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初期《送報伕》書影,為1936年胡風的譯本。 |
1932年今日(5月19日),楊逵第一篇小說〈新聞配達夫〉在《台灣新民報》開始連載。
楊逵的〈送報伕〉由主持新民報文藝欄的「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經手發表,並建議本名楊貴的他使用「楊逵」之名,有人說:賴和「好像是送報伕的助產士」。但是連載至5月27日,郤遭查禁處分,未能刊畢全文,因此又有賴和「只是給接生了一半」的說法。
〈送報伕〉在台灣本島「接生」雖沒有成功,但並未夭折;二年後,在內地(日本)「落地」,於ナクカ社發行的1934年10月號《文學評論》,刊載全文,但是該雜誌禁止在台灣發售流通。
1936年,中國左翼作家胡風將日文的〈新聞配達夫〉翻譯成中文「送報伕」,揭載於上海的《世界知識》,以後又被收錄於《山靈──朝鮮台灣小說集》和魯迅主編的《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集》,但是這些書還是不能進入台灣銷售,所以「島內同胞應該都尚未看過」。然而,〈送報伕〉郤流傳於抗日時期的中國大陸及南洋等地。
〈送報伕〉是楊逵的第一篇小說,這篇中篇小說也是他「進軍」日本文壇的作品,在東京《文學評論》的徵文,擊敗了其他14位日本作家,榮獲第二獎(第一獎從缺),是第一位打入日本文壇的台灣人作家。
光復初期,中日文對照的「送報伕」雖在台灣出書,但是卻因楊逵的政治受難,而停止了在台灣文壇的「配達」;12年後,楊逵歸來,使「送報伕」再度出發,而被視為這位「壓不扁的玫瑰」老人的經典著作。
楊逵將他從事農民運動的經驗,形之於小說;他描述一位農民階級的留學東京的苦學青年,半工半讀,期待有一天能「出頭天」,但是雖辛苦謀得一份送報的工作,郤遭受派報老闆剝削,而且家鄉田地,又為日本財閥侵占,藉著「送報伕」,楊逵控訴社會的不義和統治階級的不仁。日本小說家德永直說:「在這本小說裡可以聞到美國資本主義征服印第安人當時那種血腥的味道。」
送報伕的最後一句是如此的寫出(錄兩種版本):
「我滿懷著信心,從巨輪蓬萊號的甲板凝視著台灣的春天──這寶島,在日本帝國主義的統治之下,表面雖然裝得富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濃的迸流!」
(遠景版《光復前台灣文學全集》)
「我滿懷著確信,從巨船蓬萊丸底甲板上凝視著台灣春天,那兒表面上雖然美麗肥滿,但只要插進一針,就會看到惡臭逼人的血膿底迸出。」
(東華書局,胡風譯《中國文藝叢書》)
◎本文取自《台灣紀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