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過「台灣三寶」的年代──台灣產業博物館展示資源調查報告書》新書已出版,這本書是把2005年台灣產業博物館展示資源調查報告予以重新編整文字和圖片資料,時間範圍以日本時代為主,光復後到1970年代為輔,主題以稻和「台灣三寶」茶、糖、樟腦為主,菸酒專賣、林業、青果業為輔;編輯方向著重於圖像資料的呈現,因為是重新編輯出版,特別附上拉頁一幅,為1933年台灣產業地圖及解說,書中收錄了近六百張圖片,期望能為往昔台灣產業的發展軌跡,留下些許時代的光影。
開物成務,產業立基/計畫主持人莊永明 序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台灣,原住民生聚於此,源遠流長,群鹿奔騰,檜樟成林,生態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台灣固無史也,荷人啟之,鄭氏作之,清代營之;」此為連雅堂《台灣通史》開章明義為「開物成務,以立我丕基」的「政治史」所寫精簡扼要的幾個字;不同政權下的產業政策、經營策略,自是牽動「台灣經濟史」的因素,連雅堂之作,成書於日據,統治於台灣的政權,乃止於前清。
台灣產業在日本統治期間,「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政策,更是影響頗巨。
「開物成務,立我丕基」,開物二字,以促進台灣產業加以詮釋,更有實意,台灣人在島嶼有天賜資源,但努力打拚,流汗、流淚、流血的生命史,提高生產力,創造產業值,正是鞏固丕基主因,使既是品牌、又是名牌的「台灣生產」、「台灣製造」,揚名世界。
行過「台灣三寶」的年代,是台灣在農業時代,即以樟腦、糖、茶,行銷全球,並帶動周邊產業,以此做為台灣產業博物館展示資源調查的主軸;台灣百業「待舉」,不勝枚舉的多樣產業,一一臚列,限於時間,困於經費,自有困難。
2005年,承前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厚意,囑我承接此案,我與他並不熟悉,竟好意相邀,對我這「非學院」出身的人,實為一大挑戰,還好我有台灣產業相關的一些書籍、圖片之蒐藏,始得勉以達成所託;期間蕭宗煌館長的相助,也在此一併感激。
時隔多年,國立台灣博物館決定付梓此書,以今觀昔,不得不為當年「未盡之業」,深感遺憾;前台灣公賣局轉型為產業博物館,已是止於「規劃」,僅留此書,以為追憶。
台灣產業,日新月異,內需、外銷,屢有資源開發、創意改良,添增產值,期許未來有「新館」留存台灣產業「行過」的跡痕。
◎目錄
﹝館長序﹞文化資產,永續發展/陳濟民
﹝計畫主持人序﹞開物成務,產業立基/莊永明
稻:造就台灣好所在/茶:芬芳福爾摩沙/糖:產業現代化的起點/樟腦:綠色煉金術/專賣:官山府海,裕國殖利/林業:伐木「山之島」/鹿皮:消逝的平野鹿場/果實:常綠之島的味覺天堂/纖維作物:紡織業前驅/礦業:來自地底的寶藏/電力:工業化的推手/產業展:經濟建設的指標/參考書目
◎本書展售處:
國立台灣博物館員工消費合作社10046台北市襄陽路2號02-2371-1052
國家書店10485台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02-2518-0207
五南文化廣場40043台中市中山路6號04-2226-033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