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我聽我唱 我寫你讀



1950年代,淡水河河岸從南京西路的九號水門到民生西路的十一號水門,水岸沙洲,有露天歌廳……,特別座是竹製有背靠的躺椅,只要有人上座,便會有服務小姐,端上一杯茶,特別座更有插上一隻長蚊香的服務……
1967代台北市地圖上的大稻埕河岸,延平區、建成區為現今的大同區。藍色框內第九、第十水門之間的圓圈為延平公園,也就是昔日的淡水河畔露天歌廳所在。
我從小聽台灣歌謠,成長唱台灣歌謠,壯年寫台灣歌謠;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為台灣歌謠「立言」,只是希望大家因讀,而樂於聽,更喜歡唱!
台灣歌謠——我聽、我唱、我寫是我將前後二、三十年來所撰寫有關台灣歌謠文章,修正、改寫、增補後結集成冊。
黃昏時分的老歌手
小時候有過深刻的聽歌記憶,近黃昏時分,不論寒、暑,只要不下雨,巷口必傳來嘹亮歌聲;一位老人家身穿黑色唐衫,腋下夾著一隻黑傘,腳穿一雙布靴,踽踽而行,背有些駝,身高應不會超過150公分,引吭高歌時,精神抖擻,這位老人家都是以山歌調唱「七字仔」。
老人不知何許年歲,清癯的臉,陽光長年燙印在五官上,顯得黝黑,留有一小簇山羊鬚,顯然表示他不再是「做田人」或「做穡人」(工人)。「人未到聲先到」,我一聽到他的歌聲,馬上衝出門,站在亭仔腳,入神地聆聽老人歌唱;這位非職業的歌手,似乎認為有人能分享他的歌喉,就是最大收穫。
他是所謂的「走街仔先」(遊盪江湖的賣唱者),還是要以「唱遊詩人」來佳譽這位老人,我無從給他定位。
老歌手運用傳統歌調,十分有限,但是每首四句聯(七字仔)都是即興作品,千變萬化;有人給他出題,老人不假思索,如「急智歌王」就將歌詞編出,即口唱出,句句押韻。
他自稱是港仔嘴的人,也就是說他每回從板橋江子翠,走到大稻埕,不知勞累,而且沿途邊走邊唱,徒步而來,那是半天的路程,他還強調說,每回走上昭和橋(後改名「光復橋」),一點都不怕吊橋的劇烈搖晃;他強調「港町」是他行程必到之處,因為喜歡茶香。
我所見到的第一位老歌手,就是他,幾年後,他突然消失了,我住的「港町」巷口,此後再也聽不到歌聲了。我猜想,他往常走唱,應不會是「不安於室」,老人含貽弄孫之後,出外走動,對他而言,是運動,也是消遣,更重要的是要將歡樂帶給沿街聽他唱歌的人。
大稻埕三大廟宇——慈聖宮、法主宮廟、霞海城隍廟,常有廟會活動,野台戲演出,觀劇聽歌,經常爆滿,我也是趕場的小朋友之一,不過南管、北管、歌仔戲調,都沒學會。
江湖賣藝人經常來大稻埕表演,拳打腳踢的武場演出我沒有興趣去觀看,倒是文場的說唱,令我迷往,一把胡琴、一隻洞簫,我的感覺是「唱的比說的好聽」;我不管這些「賣藥仔」吹噓祖傳的丹、丸、膏、散,如何有效,在意的是他是否唱得好聽、唱得動人。
我家附近有好幾家大型茶葉加工廠,茶季時,茶工都忙慌了,等到茶季尾聲,他們會偷閒唱子弟戲,這種非職業性演出,也會吸引我們群聚聆賞。
1950年代,淡水河河岸從南京西路的九號水門到民生西路的十一號水門,水岸沙洲,有露天歌廳,是當年台北民眾消暑納涼兼解悶的好去處。
露天歌廳有個簡單竹架舞台,圍著一個小方圓,做為觀眾席,擺滿約五十來張座椅,座位是小竹凳,另有少數特別座,是竹製有背靠的躺椅,只要有人上座,便會有服務小姐,端上一杯茶,特別座更有插上一隻長蚊香的服務,茶水費就是門票錢,每人收費多少?我已記不得了,應是十塊錢吧!露天歌廳不像電影院,必得清場,聽眾可以來去自如,愛聽多久就留多久,看不到自己仰慕的歌手上場,可以離席,有了空位,再補進一個人;如果你想免費,只要站在外圍,不要茶水,不會被人驅趕,照常觀賞演出,我就是不怕腳酸,站著聽歌的人。
據我的記憶,露天歌廳節目安排除了以1930年代的台語老歌為主外,新作也常常演出,如〈安平追想曲〉、〈賣菜姑娘〉等剛發表不久的作品,還有國語歌曲〈王昭君〉、〈蘇州夜曲〉也有人唱。
幾次颱風,颳垮了露天歌廳設備,加以取締河床建物和掏砂業者進駐,這個靠天吃飯的歌廳秀就不見了;現在它已是栽種不少喬木的延平公園了。
我學習台語流行歌,可以說是在露天歌廳的那個年代,功課寫完後,就往河濱跑,站二、三小時看表演,都不覺得累,第二天,上課也不會遲到。
我「五音不全」,但歌喉還可以,比較自得的是學歌很快,而且不容易忘詞,所以不需要歌本。
可敬的音樂老師吳開芽
其實,對唱歌的喜好,應該是在小學時,音樂老師吳開芽,對我影響很深。
吳開芽老師是永樂國民小學校歌的作曲者,「吾校永樂,立在稻江……吾校永樂,良好學風,大家親愛,歡喜用心,表現出來,志氣高昂,身體堅強,生活樂康,這是我們可愛的永樂學堂。」小學畢業後,這首校歌,記憶猶新。
〈造飛機〉是吳開芽遺世作品,我們小朋友戲稱為「兒童版空軍軍歌」,而海軍軍歌是「白浪滔滔,我不怕!」的〈捕魚歌〉,至於被大家名為陸軍軍歌的,就是〈哥哥爸爸真偉大〉。
音樂課、美術課,被學校視為副科,往往改上主科的國、數課,也就是說為了升學,副科經常被挪用。但是,吳開芽老師堅持音樂課非上不可,他視教唱就是不可旁貸的責任,所以婉拒主科老師借課。
也許拜吳老師之賜,我學會不少歌,也因此愛唱歌。
升降旗是小學固定的儀式,還有降旗典禮完畢後,要合唱一首〈台北市民歌〉,才能背書包回家。我可能是出生於1940年代,至今還會唱〈台北市民歌〉的少數人之一,畢竟吳開芽老師教唱的每一首歌,我都記得。
台北故事館開幕時,我應陳國慈總監之邀,做了貴賓,致詞時,我以歌代話,唱了〈台北市民歌〉,林懷民鼓掌大聲喊「安可」,迫得我再唱一遍;馬英九市長說:他好感動,台北市竟然有此代表歌曲。第二天,市長要祕書室打電話給我,要求我在電話這端唱,他要錄音,因為市長要求,不過我回絕了,我回話說,拍子唱不準,記譜之後,如有訛誤,豈不成了話題;我不知馬英九對我的不肯合作,有何感想?
我會唱的歌不少,1930年代較風行的老歌,似乎可以不看歌本就可以唱。當年高、中、小學音樂課本,只要老師教唱過的,我都記得住,也買了《世界名曲一一》這類的書學,〈珍重再見〉、〈我的太陽〉、〈散塔露西亞〉等是常哼唱的世界名曲;中國民歌,大江南北的小調,也學了不少,但是還是對台語歌謠,情有獨鍾。
〈保衛大台灣〉的命運
我還沒有上初中,就會唱〈義勇軍行進曲〉,但不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其實,那時,中共還未建國。光復之初,台灣就有人在傳唱此歌,我不記得從誰學會的;記得,有一次,我隨口哼了:「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民……」家人瞪著眼睛,叱罵著要我停嘴,囑咐以後不能再唱。
小學六年級,吳開芽老師發了一張歌單,然後一句一句教著我們唱:
「保衛大台灣,保衛大台灣,
保衛人民復興的基地,
保衛人民疏散的樂園,
萬眾一心,全體動員,
節約增產,支援前線……
一、二十分鐘,我就整首歌背起來了。幾天後,吳老師要求我們將歌單繳回,他說:歌詞部分錯了,一定要更正。其實是有句:「打倒蘇聯強盜,消滅共匪漢奸,我們已經無處後退,只有勇敢向前!」必須改唱:「我們已經準備好了,只有勇敢向前!」我想箇中原因是原詞隱喻有「再退無路」的消極感覺吧!
沒想到,不久之後,吳老師一再提醒不要再唱這首〈保衛大台灣〉了,他細聲輕語的解釋,因為有人惡意,將〈保衛大台灣〉,唱成了「包圍打台灣」。
我出生年代,正值日本殖民政府如火如荼推動「時局歌曲」的時候,〈台灣軍進行曲〉、〈太平洋進行曲〉、〈軍夫之妻〉、〈榮譽的軍夫〉等肅殺歌聲盈耳,我正咿啞學語,免除了被逼迫唱這些戰歌。但進了小學後,逐年學習到不少反共抗俄的愛國歌曲;不論戰前、戰後,這些日語、北京話的歌曲,都被視為「國語歌曲」、「愛國歌曲」;「兩國一制」的一語獨大語言政策,台灣人只能在不同時代唱不同的歌曲;我自然是唱反共歌曲成長的一代。
每首歌都有一個時代,我聽,而後去欣賞;我唱,而後去共鳴;然後我寫,是為了你讀,更期盼大家一起了解台灣歌謠內涵意義,明白歌謠故事,可以和時代一起高歌!
本文刊於《文訊》314期,201112

