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

國父‧中山橋與改朝換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10月25日,「中國戰區台灣省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舉行,國民政府正式接收台灣。

1945年11月起,台灣各行政區街道開始改名,廢除町、丁目、番地等日本時代的舊稱。


改名原則為便於記憶、紀念國家偉人(如孫中山、蔣中正)、發揚民族精神(如中華、信義、和平)、鼓吹三民主義 (如三民、民族、民權、民生)等,日本時代的「島都」台北市,還特別模擬「秋海棠」中國的地理行政區位置及名稱,爲街道命名,比如莊協發商店,因座落於台北市西北,遂由昔日的「港町二丁目」,變成了座落於貴德街53號和西寧北路86巷交會的路口。

在改朝換代的浪潮下,不只是街道,公共建築、重大交通建設也都改名,比如台北的公會堂更名中山堂、明治橋更名中山橋,這張面額5角的印花稅票,即以國父孫中山肖像和以他為名的中山橋為圖案,橋身為1930年代第二代明治橋,典雅的青銅燈柱仍在。

日本時代關於明治橋的文物甚多,橋的歷年演變和相關圖像,他日介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