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台北製糖株式會社」試運轉

台北製糖株式會社成立初期的外觀。
1911年今日(12月17日)上午,日本時代台灣北部第一家新式製糖廠──台北製糖株式會社舉行試運轉典禮。

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創立於1910年,在此之前,台北地區的製糖廠是所謂的「改良糖廍」,亦即將傳統糖廍加裝壓榨機。1905年,為改良糖業,總督府頒布「製糖場約束章程」,該年起,全台改良糖廍從不到10家劇增為五、六十家,舊式糖廍則超過1千家。

當時台北廳鼓勵轄內糖廍業者合併,改成機械化動力,於是陸續出現了台北製糖、艋舺製糖、枋橋製糖等三家改良糖廍,而以台北製糖會社(公司)最早創立,該製糖廠位於大龍峒街下牛磨車(今民族西路、酒泉街、重慶北路三段一帶),於1906年2月15日試運轉,翌日開始製糖。1907年東京勸業博覽會舉辦時,台北製糖的砂糖榮獲三等賞。

1910年代起,新式製糖廠成為台灣製糖業主力。傳統式與改良式糖廍銳減,但在運輸不便、產量較少的地區,仍持續運作至日據末期。

1910年8月25日,台北製糖株式會社在東京舉行創立總會,為日本人木下新三郎、高橋虎太等人歷經二、三年籌畫所設,資本額300萬元,監事中唯一的台灣人是北台灣最大地主板橋林家第四代林熊徵,他也是大股東。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宜蘭線鐵路通車

宜蘭線鐵路通車紀念戳,以龜山島、蘇澳海岸為圖案。
1924 年今日(11月30日)上午,宜蘭全線鐵路舉行通車典禮。「蘭陽三郡,領台以來已29年,至今日始有促進本島周圍鐵道(鐵路),亦可為一大紀念」,典禮於宜蘭公園內舉行,有七百餘人參加了此項盛會,是當時「後山」的盛事。

宜蘭位於台灣東北角,負山面海,在清初原是一片荒野,《番俗六考》及郡志諸羅縣志,稱蛤仔難,蕭竹友記作甲子蘭,鄭六亭集作蛤仔欄,清將軍賽沖阿奏作蛤仔蘭,方維甸奏作噶瑪蘭,皆是平埔族語的譯音。

噶瑪蘭開拓第一功勞者,應數吳沙,他使僻在群山之後的這塊原為「番人」居地處,成為漢人謀生的另一塊「新大陸」。蘭陽之地開拓之後,移民日眾,1810年(清嘉慶15年),閩浙總督方維甸奏請將噶瑪蘭收入版圖,並派知府楊廷理勘查田地疆界,楊廷理三度入蘭,籌劃建制事宜;翌年,後任總督汪志伊續奏,乃於1812年置噶瑪蘭廳,隸屬台灣府管轄。1875年(光緒元年),行政區域改制,分台灣、台北二府,噶瑪蘭改為宜蘭縣,隸屬台北府管轄。

宜蘭西南北三面皆山,初闢時,進山備道有三,分由漳、泉、粵人各據一路,但俱為深曲險阻。以後,艋舺安溪茶販,尋得一條捷徑,由大坪林內山行走,直出頭圍(頭城舊名),路徑甚捷,且無「生番」出沒。1875年,雖有蘇花道路完成,但商旅入蘭,時間、運輸量都是很不經濟。

1885年(光緒11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依「淡蘭擬闢便道」路線,自台北府城南向景尾、經深坑、石碇、坪林尾,越山鑿路通頭圍,直達宜蘭,另由府城北向闢接基淡舊路至淡水,成為北部交通要道。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台北城下的義賊:廖添丁

2009年莊永明催生之「台灣俠義文化節──廖添丁百年祭」特展現場,展覽由大同區公所、霞海城隍廟、八里廖添丁廟主辦,在大同公民會館展出。這是展覽的動態影偶裝置,由策展人李疾構思、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設計製作,皮影戲台上是廖添丁與日警的皮影偶,廖添丁手拋腰巾、日警持槍,相距數十公分,在大稻埕街屋的背景上方,不斷旋轉,象徵當年日警追緝廖添丁的情景;皮影戲台,則象徵廖添丁其人其事在布袋戲、歌仔戲、電影等媒介上的傳奇與再現。
1909年今日(11月19日),廖添丁逝世,據日本時代廖添丁戶籍資料記載,他出生於明治16年(1883年)4月15日,於明治42 年(1909 年)11月18日死亡,不過據當年報載,他是11月19日下午在八里被擊斃。

廖添丁出身寒門,父親廖江水,母親王足,設籍地為台中廳大肚上堡秀水庄(今台中區清水區秀水里)。13歲那年,日人據台,那時武裝抗日的潰軍散勇不少隱身民間,其中不乏身懷絕技之人,廖添丁有緣結識這些人,而習得武技。

由於家鄉荒瘠凋蔽,難為生計,他北上闖蕩,流落大稻埕,和一群地痞流氓鬼混,為謀開支,在台北地區四處偷竊財物,成了「橫行台北城下轟動一時,而使日當局無法應付之大竊賊。」(1962 年修「台北市志卷十雜錄叢錄篇第二章「淡北稗海錄」廖添丁小傳」)甚至曾在士林街警察宿舍竊得刀槍子彈等武器,日人稱之為「稀代兇賊」、「飛天梟賊」。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設立

農事試驗場明信片,入口處設有「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立柱。
1903年今日(11月17日),「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設立。

農事試驗場為日本時代前期的農政機關,是農事實驗、研究與實業教育機構,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係裁撤原台北、台中、台南三所農事試驗場合併而成,位址在台北廳大加蚋堡頂內埔庄的原台北農事試驗場(約現今羅斯福路、基隆路、芳蘭路之間區塊),而在此之前,台北的農事試驗場曾搬遷過兩次。

1895年,日本據台,第一任殖產部(後改為殖產課、殖產局)部長橋口文藏在台北城內的兩分地水田試種日本米(位置約當現今凱達格蘭大道、博愛路口一帶),日人視為在台農業試驗之濫觴。1896年5月,殖產課在大龍峒山仔腳設立農事試驗場,栽培米、甘蔗、菸草等作物,並進行家禽家畜品種之飼育和改良。

1898年8月,颱風來襲,農試場受創嚴重,遂於1899翌年遷移到台北東門外的舊兵營基地,並移交給台北縣管轄。而在此之前,農試場並無相關章程,直到1900年才制定,並且在這一年開始招收台籍講習生。

