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中山北路的前身:勅使街道

1940年代的勅使街道。這條五線大道是通往台灣神社的「參拜道路」,同時也是通往北投、草山(陽明山舊名)溫泉風景區的幹線道路,再加上圓山一帶有公園、動物園、兒童樂園等設施,因此有台北市公車、局營公車、民營公車行駛,紅圈處可以看到有類似站牌的設施,一旁有等候的民眾。
1941年今日(3月28日)上午,「勅使街道」在台灣神社(今台北圓山飯店舊址)舉行竣工奉告祭。

台北市還沒有向東區發展以前,「中山北路一、二段」是全台首善商業之區,此區觀光飯店、藝品店、金融機構、貿易公司大樓櫛比的時候,東區還是漠漠水田;而在更早的年代,中山北路兩側,也是塘埔縱橫、良田阡陌的景致。

日據之初,日人興建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台灣神社」,為便利日人參拜,乃從台北「城內」興建一條寬15公尺的新道路,於1901年9月30日竣工,當時仍有雙連埤橫阻於今馬偕醫院附近。

1901年10月,台灣神社舉行完工大祭,日本皇族與勅使(特使)來台參拜,於是這條從東門至明治橋的新街道,被命名為「勅使街道」。後來隨著三線道路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的完工,勅使街道的起點也跟著改為台北州廳(今監察院)前,再改為台北市役所西側。

陌阡十里秧車動,布榖初聞第一聲」,這是時人歌詠「圓山八景」之一的「稻陌春耕」,可以想見1900年代勅使街道、圓山一帶的田園野趣,相思樹夾道成蔭、兩側都是稻田、僅有幾處人家的勅使街道,在汽車開始出現的1910年代後期,還曾經成為極少數有車階級「飆車」的地方。

1936年,勅使街道計畫拓寬,一方面因為1940年是日本紀元2600年,日本國內及殖民地台灣在1930年代中期就開始準備各式紀念事業,擴建台灣神社為其中之一,神社要擴建,做為參拜道路的勅使街道也因應隨之。另一方面,參拜台灣神社民眾日益增多,常有人車爭道的情形,拓寬也勢在必行。

1937年3月30日,勅使街道舉行拓寬動工典禮,1941年3月28日上午11時在台灣神社舉行竣工奉告祭。

花費了162萬餘元拓建的勅使街道為路寬40公尺的五線大道,中央快車道及兩側慢車道都是柏油路面,全線植樹,快慢車道間的分隔島綠地為樟樹,人行步道內側為楓樹,沿路設有水銀燈路燈,電線地下化,另外,御成町派出所前十字路口,還設置了最新式的自動交通標誌燈,種種設施,是全台最完備的道路,日人甚至自誇與東京市的昭和通、大阪市的御堂筋為日本三大道路。

戰後,這條全台首善的道路,被改為中山北路至今。

◎本文取自日本時代報刊、《台北老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