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台灣金言玉語

「台灣諺語淺釋」系列第一本
.獻詞
我虔誠的向(唸做ㄨㄥˋ)望──老祖宗
遺留下來的這些金言玉語,
會永遠、永遠地,一起和我們的血、
                       我們的淚、
                       我們的汗,
攪和於這一塊鄉土上;
跟隨在我們的生活裡,
活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1986.8.11

.說明

台灣話的記述文字化問題,一直困擾我們,最近有人先後提出了理論和「實驗」,雖不無成果,但要達到「我手寫我口」的程度,非得等到有一部能廣為流傳的「台語字(辭)典」問世不可。


台語的「正」字工作,還待我們的努力;本書所選用的漢字,以「約定成俗」,且不失「字格」,為優先考慮。當然,為維護「字格」,前人皓首窮經的字源考據,是用字的主要依據;至於摒棄「儂」不用,而取「人」;不用「毋桐」,而取「不可」;……等等的考慮,是免去想以「小品文」來欣賞本書的人,一開始對「題目」就產生了「隔閡感」。

有心為台語文字化努力的學者專家,能不以此書上的「台諺」擇字,予以責難,我會感謝萬分。

‧自序

諺語可以說是最具草根性的箴言;諺語俗稱:「俗語話」、「古早話」、「古早人講的」、「老先覺的話」,也正因為源遠流長,所以可以反映著民族的智慧、經驗、知識,及特性,誠如朱介凡所說:「諺語是風土民情的語言,社會公道的議論,深具眾人的經驗和智慧,精闢簡白,喻說諷勸,雅俗共賞,流傳縱橫。」

諺語的生命力,憑藉著方言,方言存在,諺語才能相傳。方言存廢問題,意見紛紜,但識者都能體會:「方言中有數不盡的文化素材。」先進國家為挽救方言,想盡保護措施,並不是近年才有的事;我們盲目追求經濟成長,因而付出不少代價,雖然今天大家已經懂得保護文化遺產和維護自然生態,是刻不容緩的事,但是對於保存「口傳的文化資產──方言」,還是不知道去關心,更不要說從方言中「精鍊」出來的諺語了;如果將方言比喻為古蹟,則諺語無疑的便是「一級古蹟」。

小時候,常常聽父母引用諺語來教誨我,但「一耳入,一耳出」,總是聽了就算了,並沒有認真去注意這些俚語俗諺的意義和價值;後來,曾參與田野調查工作,深覺對於快要失傳的祖先「金言玉語」,實有保存和詮釋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如何以現代精神,給予台灣俚語俗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精神,應該需要有人去推展。

以「做牛著拖,做人著磨」這句人人認為是充滿宿命論、無奈感的諺語來說,將人和牛等量齊觀,認為做人和做牛一樣,必得勞勞碌碌工作,終其一生,如此悲觀主義的諺語,不如讓它「死」去。但是,如果我們再嘗試咀嚼它,必然會發現其中話中有話!「拖」「磨」不能單單視為是天譴、辛勤工作,而是有其目的、有其代價;試想,一隻不能拖犁工作的病牛,早就被拖進屠宰場了,一個遊手好閒的懶人,早就被社會視為失業人口了。

人驅策著牛工作,和牠一起在大地上奮鬥,並不是全然不懂得感恩,老一輩不吃牛肉,並不僅為積善德,而是基於對工作伙伴的一種情感上內咎的表現,況且他平常還是全心全意去餵飽牠、照顧牠;「拖」對牛來說,就是使命感的表現。由此觀之,「磨」對人而言,也是使命感,只有流汗、流淚、流血的去「磨」,才能愉悅地採擷、收割;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明乎此,以「做牛著拖,做人著磨」而言,端乎對於「著」這個字眼的看法,如果,不以宿命的觀點視之,而將這個字當做:朝著理想方向奮鬥的助動詞,則「做人著磨」可不就是做人就是要「打拚」(奮鬥)嗎?