4 則留言:

  1. 今天大稻埕逍遙遊裡
    得知大稻埕碼頭是昔日十號水門
    剛剛看了上面的舊地圖(1967)
    民生西路底(現在的大稻埕碼頭)寫" 十一號水門 "
    而老師文章內
    " 淡水河河岸從南京西路的九號水門到民生西路的十號水門 "
    說民生西路的" 十號水門 "
    不知昔日的大稻埕碼頭是否是在地圖裡" 十號水門 "的位置!?
    而現在民生西路底的現在的大稻埕碼頭是" 十一號水門 "
    昔日與現在的大稻埕碼頭是不同位置嗎!?
    謝謝

    回覆刪除
  2. 給 三斑鬥魚:
    謝謝您的細心和指正
    這個問題已請教過莊老師
    本文所寫的民生西路十號水門,應該是十一號水門才是,待會兒就來更正,謝謝您
    另外,以前的大稻埕碼頭是在第八水門,大約在長安西路底
    但這張地圖上沒有標示
    現今十一號水門的大稻埕碼頭,是新的大稻埕碼頭
    莊老師曾建議相關單位,這碼頭應標示「大稻埕新碼頭」或「新大稻埕碼頭」比較清楚

    回覆刪除
  3. 當初自己猜想是否新舊碼頭,是在不同位置
    感謝您與莊老師詳細的解惑~~~

    回覆刪除
  4. 給 三斑鬥魚
    謝謝您的細心和準確的直覺
    才讓我有機會更正誤植的錯誤
    再次感謝:)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