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紀事1月8日篇,是莊永明父親莊錫吉參與社會運動被打壓的經過,事件地點是現今莊協發(大稻埕千秋街店屋)隔鄰2號的文協港町文化講座。 |
翻歷史的殘頁,喚民族的尊嚴──自序(1989年初版序)
第二世界大戰終戰四十週年,紐約時報資深記者雷斯敦,以「史盲:我們是理智上不設防的」為題,說:「下一代都沒有了歷史回憶,已成為史盲。(Historically Blind )」我們相信台灣有「史盲之症」的人更多,因為「視而不見」、「見而不言」、「言而不書」的觀念,使大家不願有「歷史記憶」。
歷史是「走過的從前」,但是歷史的創始、締造在「今天」;每一個走過從前的「今天」,建造了歷史的里程碑;今天可能是一頁歷史的開始,但也可能是另一頁歷史的終結;「歷史上的今天」,以「世界性」的史料為著眼點,結集成書,或發表報章雜誌的已有不少,但獨缺少「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因此我嘗試以這本書來彌補此項缺憾,這也算是「台灣第一」的歷史紀錄!
台灣有「史」,已有三、四百年,也就是說,應該在每一天都有三、四百個「今天」,可供做這本書的取材,但是,在「台灣固無史也」的情況下,我還是遭遇到了不少困難與挫折,相信大家能因此諒解這項工作的缺失和掛一漏萬。
「日誌」所錄,以日據時期占大部分,尤以「大正年代」的「黎明時期的台灣」,著墨較多,這是因為當時日期記載可靠,查證較少困難,也由於此期在日本人統治下的台灣人,已不再是「目睭霧霧」,而能睜開了惺忪的雙眼,去觀察、體驗和企圖改造時代,值得後生的我們去了解、學習。
劉靜修有首絕句:「記錄紛紛已失真,語言輕重在詞臣;若將字字論心術,恐有無窮受屈人。」治史難,治台灣史尤難;我摘錄台灣生長歷程的「日誌」,雖有撥「錯」反正的雄心,但畢竟沒有經過學院的訓練,因此史識、史觀不足,難免有能力不達之處,對於某些受人爭議的歷史人物,雖不能痛予砭責,但我絕不主張「小德出入可也」。
我們不能因為僅只欣賞了一面灌錄貝多芬九首交響曲所精選片段音樂的唱片,就以為自己完全了解樂聖作品的九大交響曲之精采奧妙,「台灣紀事」所摘錄台灣歷史的「今天」,只是「片段」的樂章而已,因此您欣賞的可不是宏偉壯闊的九大交響曲。
王昶的「湖海詩傳」完成後,他說:睡覺時夜晚夢見一些衣冠之士,紛紛前來道謝,乃因他的著作,使得這些被歷史遺忘的人們得以彰顯於世,如此「發前德之幽光」的重責大任,我擔當不起,所以不敢有此「大夢」,況且,所謂「無聞之士」,乃是歷史的無情;楊雲萍教授說:他的「台灣史上的人物」是「招魂之歌」,而我無「歌」之能,僅知道拂去歷史塵埃,是我們的責任!
台灣的歷史有「今天」,就會有明天;每一個有汗、有淚、有血和有歡愉、有嶄新開創的「今天」,都值得緬懷、追思,希望我們世世代代都能夠記得住!
