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蓬萊米」的誕生

日本時代推廣蓬萊米政策下,各地都有蓬萊米原種田;蓬萊米最早是在竹子湖試種成功,竹子湖也因此而被視為「蓬萊米發祥地」,箭頭所指為1935年「大台北鳥瞰圖」上的竹子湖「原種田」,下方建物為1928年3月8日落成啟用之「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建物於2009年指定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現為「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地圖取自《台灣鳥瞰圖》)

1926年今日(4月24日),在台北鐵道旅館舉行的第九屆「大日本米穀大會」,宣布台灣產的「內地種米」,由伊澤多喜總督命名為「蓬萊米」。

米是台灣主要農產品之一,清代時「所出之米,一年豐收,足供四、五年之用。」日本據台,因鑒於其國產米,不敷供養其國人,即擬定以台灣米填飽其國人口腹之政策;台灣產的細長形、比較不黏的秈米,日本人吃不慣,他們以「在來米」(本地米)稱之。

「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地政策,日閥就是希望在台灣建立起他們的「米倉」,因此如何在比日本緯度低、溫度高、日照時間長的台灣,培植合於「大和民族」口味的日本米,是日本人興致勃勃努力的目標。

最早在1895年日本據台當年(亦有1896年的說法),台灣總督府殖產部長橋口文藏在台北城內的水田(位置在後來的民政長官官邸前,現為凱達格蘭大道廣場之部分)試種日本米,日本人稱之為在台農事試驗的濫觴。1897年起,台北農事試驗場引進多個日本稻種進行培育,1906年,台中廳下也開始進行培育,因為氣候因素,效果不佳。


1921年,台北州農會技手平澤龜一郎與農事試驗場鈴田巖技師,到草山(陽明山舊名)調查當地物產時,無意中發現山坡水田中有一些已經熟黃而稈子比較短的日本種稻子,終於領悟到在何種環境下,才適合日本稻米栽培。

平澤龜一郎將此事向農業試驗場報告,當時種藝課長磯永吉因公赴歐,代理職務的鈴田巖技師同意試種,乃將「中村種」日本種米13石分栽於北投、竹子湖、金包里(金山舊名)等北部地區,第一年所收穫的米,在神戶市場即賣得了高出以往售價兩成的好價錢。至1926年,中村種耕地面積,已突破10萬甲。

1926年4月23日起,第九屆「大日本米穀大會」在台北鐵道旅館舉行為期三天的會議。當時,引自日本的稻種,通稱「內地種米」,米穀大會商請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在4月24日的大會上,由總督府殖產局長打開「命名書」,宣布台灣產的內地種米的新名稱為「蓬萊米」。此米種原有命名「新高米」、「新台米」之議,而「蓬萊米」,意即蓬萊仙島所產之米,呼應了台灣古有「婆娑洋」、「蓬萊島」之稱的美名。

1926年,第一季栽培的中村種因久雨後又逢酷暑,稻熱病嚴重,日人積極培育抗病性品種。另一方面,1918年末,台中農事試驗場場長末永仁發現了日本稻種移植的關鍵是在秧苗培育的時間上,此後多年致力於各種品種改良,終於研究出一種革命性栽培方式,即1929年的「台中65號」,成為蓬萊米的主力品種,到1936年,蓬萊種的檢定品種數有156個。

蓬萊米肩負了調節日本國內糧食的特殊使命,在台灣這個「蓬萊島」上生根,從山地傳「播」到平地,從北部繁衍到南部,由單期作進步到雙期作,為台灣產米開了一個新紀元,在1935年栽種面積已超越在來米。此外,1930年代,米糖相剋、稻蔗爭地的情形出現,糖廠便施行「米價比準法」讓兩者等價;蓬萊米的輸出,也影響日本本土的稻作,當局又以輪作法及鼓勵轉作,來調節台灣的農業生產。

日本戰敗後,蓬萊米成為台灣主要食米至今。主導蓬萊米品種改良、推廣栽種的「台灣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因其專業留任台灣,直到1957年以72歲高齡自省農林廳退休返日,政府贈與三餐足用之蓬萊米至其辭世,以酬謝他的功績。

◎本文取自《台灣紀事》、日本時代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