衫着新,人着舊/虎死留皮,人死留名/青盲不驚槍/狗吠火車/食人的菜尾也是魚肉,穿人的破衫也是綢緞/食碗內,洗碗外/昧曉駛船嫌溪彎/看破腳手/省本多利/倩鬼開藥單/做乎人看/偷食昧曉可拭嘴/細膩食無/軟土深掘/娶某前,生子後/開飯店,不驚人大食/無死也重傷/枵鬼假細膩/媒人禮較濟過聘金錢/會、昧,腳手濟/會咬人的狗昧吠/會曉行路,不驚早暗/愛講罔講/愛嫌罔嫌/飲滾水假醉/進無步,退無路/橫柴難入灶,橫行難得到/頭若過,身軀着會過/頭若剃啊,無洗也昧使/頭燒燒,尾冷冷/豬屎籃仔結綵/豬母牽去牛墟/講到乎你識,嘴鬚好打結/講會到,做會到/醫生驚治嗽,土水驚掠漏

附錄

談台灣歌謠發展及其現象──訪莊永明先生 吳南熏

曲終人不散 莊永明

更多書籍資料按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