本書付梓前曾在自立晚報連載三年,副刊主編向陽的厚意,永誌難忘,自立晚報同仁鍾麗慧、洪綺珠、何聖芬的幫助,也在此感謝;撰述中,識與不識的各方人士,所給予的褒獎、鼓勵和指正實在太多了;像呂泉生、巫永福、王昶雄、林海音、鍾肇政、周明德、李鴻禧、陳金次、楊維哲、李篤恭、李筱峰、張炎憲、陳永興、張洋培、秦賢次、李南衡、林瑞明、王曉波、尹章義、韓良誠、韓良俊、周宜旋、謝文奎、李魁賢、李敏勇、陳菊芳、蔡進昌等諸前輩、朋友的厚意,也一起在此誌謝,更感謝在日本筑波大學進修的蔡錦堂先生,他在第一次見面時,就決定贈送我一套「三六九小報」,而且第二天即買了回來;王政亮同學、在我經濟上有一時之困時,幫我解難,使我生活減輕壓力,還有時報出版公司張武順、郝明義、陳恆嘉、吳政珍、周惠玲、郁冰、萬國華等在這本書出版上的協助。當然,內人高明華的功勞,我也應該算她一份。
莊老師你好:
回覆刪除的確下一代如果沒有了歷史回憶,就會成為史盲。這幾年個人因為開始喜歡台灣文史,所以有空會看一點台灣文史的資料充實自己,也是期許自己不要成為一個對歷史記憶空白的人,也期望有機會多跟老師學習大稻埕的文史!
莊老師您好,雖然我是台北人,在前幾個月和母親去宜蘭時,有到文化中心的樓上,聽您講解我們台灣的歌謠!
回覆刪除還記得前中央研究院院長李遠哲在十幾年前,曾做街頭調查訪問,當時我所被問到的問題是:瞭不瞭解台灣的文化是什麼?我回答:不瞭解,從來沒想過!
當時我22歲左右,但是這幾年好像慢慢有感覺到台灣的文化在漸漸讓人看到,現在我35歲了,我發覺我別提台灣文化,就連台語也到了退的很嚴重的地步,我連最簡單最口語話的幾個字都快忘光了,都已經發音不標準了,我感覺到危機意識,我好希望在您们這一代的文學家尚還健在時,和您或其他有教台語或台語文學台灣歌謠的專業人士多學點台語,多瞭解台灣我們所生長的地方!
前面所提到的,開始有危機意識的我覺得我周圍的人,包括母親60歲,今年開始做阿嬤了,還用不標準的國語教兩個月大的孫女講國語,我每天都要提醒她寶寶不會說話,妳一定要從現在和她說說台語,她以後音才會標準,可是一直被提醒說台語的母親仍是要我一直主動叮嚀,她還感到我太主觀不給寶寶一點選擇的機會,其實不教她說台語才是真的不給寶寶選擇的機會,只是母親聽不下大道理!
後來我還把自己的想法對五個年齡50~60歲的朋友說,我提醒她們一定要對周圍的人多說台語,尤其是晚輩,可是這五個人有三個人有在做保母,她们說她们從來沒想過這問題,而另外我的兩個做照顧老人工作的朋友,反而怪我說是我自己不主動說台語,是這一代的年輕人不說台語她们才會說國語,這兩位朋友一位台語也已經不怎麼會說了,但是她還自認為台語沒什麼難的,不用特別去學;而另外一位朋友所說的台語是很標準,可是有的詞明明很口語話的,但因為現在都在說國語了,她被我問時還得想一想才會說,有的忘記的就叫我跳過去換說別的就好,也勸我別花錢學台語,她說:台灣的台語歷史才兩百多年而已,我回答她的是:台語是漢語,搞不好有幾千年了,如果只能算才兩百多年的話,那國語只有幾十年才應該是更而已,且往前推也是從清朝開始的,反而還更晚時間更短!
我是中國人當然要學好漢語,如果漢語不會說了,那故宮博物院牆上掛的古字就都沒人看的懂了,因為以前的人說的是漢語,寫字時腦子也是想漢語而不是國語!
會漢語才是把中國文化傳下來!
所以想請問莊永明老師您有在其他固定地方教台語或台語文學台語歌謠嗎?還是有可以推薦的老師呢?
莊老師我是上一則匿名留言的人,我的信箱是greta134111@yahoo.com.tw
回覆刪除因為我不知道您是否會回覆我的問題,就算有回覆我也不一定就能看到,所以我
留信箱,希望您能回覆,謝謝您!
已將回覆e至您的個人信箱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