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臨海道路」石硿子大理石隧道的山海景緻,後方的巴士為「東海自動車會社」所有,該公司為台北、花蓮港的日籍商人合資設立,長期壟斷臨海道路的路權。 |
1931年今日(6月26日),蘇澳到花蓮的「臨海道路」通車。
這條號稱「絕壁三十一里」的道路是台灣「前山」通「後山」的孔道,前身為清末1874年日軍攻打南台灣的「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奉派來台「開山撫番」時期所建的「北路」。先後由台澎道夏獻綸、提督羅大春負責督建,從蘇澳到花蓮港開鑿山路,全長33里(清里200里)、路寬5尺至10尺不等,當時在蘇澳的起點設有「開路里程碑」,沿路均設有防衛站,但沈葆楨去職後便荒廢失修。
日本據台之後,為統治及開發之需要,先是鎮壓漢人武裝抗日的「土匪掃蕩」,繼而針對日本人眼中的生蕃——台灣原住民,展開「南撫北討」的「理蕃」政策,居住在高經濟價值樟腦區的北部泰雅族,遭受武力征討。1909、1910年間,日警設置南澳隘勇線、興建宜蘭經蘇澳到南澳的道路,路寬3尺。1914年,日人殘酷鎮壓太魯閣族的「太魯閣之役」結束後,即決定開鑿蘇澳到花蓮港的道路,於1916年6月1日動工,先從蘇澳這端開始興建,之後則南北兩端同時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