1901年,總督府殖產局為參加1903年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於10月21日在台北農事試驗場舉辦第一屆台北縣物產品評會,調查產業狀況,共展出四千餘件農特產。

由於場地狹小,再加上台北進行市區計畫,將有道路貫穿農試場,1902年,決定遷到頂內埔庄,此處背倚內埔山、蟾蜍山,空間廣闊,山園面積約十八甲餘,於1903年5月13日遷入。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大稻埕公學校新校舍落成

1921年大稻埕第一公學校頒發給五年級學生莊錫吉的全勤獎狀,他是莊永明的父親,念小學時的成績,據說不錯。
1913年今日(10月31日),大稻埕公學校舉行新校舍落成典禮。

大稻埕公學校是現今台北市太平國小的前身,是所知名的老校,最早是1897年創立的台北國語傳習所大稻埕分校,1898年改名大稻埕公學校,於1899年5月21日舉行正式的開校典禮。

1899年8月,颱風重創台灣,大稻埕公學校校舍半毀,便重新起建紅磚造的校舍,於同年11月落成啟用,規模為台灣第一。1905年,台北市區計畫公布,規劃了連結城內、大稻埕、艋舺三大市街的道路網,其中包括「北門外大道」,也就是從北門貫通大稻埕的南北向幹線道路(今延平北路),於1909年竣工。

大稻埕公學校正好在這條新路的路線上,貫穿而過,都市計畫公布之後,便有覓地新建之議,最終因預算關係,改為部分拆除,然後在原址增建的做法,於1911年3月動工,該年11月竣工,經費13萬5千餘元,全部都是向林本源各房、李春生、辜顯榮、黃東茂等數十位稻江富紳募款而來。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台灣文化協會創立

1922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在霧峰林家祠堂舉行一周年大會,前排左起:洪元煌、黃呈聰、 蔣渭水、林獻堂、連溫卿,後排左起: 蔡培火(1)、王敏川(10)、陳逢源(13)、 賴和(14)、謝春木(15)。
1921年今日(10月17日)下午,「台灣文化協會」成立。

1910年代後期,民族自決的世界風潮吹到日本,台灣的留日留學生也受到影響,於1918年底成立「啟發會」,1920年初,林獻堂、蔡惠如與台灣留日學生在東京成立「新民會」,後發行機關刊物《台灣青年》(1923年改為《台灣民報》),影響了日後的「台灣文化協會」和非武裝抗日運動。

1920年,「台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返台舉行鄉土訪問飛行,總督府醫學專門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學生吳海水倡議組織後援歡迎會,凝聚了台北醫專、師範學校等各校台籍學生。吳海水後來擬籌組文化團體,曾拜訪蔣渭水,促成了「台灣文化協會」的誕生。

謝文達鄉土訪問飛行一年後的1921年10月17日下午一時(另一說為三時半),由蔣渭水發起的「台灣文化協會」在大稻埕的靜修女學校(今靜修女中)舉行創立大會。

2017年10月3日 星期二

國產商品展 之二

1959年國產商品展覽會各式紀念物,包括:信封袋、入場券、商展小姐選舉票、紀念戳,以及威權年代的「民族救星」蔣中正總統紀念郵票與「恭祝總統七三華誕」紀念戳,這些都是「反共抗俄」年代的時代軌跡。
1950年代以來,「光輝十月」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慶典月,為徹底展現反共必勝的決心,也藉此激勵民心,大陣仗的閱兵盛典、國慶大會,自然不在話下,亦曾舉辦展示國力的大型展覽,1959年的「國產商品展覽會」就是其中一次盛會,於1959年今日(10月3日)在台北揭幕。

國產商品展之舉辦緣由,前文已述,1959年這場定調為展現1949年國府退守台灣以來「十年生聚」的成果,號稱是光復以來規模最大的工商展。惟籌辦期間,「八七水災」重創中南部,據官方統計,損失高達35億元以上,約占當時國民所得的11%,不過,展覽仍按計畫耗費巨資舉辦。

2017年9月29日 星期五

台灣「001」情報員

蔡智堪晚年照,他智取、抄錄「田中奏摺」,大功一件,晚年卻貧病不得志。左圖為1931年《上海時報》報導日本否認此奏摺。

「田中奏摺」揭發人蔡智堪於1955年今日(9月29日)逝世,享年68歲。

日本侵華陰謀藍圖──「田中奏摺」(原稱「田中奏章」),全名為:「對滿蒙積極政策奏章」,乃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兼外務大臣、陸軍大將田中義一於1927年呈獻給裕仁天皇的奏章,其侵略野心昭然若揭書於其上:
  
    欲征服支那(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被我國(日本)征服,其他如中、小亞細亞及印度、南洋等異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服於我,使世界知東亞為我國之東亞,永不敢向我侵犯,此乃明治天皇之遺策,是亦我日本帝國之存立上必要之事也。

這一份深藏於日本皇宮的極機密文件,係由一位台灣志士冒著生命危險,設計潛入深宮抄出,公諸於世。

這位「無名英雄」是苗栗後龍人蔡智堪,生於1888年11月15日(另有說法為11月11日、11月18日),11歲,隨父赴日,22歲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研習,早年即加入「同盟會」;袁世凱擅演「洪憲登基」醜劇時,軟禁反對派蔡鍔,蔡將軍設計脫險,逃往日本,假道台灣,返回雲南,蔡智堪奉令回台接應,使蔡將軍歷經艱難,得以安返雲南,高舉「反帝」義旗,護國之役,維護共和,再造民國,蔡智堪是幕後英雄人物。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2017年度講座公告,歡迎參加

《台灣歌謠:我聽、我唱、我寫》是我寫過的一本書,已經絕版。而今我將以「我講」,讓一些「想讀」的朋友一起剖析我的「台灣歌謠人生路」,讓自己長久沉迷於「薰著茶香的歌聲」,和大家一起分享。

◎主講人:莊永明
◎講座日期:
第1場:台灣歌謠思想起10月15日(日)14:00-16:00
第2場:台灣歌謠望春風10月21日(六)14:00-16:00
第3場:台灣歌謠補破網10月22日(日)14:00-16:00

◎地點:台北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台北市西寧北路86巷16號/貴德街53號(同一地點,二個地址)

◎每場提供35人之名額,請事先報名;為將機會留給他人,請避免重覆報名,每人最多以報名兩場為原則,感謝!

