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4年9月24日 星期三

鄉土藍天 璀璨流星

 
1920年「謝文達君飛行紀念」明信片之一:飛行機ト謝君(局部),謝文達身著飛行裝與飛機合影,英姿煥發,大有「氣呑山河」之勢,後方可見前來聲援與致敬的學生與民眾。
謝文達,在台灣航空史上,甚而在台灣近代史上,是一顆閃亮耀眼,也是「稍縱即逝」的流星,他是台灣,在藍天上首航的第一人,也是我在《台灣第一》一書所推崇的「台灣第一位飛行員」。
我是在報章雜誌寫謝文達為台灣第一的事蹟,當年還蒙謝文達本人來函,糾正了一些資料上的失誤,老先生並沒有在信上具名,只說是「住在晉江街的人士」;由於沒有來函地址,我也無從回函,心中一直存放著一個謎團,這位熟稔謝文達的人士,到底是何人?他在《中國時報》讀到我的小文,必然有所關心;十餘年後,我認識謝東漢先生,這個疑惑終得解開,「住在晉江街的人士」,就是他的父親謝文達。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重南書街 追憶書香(1)

重慶南路入口的台北市消防局城中分隊,原為日本時代的本町消防詰所(後改稱台北消防署),有著高高聳立的消防瞭望塔。日據初期並未嚴格規範建物防火設施,建物又多以木構為主,台北市街民宅、官廳常遭祝融火噬,後來便興建此一瞭望塔。
重慶南路一、二段,可以用「城中中央大道」譽之。

清代台北城的城垣成了三線路後,城內這一條幾乎貫穿台北城心臟地帶的幹道,依然是城內的主要動脈,但是以「政治大道」等閒視之,則輕忽了其文化的意義。

「城中中央大道」,沒有西側的中華路和東邊的中山南路那麼寬濶,這兩條「三線路」,一是西城牆、一是東城牆被拆除後所規劃的。重慶南路在日據初期分屬府前街、文武街,1922年劃為「本町」,因前端有「台北停車場」(今台北火車站),尾端有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檢查局、台北地方法院以及台灣銀行等,代表行政、司法、金融的壯觀建築,正是殖民集權象徵,以「本」做町名,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

「本町」在戰後成為了重慶南路一、二段的這條中央大道,清代是文武街,乃因有文廟、武廟在街前而得名,日據之初即被雙毀。

重慶是抗戰的陪都,遷台後,以「臨時首都」台北的「中央大道」名為重慶,必有用意。

重慶南路在城內,而重慶北路在城北的大稻埕,原先有台北火車站阻隔銜接,各有出入口的「前站」和「後站」,從大稻埕進城,或從城內出城,得花錢購買「月台票」,否則必須走延平南、北路,跨過三不五時會碰到火車的平交道。

重慶南路在整軍備武的年代,十月十日的國慶閱兵,受校部隊、坦克車隊、三軍儀隊,整齊步伐聲、轔轢車隊聲,響徹雲霄,這條「中央大道」成了展現保家衛國的國防實力的「兵戎之路」。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張深切完成〈鴨母〉

張深切的〈鴨母〉寫於1934年,後來又收錄於1961年的電影小說《遍地紅》。
「堅決反抗日本統治階層而主張台灣民族解放運動的民族主義者」張深切,不管在政治運動或文學運動上,他都是一名硬漢!他的「文學觀」可從其〈對台灣新文學路線的一提案〉窺之:

「台灣固有台灣特殊的氣候、風土、生產、經濟、政治、民情、風俗、歷史等,我們要把這些事情深切地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分析出來,察其所生、審其所成、識其所形、知其所能——正確地把握思想,靈活地表現於文字,不為先入為主的思想所束縛,不為任何不純的目的而偏袒,祇為了貫徹『真實』而努力盡心;祇為審判『善惡』而鑽研工作,這樣做去,台灣文學自然在於沒有路線之間而會築出正確的路線。
總而言之,我所主張的,是台灣文學不要建築於既成任務的路線上,這就是說,要跟台灣的社會情勢而進展,跟歷史的演進而演進。」


張深切在《台灣民報》和謝孟章打筆戰〈心理描寫不要論〉,而在編輯《台灣文藝》的百忙期間,「循著自己的理論」,於1934年今日(9月10日),完成一篇「示範作品」——鴨母,他雖自謙「技巧和作風,本人還覺得未盡理想,尤其是對本事的敘述及其所聯繫的社會性,抑或人物環境的描寫,都為了篇幅限制,不能暢所欲言;這點和本人的主張尚有出入。」但是,我們可以確切從「鴨母」一作,尋找出張深切那種愛憎分明的個性來。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新劇最後一幕──閹雞公演


厚生演劇研究會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全體工作同仁與演員合影。
日本統治階級於1942年元月成立「台灣演劇協會」,是管理劇團、樂團、和審查劇本、演劇指導、取締的機構,屬於推展皇民化運動的「皇民奉公會」外圍組織,其對當代文化活動的箝制,甚為嚴厲。

一群成員有百餘人的年青人,他們嚮往在鄉土上推展戲劇活動,於是組織了「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日閥「南進政策」喧囂中,有別於所謂奉行皇民化政策的「演劇挺身隊」、「藝術奉公隊」,誠為難能可貴。

他們向「台灣演劇協會」提出申請,奉准於1943年今日(9月3日)起至8日,在台北市「永樂座」,舉行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公演的劇目有「閹雞」、「高砂館」、「地熱」、「從山上俯瞰都市的燈火」等四齣劇。

「閹雞」原作是張文環所寫的一篇中篇小說,原刊載於《台灣文學》雜誌(季刊)第二卷第三號,由曾在日本新宿「風車戲劇」研究舞台劇的林博秋改編成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