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張文環。 |
張文環,嘉義梅山人,出生於1909年;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科畢業,1932年,和巫永福、王白淵等台灣在東京留學生組成文藝團體「台灣藝術研究會」,該年,23歲的張文環發表小說處女作〈父親的臉面〉,入選日本《中央公論》雜誌,為台灣作家躍登日本文壇第一人。
1938年,張文環返台,任職於台灣映畫會社,並擔任《風月報》日文編輯;1941年,與王井泉、黃得時等創辦《台灣文學》雜誌,和日人西川滿發行的《文藝台灣》分庭抗禮,這兩份雜誌是戰時台灣文藝的主力,但「在民族感情上各據一方」(王詩琅語)。
戰爭時期的台灣文學界,都被整編到戰時動員體系裡,「台灣文藝家協會」於1942年派張文環與龍瑛宗、西川滿、濱田隼雄赴日參加「大東亞文學大會」。之後,張文環以「夜猿」獲得「皇民奉公會」所頒台灣文學賞;他的中篇小說「閹雞」,曾被改編話劇,這齣戲充溢著民族意識,是台灣戲劇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光復後,因語文關係,張文環暫停了文學活動,直到1972年才重拾文筆,寫長篇小說《滾地郎》,當時他的身分是日月潭大飯店總經理,《滾地郎》歷二年脫稿,在日本出版,入選「全日本優良圖書一百種」。1978年2月12日,張文環逝世。
日本時代台灣新文學作家,以日文寫小說,張文環被黃得時譽為「文學天分最高」的一位;張文環的作品及其為人,王詩琅以「粗線條的人,粗線條的作品」兩句話論之;葉石濤則評其為「日據時代新文學運動中留下巨大足跡的作家。」他說:「張文環文學的特質在於他濃厚的人道精神。他以為在這個世界裡,有地方是連做人的條件都缺乏的,簡言之,他所關懷的是頑強地扎根於土地的農民,那被欺凌、被虐待的生活,剛好日據時代的殖民地台灣,正是此種缺乏做人條件的地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