◎報名方式:請在本篇下方留言欄或至部落格信箱報名,請註明姓名、電郵、參加場次。報名後若無法參加,請提早告知,將名額留給他人,感謝!

◎本講座活動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為「106年度台北市私有古蹟歷史建築暨聚落管理維護及再利用計畫補助經費申請案」之相關活動。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日本時代的助產婦訓練

1918年台北醫院附設助產婦講習所第11屆畢業紀念照,眾人仍著清代服飾,其中還有幾位梳著傳統「髻鬃」髮型的客家婦女。前排右一為台灣婦產科先驅──高敬遠
1907年今日(9月12日),台北醫院(今台大醫院前身)第一次台籍產婆講習會舉行畢業典禮。

在醫療制度欠缺和生產教育不足的古早年代,分娩,是婦女生與死的關隘,台諺有云:「生贏雞酒芳(香),生輸四片板。」意思是說安產可食麻油酒雞,補養身體,但若是難產,就得賠一條命,躺在棺木裡了。「助產士」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早年的孕婦沒有產前檢查的觀念,懷孕時也都以傳統觀念來安胎,一直到分娩時,才請「先生媽」(接生婆,亦稱「穩婆」、「收生婆」)到家裡來接生,這些民間的接生婆全憑經驗,不依醫理,實不合衛生之道,因此產婦死亡率與嬰兒夭折率相當高。

日本時代,符合現代醫學訓練的助產士,初稱「產婆」,後稱「助產婦」。1902年5月16日,台北醫院首先制定「產婆養成規定」,這條規則與「看護婦(護士)養成規定」同一天制定。依此規則,「服完義務年限之看護婦,其成績優良者,規定修習一年以養成產婆。」但僅限於日籍婦女,台灣人婦女的產婆訓練,要到1906年才開始。

當時,台北醫院產婦人科(婦產科)首任主任川添正道認為應盡速養成台籍產婆,授予助產術,於是著手在院內設立產婆養成所,由黃登雲(總督府醫學校第4屆,第一位投入婦產科的台籍醫師)負責招生,經艋舺教會牧師陳清義介紹,共招募了13名產婆講習生,大部分是台北人,且多來自大稻埕、艋舺,其中包括陳清義的妻子偕媽連(蓮),也就是馬偕的長女。

2017年9月11日 星期一

台北市街初點燈

1905年今日(9月11日),台北市街全面初點電燈,大放光明。圖為台北進行供電作業時,石坊街(今衡陽路)架設電線桿的情景。
一窟水,清幽幽;一尾鰻,紅目睛(眼睛)。」這句謎語的解答是「油燈」。油燈是早期居民的照明器具,形狀極多,但主要的材料有二:煤油與燈蕊,前者是燃料,後者是燃體,將燈蕊大部分放置在貯存煤油的器物上,透過燈蕊毛細管作用,使煤油漸漸滲透上引,而在燈蕊上端點火引燃,即可繼續燃燒,燈光持續。「一窟水」指的是煤油,「一尾鰻」則是指燈蕊;這種古老的照明方式,後來被西洋文明產物──電燈給取代了。

電燈,台語叫「電火」或「電球」、「電火球仔」,而文人雅士則稱之為「西洋燈」。今日用電的便捷,是以前的人所難以想像,即使光復初期,電燈也不是打開開關就來「電」,那時電力有限,沒有能力全天候供電,所以有日電、暝電之分,所謂「暝電」,是入夜後,電力公司開始供電,白天是限制營業的,非有「日電」申請不可,否則白天開燈,即是「偷電」行為。

台灣之有電燈,始於清代劉銘傳主政時期,1888年,台北首設電汽燈,由小型蒸汽發電機以燃煤發電,不過僅限巡撫衙門、機器局等官衙和主要街道裝設,3年後,「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唐贊袞來到台北時,對電燈的印象是:「電光爍爍,線竿星羅。」他題了一首〈詠電氣燈〉:
鲛氷一片動寒茫,珠箔高懸徹滿堂;
數月龍輝簾影薄,長鯨掣海耀晶光。

2017年8月27日 星期日

日本時代的「台灣八景」票選

日本「鳥瞰圖大家」吉田初三郎於1935年應台灣博覽會之邀來台繪製「台灣鳥瞰圖」,同時接受台灣日日新報社委託繪製台灣八景與雙絕(即二別格),後來在台日社三樓禮堂展出原畫,印成的一套十張明信片,售價50錢,這是其中一張「壽山仙容」。
「台灣八景」一說,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最早的「八景」文獻紀錄是1694年修輯、1696年付刊由高拱乾所纂的《台灣府志》之「台灣府八景」,此後各縣、廳均有轄內八景之品評,多是由文人雅士品題。

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社主辦「台灣八景」投票徵選活動,於今日(8月27日)在該報公布評選結果,八景、十二勝、二別格出列。

這項票選活動類似該年稍早《大阪每日新聞》舉辦的「日本新八景」票選,評選包括民眾票選(占30%權重)、評審評選(占70%權重)二個階段。第一輪民眾票選採記名通信投票方式,每人每封信限投一個風景名勝地,每人可投票之次數則不限。若名勝附近又有景點者,如台灣神社(今台北圓山飯店舊址)附近有劍潭寺、明治橋、圓山公園等,則概括為「台灣神社」。

2017年8月17日 星期四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創立

「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宣言與決議文由李明家、莊遂性、張聘三、葉清耀、蔡式穀為起草委員,宣言在《台灣新民報》刊出時,有多處沒有通過日人的「檢閱」,被刪除多處(。第三欄左邊被刪除的原文為「徒有自治之名,而無自治之實,在此不完全」,後面接續的原文為「制度下荏苒光陰,已閱十餘載。」
1930 年今日(8月17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在台中市創立。

1920年代以來,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風起雲湧,台灣文化協會、農組、台灣民眾黨等運動團體紛立,且內部或彼此間出現左、中、右路線之爭,林獻堂、蔡培火等文協右派同志,有鑑於蔣渭水領導的台灣民眾黨日漸左傾,遂倡議創立「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於1930年7月28日,向日本當局辦妥政治結社登記,8月17日上午十時,在台中市「醉月樓」酒家舉行發起人大會。

「確立完全地方自治制」為台灣地方自治聯盟的宗旨,會場上高高掛起這幾個大字,兩旁則有「擁護正當的權利」、「發揮自治精神」、「改官選為民選」、「改諮詢為議決」等標語,出席者約60人,楊肇嘉致詞時表示聯盟已有將近1200名會員。下午二時,舉行創立大會,200餘名會員與會,推選林獻堂為議長。在發表宣言、議事完畢後,由林獻堂帶頭高呼「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一歲!」之後散會。當晚,在台中「樂舞台」戲院舉行政論演講大會。

