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創刊號書影與創始成員,右上角依逆時針方向分別為:林獻堂、蔡惠如、彭華英、徐慶祥、蔡培火、林呈祿、林仲澍、王敏川。 |
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第一本宣傳刊物──《台灣青年》,於 1920年今日(7月16日)創刊,為「新民會」發行的機關雜誌。
新民會係由林獻堂、蔡惠如和台灣留日學生等20多人,在當年1月11日於東京蔡惠如寓所成立,是1918年 「啟發會」解散後由林呈祿發起的青年組織。會名依林呈祿的說法是取《禮記》大學篇「作新民」之義,但也有可能是受到曾經訪台的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啟迪。在成立大會上,會員推舉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為副會長、黃呈聰及蔡式榖為幹事,會員為東京專校、大學學生和畢業生,許多人日後都成為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重要角色。
《台灣青年》的創刊,蔡惠如及台灣企業家辜顯榮、林熊徵、顏雲年等人均出資贊助。社址位於東京麴町區飯田町,編輯為留日的彭華英、王敏川、林呈祿、蔡惠如、蔡培火等人,由蔡培火擔任編輯主任。
發刊辭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興起的民主主義潮流,來激勵讀者大眾:「瞧!國際聯盟的成立、 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等,……台灣的青年!高砂的健兒! 我人還可靜默著不奮起嗎?……我敬愛的青年同胞,一同起來,一同進行罷!」(「卷頭辭」原係日文,中譯文則於五年後的1925年8月26日刊於《台灣民報》67號)
可想而知,《台灣青年》這種政治、民族、文化啟蒙的雜誌定位,當然被台灣總督府禁止,只能在東京編輯、發行,輸入台灣時則受到嚴格檢查,敢於訂閱者,必須冒著被監視、被威脅甚至被迫失業的危險。讀者群中,台北的師範學校、總督府醫學校、中學校的台籍學生,想盡辦法避開校方的讀物檢查,傳閱,對日後的「台灣文化協會」活動及非武裝抗日運動,影響很大。因此,透過出版來凝聚共識、啟迪思想,可說是新民會最大的成就。
《台灣青年》創刊後,除了當年底的反對六三法演講外,新民會都以「台灣青年會」的名義活動,後來又出版以台灣政治改革為議題的「新民會文存」叢書。《台灣青年》在 1922年4月1改名《台灣》,1924年6月停刊;為非武裝抗日運動播種的角色與功能,改由雜誌社同仁在前一年4月創刊的《台灣民報》,持續下去。
◎本文取自《台灣紀事》、《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