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6年7月14日 星期四

日本時代的建功神社

建功神社全景,牌坊式鳥居,圓頂的本殿,與日本傳統神社的建築形式,大異其趣。
1928年今日(7月14日)建功神社竣工啟用,舉行「鎮座祭」。

建功神社坐落於台北植物園內,是專門祭祀日據以來戰死者、殉職者的神社,其興建源由可追溯到日據前期祭祀殉職軍警人員的「招魂祭」,1902年起,招魂祭例年在台南舉行,1907年,創建台北辻利茶舖的三好德三郎倡議在台北舉行「招魂祭」,遂於1908年起在台北祭祀濁水溪以北(以南於台南舉行)的殉難者,稱「台北招魂祭」,祭日比照日本靖國神社每年5月5日例祭日,但1911年起改在4月30日舉行。

台北招魂祭的地點,初期在城內的武德會廣場、苗圃(後改稱植物園)等地搭建臨時祭場舉行,1914年起,固定在台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舉辦;主祀濁水溪以北殉職者的慣例,曾一度改為各地自行舉辦招魂祭,但後來又恢復此例。

1925年為日本據台第三十年,台灣總督府舉辦許多慶祝活動,為了統合各地招魂祭,決定以九萬元經費在台北興建全台性的「招魂社」,做為「始政三十年紀念事業」。


1926年4月,在新公園、植物園、園山等地,選定在植物園興建,即台北武德殿、商品陳列館之間約四千坪的空地,4月30日,舉行「地鎮祭」,1927年7月動工。1928年1月12日,宣布招魂社的社號為「建功神社」;7月竣工(神社的左右側廊在1930年完工),7月14日上午八時,舉行盛大的「鎮座祭」,翌日舉行臨時例祭,此後每年例祭日為4月30日。

建功神社在規劃之初,即定位為「台灣的靖國神社」,不過入祀者並非僅限定軍人(真正以軍人為主的是1942年落成的護國神社,即現今大直忠烈祠前身),而以「因公殉職」為大原則,因此除了占最多數的軍人軍屬軍夫之外,也包含警察、官吏、公務員、保甲壯丁團員、消防組員等,也有極少數的醫官之妻、看護婦等女性入祀,神社落成時,入祀者日籍12,159名、台籍2,981名、原住民210名,共15,350名。

做為殖民地的招魂社,建功神社入祀範圍的選定原則,可說是殖民地台灣的特色,在建築形制上,也和日本傳統神社大相逕庭。神社的建築師為日據時期「台灣現代建築的推手」井手薰,他考量到台灣各地神社因屬日本傳統的木構建物,多受白蟻之害,於是改採鋼筋渾凝土建造,只有神社的重心──拜殿為木構,本殿圓頂為西方歷史建築式樣,不走日本風,神社入口的鳥居亦然,係採用台灣傳統的牌坊形式,這是因為建功神社奉祀者包括日本人、台灣人,遂折衷採用日本寺社和台灣廟宇(指牌樓)的樣式。

這座被日人視為「異風建物」的神社,在戰後台灣各地神社幾乎全部拆除時倖存,但被改建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先後為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日報社、中央圖書館、國立教育資料館,現為「南海書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