林獻堂事先說明不呼「萬歲」,而呼「一歲」的理由乃是:聯盟係以單一目標為促進台灣地方自治制度之實施而創立,希望能夠在一年以內奮鬥成功,使台灣地方自治早日能夠付諸實施,而「功成身退」,無須繼續存在,何需「萬歲」?「一歲」已足矣!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台灣乞丐之父」施乾

1927年,「星光演劇研究會」第三回公演紀念照,此次公演是為了籌措愛愛寮經費,後排左1為張維賢,左3為施乾,左5為王井泉,前排左2為周合源,左3為張維賢的弟弟張才(台灣前輩攝影家),左4為大稻埕知名電影「辯士」詹天馬。
1944年今日(8月13日),「台灣乞丐之父」施乾病逝。 

「……我們倘然(若)有解決社會問題的願望者,那麼最先待我們著手的,便是這處在人類中最第一下層的乞丐社會!若實說罷,台灣的乞丐問題,已不是明年、明日的問題了,乃是今日、此刻的問題呀!」 

施乾在其著作《乞丐與社會》提出如此呼籲,而且身體力行,為那些徘徊街頭、餐風露宿的乞丐付出了愛心,收容他們、教育他們,並著書研究如何「不產生乞丐」,施乾的德行善舉,《台灣省通志》〈人物傳〉將之列入獨行傳。

施乾是淡水人,1899年出生。畢業於台北工業講習所(今台北科技大學前身)土木建築科,後分發到台灣總督府殖產局擔任技師,待遇甚佳,而且他年輕有為,親朋對其前途都寄予厚望。

有一年,他奉命調查艋舺地區的乞丐生活現況,對這群生活無依的「乞食」者,惻隱之心油然而生,決心伸出援手,於是辭去總督府的工作,央得家人的幫助,於1923年在台北市「綠町」(今大理街)購買一片荒埔,蓋了一間乞丐收容所──愛愛寮。

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台灣軍司令部


日本時代台灣軍司令部外觀,一如當時遍布台北「城內」的官署建物,為力求「威權、華麗」藉以震懾台灣人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前方馬路為南三線道(今愛國西路)。
1920年今日(8月3日),「台灣軍司令部」竣工,人員開始疏遷、進駐。

日本入據台灣,分軍政、民政、軍政三個統治階段,初期軍政時期,是為消滅武裝抗日勢力,日本駐台軍隊由武官總督統轄。

民政時期,即所謂「文官總督時期」。1919年8月20日,「台灣總督府官制」修定,文官也可以擔任總督,同時依「台灣軍司令部條例」,獨立設置「台灣軍司令官」,總督若為陸軍武官者,可以兼任之,因此第一任司令係由當時的總督明石元二郎(陸軍大將)兼任。同年10月,明石總督病逝,新派任的總督田健治郎為文官,新的台灣軍司令則是砲兵出身的柴五郎大將。

初期的台灣軍司令部,先設於書院街的原守備隊司令部,建物為原清朝衙署,不久即在小南門街(1922年改町制後為書院町三丁目)的步兵第二大隊舊址興建新廳舍。1920年3月15日,舉行上梁典禮,8月,內部完工,遂於8月3日、4日兩日間疏遷。外部的圍牆、大門等工程,大約在該月底完成。

2017年7月31日 星期一

國產商品展 之一

1958年「國產商品展覽會」紀念戳,輪圈圖案象徵工業的進步。
1958年今日(7月31日),台灣首度大規模的「國產商品展覽會」在台中市大同國民學校開幕。

這場由台中市商會主辦的國產商品展,起因於台灣省政府於1956、1957年間陸續遷至中興新村(於1957年7月1日正式啟用),象徵中部地位的提升,為宣揚國力,並歡迎省府疏遷,台中市商會便決議舉辦「全省工商成果展覽會」,呈示省政府後,改名「國產商品展覽會」,活動宗旨為「提高工業技術與產品素質以達國際水準,並倡用國貨,鼓勵外銷充實外匯,而謀國計民生俾利反攻大業」,展覽總經費達50萬元。

7月30日下午先舉行預展,邀請政府機關、業界、新聞業參觀,7月31日上午九時,舉行盛大的開幕典禮,由省主席周至柔剪綵,在施放和平鴿、燃放煙火之後,各廠商車隊在台中市區進行宣傳大遊行,場面熱烈。

2017年7月20日 星期四

世界運動郵票展

為呼應8月即將開賽的世界大學運動會,台北市中山堂特別舉辦「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運動郵票展」,展至9月17日,歡迎參觀!
 
本特展包含世界競賽、各項運動、運動人士、運動場館、吉祥物等主題,展品為莊永明歷年精心蒐藏的一千多張運動主題郵票,一張張精心設計的郵票圖案,方寸之間,盡顯力與美,為我們一一細數1896年第一場奧運以來全球各項運動賽事的點點滴滴,以及追求「更高、更遠、更快、更強」的經典與榮耀。
 
◎展覽期間周末假日舉辦系列精彩活動,詳情請見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在希臘雅典舉行,為籌措資金,希臘政府發行12枚以古代奧運會為主題的郵票套票。一發行即銷售一空,湊足了場館修建資金,因此有了「一套郵票拯救了一屆奧運會」之說。
 
這12枚121年前的世界第一套奧運郵票,在展場全部展出,圖案設計融合了古希臘藝術造型元素,郵票本身就是藝術品。
 
「現代奧運之父」Pierre de Coubertin的專題展示,他是現代奧運的發起人。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運動郵票展」講座公告

世界大學運動會即將於8月盛大開場,台北市中山堂特別舉辦「動競躍於方寸─世界運動郵票展」,蒐錄莊永明歷年收藏的一千多張珍稀郵票,展覽期間周末假日有一系列精彩活動,其中名人講座活動有以下三場,歡迎大家踴躍參加!

