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月1日《台灣新民報》「曙光」欄刊出了賴和(筆名「甫三」)的「農民謠」,道盡了日本時代台灣農民生存處境的艱辛與悲哀。同個版面上,亦刊載了「台灣第一次西洋音樂比賽的推動者」李金土為這首農民詩所譜的曲。 |
「白話詩」是「白話文運動」下,必然萌生的文學枝芽,而「台灣白話詩」的興起,不僅是對「古典詩」的反抗,而且也是基於對舊詩人瞞心昧己作風的不滿。
1923年5月22日,追風(謝春木)以日文寫了「詩的模仿」為四首短篇白話詩(讚美番王、煤炭頌、戀愛將茁壯、花開之前),後發表於1924年4月10日出版的《台灣》雜誌第5年第1號,是為「台灣新文學」的第一首發表在雜誌上的新詩。
日本時代詩社的成立,原是一些在異族統治下的文士,為保存大漢民族文化於不墜,以「無淚可揮惟說詩」的心境,群起結社,各地紛紛響應。
1926、1927 年,全台詩社達百餘,然而末流所趨,一些不肖朽儒,郤成為趨炎附勢的「歌德」人物,寫些吟風弄月、歌功頌德的歪詩,他們藉擊缽吟會,成群結黨,難怪有人戲稱當時的詩社比「生番仔社」還多;更有甚者,借詩社名義,到處招搖,以28字換得一席酒食,人稱「遊食隊」。斯文掃地至此,難怪接受「新文化」的年青文人,紛紛抨擊這些「舊詩人」,並開始嘗試發表白話詩──新詩。
當時提供新詩發表的主要園地是《台灣》雜誌(後來改組為《台灣民報》、再改成《台灣新民報》。1926年11月,「新竹青年會」藉《台灣民報》向全島詩人徵求白話詩,共得50餘首,6名委員評審結果,錄取10名,但只發表3首,足以證明對於「白話詩」的發表,當時的傳播媒體還是採取「保守」的態度。
《台灣民報》於1930年8月2日發行的第324號增闢「曙光」專欄,該報增加紙面、刷新內容的預告有云:「台灣雖是被隔離著的島嶼,郤也時常受到環行世界的狂飆激盪,所以中國文學革命的潮流,是就早著已經把台灣文學界捲入才應該,可是在幾年前雖曾聽見這樣呼喊,到現在反轉沈默下去,這以研究的人少,無有發表的機會,為重大原因,希望對新體詩有研究的人,把所有創作寄來發表。」此後,「小說家」紛紛兼及新詩創作,於是白話詩乃蜂湧而出,大量產生。
「曙光」和「漢詩界」、「歌謠」是日後《台灣新民報》「副刊」的「三大專欄」;當時報社對「新」、「舊」詩的審稿過程也有所不同,「漢詩界」必需要先寄交霧峰林家的林幼春,而「曙光」則由「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及陳虛谷主編。賴和也常在「曙光」專欄發表新詩,其中他於1932年以「安都生」筆名發表的〈南國哀歌〉,是一首哀悼「霧社事件」的長詩,因為被日閥視為政治詩,後半段僅刊出6行,其餘均被「開天窗」,不准刊出。
「曙光」園地開出了上蓬勃的新詩風格,誠如陳少廷之「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所記:「已由初期的自然風格轉向深沈的風格。他們有時候以冷澈而纖細的眼光去透視現實,有時以悲傷的心情表達面社會無可言喻的哀痛,有時長聲呼喚。像賴和的詩,更以民胞物與的胸懷表現出對民族、社會、同胞的熱愛。」
◎本文取自《台灣紀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