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死政」紀念日

1929年,「台灣文化協會」成員連溫卿、王萬得、李德和等人,因計畫召開「反對始政紀念日」演講會,並廣發反對傳單,遭日警檢舉拘捕,圖為《台灣民報》對此事件的報導。之後法院公審時,禁止旁聽,三人遭判刑4個月。

1895年6月7日。日軍占領台北城後,台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及其主要幹部70人,於6月14日下午一時,由雞籠(基隆舊名)搭乘火車,黃昏時抵達「大稻埕火車票房」(火車站),而後進駐台北城內以清代官衙為總督府,即宣布翌日(1895年今日)舉行「始政公式」,開始「庶政」統治台灣。

6月17日下午三時,「始政」儀式由總督府前的閱兵典禮揭開序幕,在瑞芳、基隆戰役中擄獲的旗幟、步槍、青龍刀槍,陳列在會場入口,受校的軍隊包括近衛師團第一、第二聯隊、工兵、機關炮隊、騎兵隊等征台部隊。如此「排場」,誇耀「皇軍」的武力,無疑是向台北地區以外「義不帝倭」從事抗日戰鬥的台胞下馬威,但事實上,典禮進行之時,抗日份子與日軍在城外交戰,槍聲不時傳入會場。

「大典」中,樺山總督致詞時強調:「日本戰勝,台澎入其版圖,沐浴皇化。……自今而後當夙夜磨勵心力,以促進本島居民的安寧。」而後,由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代表「全島官紳」致答辭,其他與會者還有陸海軍將校400名、文官110餘名、外僑20餘人包括清代時駐台的英、德領事,及「見風歸順」的台灣人6、7百名。

日本當局從此將這一天定為台灣總督府的「始政紀念日」,和天長節(日本天皇壽辰日,依在位天皇而不同)、紀元節(日本開國紀念日)、台灣神社祭等,同為日本時代的重大節日,年年慶祝。1902年起,在台灣神社(今圓山飯店舊址)舉行始政紀念祭,1905年起開始發行始政紀念明信片,1915、1925、1935年都舉辦盛大展覽會,尤其是1935年的始政40年紀念台灣博覽會,更是台灣在20世紀規模最大的展覽會。

日閥稱;「始政紀念日是本島隸屬於日本領土的最初日子,本島人(台灣人)是從這日子做了日本人的臣民,所以無論內地人(日本人)或台灣人須要紀念這日子,慶祝這日子。」但是,台灣人則反諷這一天是「死政紀念日」。

1920年代,非武裝抗日運動崛起,先覺者對「死政紀念日」年年行禮如儀,深感痛恨。以旅滬台灣男女青年為組織對象的「上海台灣青年會」,曾在1924年6月17日集會於上海務本英文專科學校,反對「始政紀念日」,他們認為:台灣人受日本人統治,陷為亡國之民,實為最大恥辱,豈能厚顏參加慶祝典禮?乃印刷「勿忘此恥」傳單數萬張散播。

1925年日人大肆舉辦始政30年紀念展覽會,6月17日當晚,台灣文化協會外圍團體「台北有志」、「台北無產青年」舉辦「反始政」 觀點的演講活動,遭警方解散活動,並拘捕相關人等,類似的情形,在那幾年間,不時發生。

1927年誕生的「台灣民眾黨」認為始政紀念日實為「台灣民族慘敗紀念日」、「恥政紀念日」,1930年6月13日,召開常務委員會後決議籲請當局廢止一切慶祝活動,這項決議由民眾黨台北支部及工友總聯盟台北區連署,向台北市尹(市長)提出如下之抗議文:

「本月十七日將在市府主持下,舉行官民聯合『始政』紀念祝賀會,本黨深以為憾,竊惟總督當局鑑於台海之情勢,已將每年在總督府官邸例行之祝賀園遊會廢止,而市府反而大事鋪張,舉竟念祝賀會,實屬意外,是日所以舉行紀念祝賀會者,蓋為紀念強橫民族征服弱小民族也。……」 

當時,總督府已開始積極肅清反對運動勢力,民眾黨在翌年即被迫解散,另一方面,日本軍國主義氣焰日益高漲,「反始政」的活動也就沉寂下來。

◎本文取自《台灣紀事》、日本時代報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