地點:中山堂三樓台北書院
免費名人講座不需事先報名,現場座位有限,敬請提早入座
 
◎7月22日(六)14:00~16:00 
面向奧運:從台灣首位參加奧運的張星賢談起 
主講人:師大體育學系林玫君教授
◎7月30日(日)14:00~16:00 
走進方寸世界:我的集郵經驗談 
主講人:莊永明
 
◎8月6日(日)14:00~16:00 
我的故事我的歌
主講人:奧運名人「飛躍的羚羊」紀政女士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新文學「先發部隊」

《先發部隊》封面,刊頭下方揭櫫為「純文藝雜誌」;圖畫為畫家楊佐三郎(楊三郎)所畫的「靜物」,右下角為其簽名「Sasaburo. Yo」。
1934年今日(7月15日),台灣第一個在本土成立的新文藝社團「台灣文藝協會」發行第一期機關刊物《先發部隊》。

1933年10月,「台灣文藝協會」在台北成立,係由廖漢臣(筆名毓文)、郭秋生、朱點人、黃得時、陳君玉、蔡德音……等台北一群愛好文藝的年青人所組成,其宗旨為「謀台灣文藝的健全發達為目的」、「以有關心於台灣文藝,並能夠為台灣文藝進展上努力的有志者而組織,以自由主義為會的存在精神。」台灣文藝協會的成員中,不少人沒有固定職業,他們只為古倫美亞、泰平、博友樂等唱片公司寫些流行歌曲的詞來掙點稿費。

台灣文藝協會成立後,幾個負責人決心籌畫出版一本刊物,但苦於經費困窘(台北市的豪商巨賈也不肯解囊相助),這群一文不名的年輕人便想出以拉廣告的方式募集經費。陳君玉向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蔡德音向泰平唱片公司要求刊載廣告,再加上郭秋生、黃得時的捐助,以「台灣新文學出路的探究」為特輯的《先發部隊》,終於在1934年7月15日創刊。

2017年7月10日 星期一

掀起「鄉愁」的《民俗台灣》

《民俗台灣》創刊號封面,照片為松山虔三拍攝的龍山寺飛簷,上方文案為雜誌宗旨:「風俗、習慣的研究與介紹」。
以「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前身)醫學部人類學教授金關丈夫為中心所發行的《民俗台灣》月刊,於1941年今日(7月10日)創刊,在日閥掀起大戰,咆哮「皇民化運動」聲中,這一份探討台灣民俗文物的刊物,能屹立戰爭「風雨」中,不能不說是異數!

《民俗台灣》的編輯事務由民俗研究家池田敏雄負責,同仁先後有岡田謙(台北帝大社會學教授)、國分直一(台南第一高女教諭)、須藤利一(台北高等學校教授)、立石鉄臣(畫家)、松山虔三(攝影家)、陳逢源、黃得時、陳紹馨、楊雲萍、廖漢臣、朱鋒等人,都是一時之選的人才。

創刊號「卷頭語」由金關丈夫撰文,文末寫道:我們要愛護紀念物,即使其存續非屬天意──結果全憑時間的解決,──但至少要努力將完整的記錄,留傳下去。創刊號內容包括乩童(國分直一)、歌謠(稻田尹)、台南古廟器物(石陽睢)、赤山平埔族(戴炎輝)、排灣族(萬造寺龍)……等多篇研究文章,以及「灣生」畫家立石鉄臣的「台灣民俗圖繪」專欄第一篇:萬華「打綿布」(彈棉花)。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台北稻荷神社

1935年「始政40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第一會場空照圖中的西門町市場與台北稻荷神社。
1911年今日(6月25日),新起街市場(後改稱西門町市場;今西門紅樓)北側的台北稻荷神社舉行落成典禮。

新起街市場落成於1908年,初期市場與北側道路(今成都路)之間有條排水溝,1910年3月,木下新三郎、三好德三郎等日本商人為了繁榮新起街市場而發起設立神社,因「官幣大社」台灣神社(今圓山飯店舊址)在郊外,若在市區內興建神社,可便於朝夕參拜。

最初,擬議「分靈」艋舺栗倉口街的豐川稻荷社(日本佛教曹洞宗系統的稻荷社),在市場北側興建稻荷社,名為「穴守稻荷神社」,於1910年11月29日舉行地鎮祭,動工興建,建材多來自日本,一小部分為當年台灣神社修繕時汰舊不用者;於東京穴守神社本社獲「分靈」許可的「御靈代」,亦先暫放於台灣神社。

2017年6月20日 星期二

日本時代第二代台北車站落成

上圖:1938年動工時台北火車站的模型,下圖:約1950年代的台北火車站外觀。
1940年今日(6月20日)日本時代所建第二代台北火車站舉行落成典禮,二天後,開始營運。

火車站是陸路運輸的最大吞吐建築物,它成為人們的共同記憶是必然的。隨著都市的成長,火車站一定會擴充、更新,台北火車站也不例外;被日本人稱為「島都」的台北市,日本時代曾有「二代的火車站」,因此目前的台北火車站是「第三代」,如果連清代劉銘傳主政時期建造的「台灣第一段」鐵路——大稻埕北上至基隆、南下至新竹的「大稻埕火車票房」起算,則為「第四代」。

第一代台北火車站於1899年11月動工,1901年落成,站前設有寬大的廣場。1911年,廣場上豎立了主掌縱貫鐵路工程的前鐵道部部長長谷川謹介銅像;1934年,因應總督府交通局客運、台北市公車停靠所需,銅像遷到鐵道旅館前西北角。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台北市之玄關」台北車站至1920年代已不敷使用,歷年改建、擴建的呼聲不斷,另外,車站附近的北門町、御成町平交道(北淡線鐵路)嚴重影響交通,因此有將台北市內鐵路高架化之議,因預算關係,僅有改善並興建台北裏驛(後火車站)等局部工程。

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濁水溪鐵橋落成

1908年台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印行的《台灣寫真帖》書中的濁水溪鐵橋。
1907年今日(6月19日),縱貫鐵路濁水溪鐵橋舉行落成典禮。

縱貫鐵路於1899年起由南北兩端同時施工,其中工程最為艱難的是三叉河(三義舊名)伯公坑至葫蘆墩(豐原舊名)段。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因傳聞俄國波羅的艦隊將行經台灣海峽,為便於南北運輸,軍方緊急在此路段建造輕便鐵道,即所謂「軍用速成線」,濁水溪與大甲溪、大安溪,則先鋪設輕便鐵橋。此段於1905年6月完工,號稱「南北全通」,但銜接南北線時須改換鐵路機車。

