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左)、第二代(右)明治橋,兩橋之興建,相隔30年;基隆河對岸的台灣神社,規模宏大。
|
1932年的今天(10月26日)上午11時,台北圓山的第二代明治橋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
在1901年第一代明治橋興建之前,從大龍峒往劍潭、士林、北投,需渡船過基隆河,即「劍潭渡」,亦稱「劍潭港」。因渡船者多,不時有爭渡糾紛,1898年間,日人即有架設浮橋之議,1899年5月完工,稱「劍潭橋」,因為是竹木搭建的浮橋,遇風災暴雨,橋體輒流失。後因台灣神社(今圓山飯店舊址)之興建,遂建新橋,為台灣神社的附屬工程(1925年移交台北州管轄)。
1901年10月下旬,新橋完工,命名「明治橋」,為木造橋面的鐵製桁架橋,橋中央為車道,兩旁為步道,欄杆為鏤空的桐葉連續圖案,頗具優雅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