再以近代哲學觀點來探討這句台諺,「做人著磨」,實在頗有「存在主義」的精神, 正如西齊弗斯神話的故事:「註定了失敗的命運,但是仍舊奮勇推石上山。」卡謬的哲學:「能在註定死亡、絕望、悲觀的有限人生中,毅然舉出反抗的旗幟,為活著、希望和快樂(即使是想像中的)而奮鬥。」的精義(傅佩榮〈卡謬的反抗哲學〉),我們在「做牛著拖,做人著磨」這句台諺,也能找出。

愚公移山,本著就是「做人著磨」的精神,「壓不扁的玫瑰」楊逵,他所主張的現代愚公精神,我們可不是已經見到了鑿山開洞的成果嗎?

其他,有些反諷的諺語,如果大家都懂得其真義,也未嘗不是句句都是警世良言。例如:「一日討海,三日曝網。」是勸人做事要持之以恆,不能一曝十寒;「做一行,怨一行。」告訴我們,在職怨職是必然的現象,應該冷靜思考的是,目前的工作,是否適才適所,而不是抱怨待遇的多少、工作的輕重;「气刂豬公,無相請,嫁查某子,貺大餅。」則是告誡我們,平常就做好敦親睦鄰,而不是借機會,攀關係,打秋風。

諺語來自民間各階層對生活環境的觀察、反映,是語言的精萃,它對學前教育的貢獻,也不容忽視;小孩子在沒有接受「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和《弟子規》等「幼儀」課程前,大人已廣泛的應用來在家教誨子弟,其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容疏忽。起居生活的細節,有兩句常常聽到的台灣諺語:「坐乎正,得人疼」、「坐不正,愛惹禍」;前一句以一種關愛、鼓勵的語氣,要求小孩坐姿要端正;而後一句,則以含有責備、警示的口吻,來要求小孩子「坐要有坐相」;俚言俗諺,在我們的生活中,縱然不是如影相隨,但它可是我們從小到大,生活教育的好教材。

連雅堂於《雅言》有云:「俚言俗諺,聞之似鄙,而每涵真理,……余曾揑捃數十語,為之演繹,擬撰一書,名曰台灣語學上之人生哲學。」這位《台灣通史》作者,其願未償,倒是,後人有幾部有關「台灣諺語」之佳作。而今,筆者不敏,於撰述《台灣第一》之餘,再做此附驥尾的工作,所以不怕「見笑」(慚愧),畢竟,我的《台灣金言玉語》和他們「無共款,就是無共款。」(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寫於丙寅年七夕

‧篇目

一句來,一句去/一返一,二返二/一步棋,一步著/一枝草,一點露/一時風,一時船/一分錢,一點血/一粒米,百人汗/一遍賊,百世賊/一樣生,百樣死/一日討海,三日曝網/一年換二十四個頭家/一隻牛,剝二領皮/一個某,較好三個天公祖/一嘴掛雙舌/人生親像大舞台,苦齣笑料攏公開/人情世事陪到到,無鼎攱(寫做:左合右支)無灶/天公疼憨人/少年昧曉想,食老不成樣/生食都無夠,那有可曝乾/生食一粒土豆,較好死拜一個豬頭/未起大厝,先起護龍/好酒沉甕底/好譽人,乞食命/甘願做牛,不驚無犁拖/撲斷手骨,顛倒勇/有一好,沒二好/有燒香,有保庇;有食藥,有元氣/年驚中秋,有耳無嘴/囝仔人,有耳有嘴/刏(寫做:左气右刂)豬公,無相請;嫁查某子,貺大餅/坐乎正,得人疼/杯底不可飼金魚/是不是,罵家己/翁生某旦,暝日相看/酒醉心頭定,酒訬無性命/做一行,怨一行/做人著磨,做牛著拖/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過時賣曆日/新年頭,舊年尾/新娘轎扛到,才想欲縛腳/新婦教大家剸臍/無魚,蝦也好/緊紡無好紗,緊嫁無好大家/熟熟戲,跋落棚腳/靠山山會崩,靠水水會焦/歕鼓吹,累死扛轎/舉頭三尺有神明/驚某大丈夫,打某豬狗牛

書籍資料按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