當時濁水溪兩岸設有二八水(二水舊名)、濁水(亦稱南濁水)火車站,1906年初又新設北濁水車站。

台灣第一大河的濁水溪是泥沙滾滾的沙河,水濁而流急,逢雨季或颱風侵襲,洪水沖毀輕便鐵橋,南北交通便告斷絕,須等水退後以渡船或架設鐵線橋來支應運輸需求。

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日本時代的公醫

黃瑤琨是大稻埕名漢醫黃玉階之弟,1902年,以第一名畢業於總督府醫學校第一屆,在台北醫院任職三年後,於大稻埕開設「日新醫館」,1906年至員林擔任公醫,是第一位擔任公醫的台灣人,1914年回大稻埕開業,圖為開業廣告。
1896年今日(6月3日),總督府頒布「台灣公醫規則」,同月15日施行,由台灣總督桂太郎任命公醫數人,到當月月底,共計配置93名公醫,這是日本時代台灣實施公醫制度的濫觴。

公醫制度是推行鴉片政策所產生的,日本內務省衛生局長兼台灣衛生顧問後藤新平所研議的鴉片制度第二案,即提出在台灣各地區派出醫師的方法:「欲實行斯案時,須於各地方配置醫師三百人;而對於急要地方須先配置半數一百五十人。」台灣總督府即根據此編列預算,經日本帝國議會備案後執行。

由總督任命的公醫,並非一種官職,而是做為衛生行政補助機關的醫務人員,在各地執行公共衛生、傳染病防治等醫療工作,並兼辦法院及官廳的法醫事務。

由於政策執行倉促,未能徹底貫徹公醫的任務,1896年底召開地方官會議時,方才制定「公醫監督規程標準」。1897年7月,公布「台灣公醫候補生規則」,規定凡是公醫,須先取得候補生資格,再行分發。同年11月,訂定公醫候補生研習課目及授課方法,規定公醫候補生需學習以下五種課目:台灣地方病論;台灣衛生制度論;內外科、婦人科、產科、小兒科、法醫學、顯微鏡實習;熱帶地方衛生學;台灣土語(台灣話)。

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

「台灣民主國」誕生

右圖:台灣民主國的國號雖以「民主」為訴求, 但「藍地黃虎」圖案的國旗 ,仍流露出濃厚的傳統帝王思想。左圖:專賣局「虎骨酒」商標運用了民主國國旗中的老虎圖案。
1895年今日(5月25日;光緒 21 年五月初二),「台灣民主國」誕生。

1894年,日本啟釁的「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1895年4月17日,兩國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在此條約被割讓與日本,消息傳至台灣,民眾莫不義憤填膺,自己血汗開拓的田園,竟被充當戰爭祭品,保家護土之責,使大家議組抗倭政府,紳民推舉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台灣民主國」大總統,建號「永清」。

5月25日,眾以銀鐫「國璽」──「民主國之寶印」一方,置於四角香輿中,由16名秀才肩送,藍地黃虎「國旗」為前導,浩浩蕩蕩以鼓樂恭送到撫署,唐景崧身著朝服,兩跪六叩首,北面受任,復向闕九叩首,大哭成禮。亞洲第一個「民主國」於焉誕生,砲台升虎旗,放禮砲21響,各國駐台洋商兵艦,亦鳴砲慶賀。

割台之後,首先力主自立抗戰的是丘逢甲,而倡議民主政體的是副將陳秀同,陳秀同早年留法習海軍,曾任巴黎中國使館參贊,對於法國民主政體頗為心儀,「台灣民主國」這個「國體」就是他擬出來的。

「考公法讓地為紳士不允,其約遂廢,海邦有案有援。」那時,大家仍懸一線希望,期盼各國會以國際公法,從公論斷,然而並未獲得西方各國支持。

5月29日,日軍登陸鹽寮,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領近衛師團,準備由北而南武力接收台灣。當時北台灣主要港口是滬尾(淡水),但因日軍無法掌握台灣民主國在淡水部署多少兵力,便在鹽寮登陸。6月1日起 三天內,日軍翻山越嶺取道雙溪,一路攻陷瑞芳、基隆。

2017年5月19日 星期五

送報伕的「配達」

光復初期《送報伕》書影,為1936年胡風的譯本。
1932年今日(5月19日),楊逵第一篇小說〈新聞配達夫〉在《台灣新民報》開始連載。

楊逵的〈送報伕〉由主持新民報文藝欄的「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經手發表,並建議本名楊貴的他使用「楊逵」之名,有人說:賴和「好像是送報伕的助產士」。但是連載至5月27日,郤遭查禁處分,未能刊畢全文,因此又有賴和「只是給接生了一半」的說法。

〈送報伕〉在台灣本島「接生」雖沒有成功,但並未夭折;二年後,在內地(日本)「落地」,於ナクカ社發行的1934年10月號《文學評論》,刊載全文,但是該雜誌禁止在台灣發售流通。

1936年,中國左翼作家胡風將日文的〈新聞配達夫〉翻譯成中文「送報伕」,揭載於上海的《世界知識》,以後又被收錄於《山靈──朝鮮台灣小說集》和魯迅主編的《世界弱小民族小說集》,但是這些書還是不能進入台灣銷售,所以「島內同胞應該都尚未看過」。然而,〈送報伕〉郤流傳於抗日時期的中國大陸及南洋等地。

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鵝鑾鼻燈塔

右圖:1878年「全台前後山輿圖」中的鵝鑾鼻燈塔(紅圈),註記為「石塔鐙」。左圖:在台的日本知名畫家鹽月桃甫所繪的鵝鑾鼻燈塔地景風情,為1935年台灣總督府發行的始政40年紀念明信片之一。
1898年今日(5月10日),整修後的鵝鑾鼻燈塔啟用。

鵝鑾鼻燈塔的興建,肇因於1867年的「羅發號事件」,美國船隻「羅發號(ROVER)」在台灣南端七星岩觸礁沉沒,在附近登陸的生還人員為先住民所殺,引起外交糾紛,美艦遠征該地,但不敵善於利用地勢的先住民痛擊而撤退。

美軍受挫,郤不肯就此罷休,恫嚇將再調大軍報復。清廷見事態嚴重,乃嚴飭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與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 Gendre)商討善後事宜,以「實質的和平」解決此事件。「鵝鑾鼻燈塔」經由清廷海關客卿赫德(Robert Hart)籌建,亦即是「羅發號事件」的善後工作之一,旨在保護航行台灣南端附近船隻的安全。

1882年,鵝鑾鼻燈塔與周遭設施開始興建,翌年落成啟用,花費了二十萬兩(另一說為40萬兩),時稱「東洋第一」,當時西方人士通稱「南岬燈塔」;打狗(高雄舊名)燈塔亦同時興建。大約在1885年,鵝鑾鼻燈塔與島內各海關開始實施氣象觀測。

