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台北市鳥瞰圖」上的永久兵營(藍圈處),步兵第一聯隊南側為山砲隊。 |
1904年今日(8月14日),號稱「東洋第一」的「永久兵營」舉行軍隊移轉入駐典禮。
日本殖民台灣,先期所派台灣總督,都是陸、海軍大將,雖在1919年改任文官總督,後期還是由武官總督軍臨台灣。
武官駐台,有軍司令官、軍參謀長、台灣守備隊司令官、台灣步兵聯隊長,階級從中將、少將、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不一而足,當然派遣的日本軍不在少數,軍管台灣的統治,不言可喻。
台北市除台灣軍司令部外,第一聯隊和山砲隊所占土地,是最大的區塊之一。日本守備隊軍人、派遣來台灣服兵役的新兵,和台灣人隊,施予軍事訓練。訓練中心設於台北東門外的「永久兵營」,為兵營駐屯之地,其建設計畫始於1896年,日本陸軍省及台灣總督府並派相關人員到錫蘭、爪哇等英、荷殖民地考察熱帶兵營建築。
1902年6月,永久兵營動工;1903年12月,大致完工;1904年7月20日,軍隊移轉入駐,典禮則是在8月14日上午盛大舉行,同時舉行閱兵式,並開放自由參觀。
花費40萬元興建的永久兵營,占地廣大,達1萬7千坪,建坪2400餘坪,為了光線、空氣的流通,16棟大小營舍一字排開,而不是一般的方形排列,日人誇稱猶如「不動軍艦」;而為了預防瘧疾,則設有防蚊裝置,日人視之為「熱帶的模範建築」。
派駐台北永久兵營的是駐守「島都」台北的步兵第一聯隊,1907年,山砲隊營舍亦完工;至於台中、台南的永久兵營是在1903年至1907年間興建完工。1922年,台北市實施町名改正,台北永久兵營原本所屬的「東門外」,劃入「旭町」。
帝國在鄉軍人(日籍軍人)在台北市有多達4500餘人,以彼時台北市總人口數才20幾萬人,不可不謂是一個很高的數字。軍管台灣的日本軍方,占有台北市土地面積不少,駐屯集中於「東區」。戰後,被接收為國防用地,此為「東區晚於西區」開發的重大原因。
1972年,蔣中正「五度五關」,當選總統,重組內閣,由蔣經國出任行政院長。新人新政,提出公務人員須以身示範的「十項行政革新措施」、施行五菜一湯「梅花餐」、厲行節約政策外,也推動軟、硬體建設計畫,如全台九項建設(後加入核電廠成「十大建設」),以及「台北市」的營邊段社區營建和「萬大計畫」。
營邊段社區發展計畫,是將當時國防部所屬的「東門外」此一接收日產的地方,遷移之後, 打造成「第二個西門町」;讓台北市發展往東邁進,而不是一直停滯在西區。這個發展東區的宏觀計畫,完成了設計藍圖,有兩棟貿易大樓,樓頂還有直升機停機坪設計,然而此即將付諸實行的計畫,卻因1975年4月5日蔣中正逝世而放棄了。
中正紀念堂興設之初,考慮了好幾個地點,最後的拍板定案是營邊段社區。軍事用地蛻變成今日的「自由廣場」,這是政府決策的一大轉變,也有幸為台北市打造了一個公園綠地和兩座國際級的藝術表演中心——國家音樂廳和戲劇院。
◎本文取自日本時代報刊、《城內舊事:台北建城130週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