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日本時代的台北市役所

1938年版《觀光 の台北》宣傳冊上的台北市役所,當時尚未完工,時值戰爭年代,外牆面磚在1939年決定施用國防保護色的褐色。
1941年今日(5月9日),新建的台北市役所市政大樓(今行政院)舉行落成典禮。

1920年,台北設市,當年地方行政制度變更,全台分設五州二廳,台北、台中、台南設市,市制於10月1日起實施,該日遂成為三市的市制實施紀念日,歷年都舉行相關活動。

台北市役所(市政府)的辦公廳,先是在台北州廳附近蓋木造平房,並改裝水道事務所,都是屬於暫時性的建物,又借用部分城北小學校(1922年改町制後此區為樺山町,遂更名為樺山小學校)校舍,市政集會活動時,借用小學講堂(禮堂)。

隨著台北市人口的增長,市政事務增加,數次增建,但仍不敷使用。市役所位置並非在當時台北市區的中心,低矮的軍營式木造平房,不敵盛夏暑熱,學童課間作息也易影響辦公效率,再加上日本國內城市許多都已興建壯觀的市役所,日人輿論不時批評低矮、侷促的台北市役所,猶如「島都之恥」,呼籲遷地興建氣派、體面的辦公大樓,以符合「島都」台北的門面。

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日本時代的台北市公車

1938年台北市城內、城西的公車路線圖,紅色實線為市公車,紅色虛線為民營公車,黑色虛線為局營公車(總督府交通局經營之長程巴士)。
1930年今日(5月1日),台北市市營公車開業。

台北市區大眾交通系統計畫,最早在1900年代前期日人在新店溪上游開發水力發電時,即已倡建市內電車。

1905年,台灣第一座水力發電所──龜山發電所完工,之後又興建小粗坑第二發電所,1907年,日人資本家爭設台北電氣鐵道會社,但未獲許可。另一方面,鐵道淡水線亦有改為電鐵之議,因電力供應問題而未果。此後,隨著台北市區的發展,電車的鋪設與官營民營等問題隔幾年就浮上檯面,多年懸而未決。

公共汽車方面,1913年1月,日人高松豐次郎以兩輛福特汽車,開始經營台北市區到市郊圓山、士林、北投之間的公共汽車業務,是台灣交通史上的第一條汽車客運,市區到圓山要25錢,票價昂貴。

2017年4月30日 星期日

三井物產台北支店落成

1930年代台北市表町通(今館前路)明信片,三井物產台北支店的塔樓,和總督府博物館的中央圓頂,相映成趣(在一些明信片版本,三井物產支店的塔樓為綠色)。
1922年今日(4月30日),座落於台北表町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台北支店舉行落成典禮。

三井物產是日本大財閥,在日本時代台灣投資開發樟腦、茶、糖、礦等農林資源,並掌控重要物產、物資之貿易,其在台商貿機構最早是於1897年1月在大稻埕港邊街(今民生西路底一帶)向大稻埕巨賈李春生租用曾是德國領事館的洋樓,設立出張所。同年10月,改設為支店,即「三井物產會社台北支店」。

1898年,支店遷至建昌後街(今西寧北路底一帶),不久即計畫在港邊街興建新的支店,於1899年9月完工,這幢花費3萬5千元的洋樓,非常氣派,時稱「輪奐宏壯,台北第一」。

1909年,三井改組,旗下分立三井物產株式會社、三井合名株式會社、株式會社三井銀行等事業,後來逐漸擴張眾多直系、旁系公司,其中,三井物產、三井合名是「三井王國」在台灣的主力部隊(1940年,又合併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

2017年4月17日 星期一

台北鐵道新店線通車

左圖:約1930年代全台漢人之大陸原鄉籍貫分布圖(局部),簡易標示了萬華-新店鐵路、從景美岔出連結十五份煤礦、深坑、石碇等輕便鐵道。地圖上以不同顏色表示原鄉,淺綠色代表安溪人,綠色為漳州人,淺黃綠色為同安人,深黃綠色為三邑(南安、惠安、晉江)人。右圖:1967年台北市全圖上已拆除的新店線鐵路舊跡(虛線),圖上這路段後來闢建了汀洲路。
1921年今日(4月17日),萬華至新店的鐵路舉行通車典禮。

台灣鐵道主幹線為官營,私設鐵道多在中南部糖廠所設的運蔗鐵路,從縱貫鐵路萬華車站往東南方向延伸到新店的鐵路,是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所經營。

台北到新店的現代化交通運輸,早在1896年日據之初,即有日人發起創立「台北鐵道會社」,擬建新店線和淡水線鐵路,新店線計畫從台北車站起至公館、景尾(景美舊名)、新店,藉以運輸文山堡地區的茶和煤礦。後因資金募集困難,於1899年被取消創立認可。淡水線後來改官營,於1901年通車。

1907年,當時包辦台灣各地最多營建業務的營建商「澤井組」承攬屈尺發電所(小粗坑水力發電所)工程,為便於運輸建材,興建從南門經古亭庄、公館街、景尾、新店到屈尺的輕便鐵道(又稱「軌道」,即手押台車),最初是該工程運輸專用。1908年10月開放一般客貨營業。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台灣勸業共進會

「台灣勸業共進會」以日人視為「宏狀之雄、輪奐之美,見稱亞東第一」的台灣總督府為第一會場,圖為紀念明信片。
1916年今日(4月10日),日據前期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展覽會──「台灣勸業共進會」開幕。

時值日本治台第21年,漢人武裝抗日已成遙遠的過去,原住民的激烈反抗也在砲火下大致平息;1900年代中期以後台灣成為日本企業家投資的新天地,產業突飛猛進,台灣做為日本帝國的南進基地,實力更為雄厚。儘管前一年1915年台灣總督府已在台北舉辦為期五天、稍具規模的始政20年紀念展覽會,但為了大肆展示治台20年的成果,彰顯日本帝國南進的國策,仍以百萬元巨資籌辦這場做為「本島始政二十周年紀念共進會」的「台灣勸業共進會」。

除了台灣本島之外,台灣勸業共進會的參展地區還有日本國內及朝鮮、關東州,南亞、南洋等地也受邀參展,包括中國華南地區、菲律賓、暹邏(今泰國)、緬甸、英領印度、法領安南(今越南)、荷領印尼、婆羅洲、英領麻六甲海峽殖民地、日本委任統治的南洋島嶼等,可說是小規模的國際展覽會。

4月10日上午十一時,在第一會場即大致已完工的總督府(今總統府)大廳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塑像下,由安東貞美總督舉行「開館式」,宣布共進會開幕,數百名官紳與會。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襯衫中的王牌」否司脫襯衫

1960、70年代台北市公車開放民營,業者各自發行票證,硬紙製成的公車回數票背面,成了各式廣告的小舞台,從零食、飲料、衣飾,到藥品、電影……等等,不一而足,可說是昔日庶民生活風貌的縮影,這個標榜「震撼世界產品,襯衫中的王牌」的否司脫襯衫廣告,係1975年欣欣客運回數票背面的廣告。

否司脫襯衫為南華內衣廠出品,南華內衣和新光標準內衣廠(出品「司麥脫Smart襯衫)、遠東織造(遠東紡織前身;出品「洋房牌」)一樣,原為江浙地區的公司,後隨國府遷台。

南華內衣董事長徐偉峰為商界聞人,推出的「否司脫」襯衫,為1950、60年代的高級襯衫,1958年首創發行襯衫禮卷,圖案華麗的彩色錦盒,包裝非常精美,「否司脫FIRST」、1的商標圖案,可說是深入人心,因為是高級品,還曾發生不肖業者仿冒商標的情形。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台灣癩病之父」戴仁壽與樂山園

「樂山園」落成典禮紀念照,前排左四為戴仁壽。
1934年今日(3月30日),戴仁壽(Dr. Gorge Gushue Taylor,1883-1954)奔走籌設多年的八里「樂山園」痲瘋病療養院(今樂山教養院)舉行落成典禮。

痲瘋病(癩病),早年被視為天譴之病,病患被視為「不可接觸」之人,人人避而遠之。1736年,彰化知縣秦士望在邑內建「養濟院」(今台中仁愛之家前身)於東門外八卦山下,收養痲瘋殘疾之人。1872年,馬偕博士亦在其日記中有「痲瘋患者求診」的記述;近代對此惡疾盡力最多、貢獻最久的是戴仁壽博士所創設的八里「樂山園」。

戴仁壽,加拿大人,1911年底,奉英國基督教長老教會派任,他和夫人在台南新樓醫院工作,因接觸到痲瘋病例,而決心獻身此醫療;1917年,彰化基督教醫院亦開始診治痲瘋病患者。

1919年,戴仁壽夫婦返英,1924年初(另一說為1923年)夫婦倆再度來台,特別攜帶了24瓶大風子油,準備治療痲瘋患者。

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野島銀藏飛行表演

野島銀藏駕機飛行在台北上空的情景,紀念戳為「カーチス式台灣飛行大會紀念」。
1914年今日(3月21日),日人野島銀藏駕著美國製卡幾司(カーチス)推進型複葉機「隼鷹號」,在古亭庄練兵場(今青年公園)展開飛行表演,揭開了台灣航空史的序幕,是台灣人首度目睹被視為「新文明利器」的飛機翱翔於天空。

當時歐美各國重視飛行技術與研發,各地常有飛行大會,在台的日人官紳遂發起組織飛行大會,邀請1914年初從美國返日的飛行家幾原知重來台,但幾原知重因為生病,便改由同樣在美國學習飛行技術的野島銀藏上陣,並借用幾原知重的飛機,連同數名助手,搭船來台。

2017年3月20日 星期一

台灣藝術研究會與福爾摩莎雜誌

「台灣藝術研究會」成員合影與《福爾摩沙》雜誌第二號封面,封面設計者為吳坤煌。這份文藝刊物表明「我們必須從文藝來創造真正的『華麗之島』。」
1932年今日(3月20日),「台灣藝術研究會」在東京成立,主要成員有蘇維熊、王白淵、吳坤煌、施學習、張文環、巫永福、魏上春等人。

台灣藝術研究會「以圖台灣文學及藝術的向上為目的」,其緣起為台灣留日學生所組成的「台灣學術研究會」,而為了推展「以文化形體,使民眾理解民族革命」,該會於1931年3月另組「台灣人文化圈」(Taiwanese Culturel Circle),並設置文字、美術、演劇、音樂和出版五大部門。

「台灣人文化圈」決定發刊「文化消息」,做為工作的開始,推派吳坤煌擔任主編。這一份文化圈的「通訊」取名為:「台灣文藝」,於1931年8月13日創刊,只印了二十本。

不久,由於同仁葉秋水參加了「反帝遊行」被捕,累及林兌、吳坤煌、張文環、張麗旭和王白淵等人受檢舉人獄,「台灣人文化圈」乃被迫解散,所發行的「文化通訊」也因此出版了一期就不得不停刊。

被視為「日本左翼文化聯盟」系統的「台灣人文化圈」同仁,他們的牢獄之災,不算太長,因此並沒有被「嚇到」,有人反而引以為「榮」呢。

2017年3月11日 星期六

台灣第一本中文白話文學雜誌

《人人》雜誌的告別號,這本小刊物的宣言之一,列有「人人是以人人為本位,沒有鶴立雞群的宗旨。」
台灣第一本中文白話文學雜誌──《人人》,創刊於1925年今日(3月11日),創辦人為楊雲萍和江夢筆;這本雜誌的創刊號,不另約稿,十多頁的內容,全由他們二人包辦,江夢筆以「器人」為筆名,楊雲萍則署名「雲萍」,內容如下:

器人:創刊詞論覺悟是人類上進的機會接線(論說);車中惱景(新詩)。

雲萍:罪與罪(小說);女人呀(譯詩,原作太戈爾,即印度詩人泰戈爾);相片、即興、月兒(新詩)、小鳥兒(散文詩)、吟草集(舊詩)、無題錄(隨筆)、編後記

《人人》第二期延遲至1925年年底12月31日出版,由於江夢筆去了上海,楊雲萍另邀多人執筆,「內容」雖未擴充,但「陣容」堅強多了:

2017年2月28日 星期二

沒有「228」數字期號的愛國獎券

愛國獎券227、228、229三期獎號對照,只有第228期未標「228」數字號,僅標記貳佰貳拾捌期。當年的愛國獎券是直式的,四角都印有標語,227期是「驅逐俄寇」、229期是「平均地權」,228期是為蔣中正祝壽的「萬壽無疆」。
七十年前的今天,228事件爆發,此後數十年,此夢魘一直未「雲消霧散」,成了政治禁忌。

1980年代前期,我(莊永明)在《自立晚報》副刊連載了三年的「台灣歷史上的今天(鄉土紀事)」,後來集結出書為《台灣紀事》

彼時,台灣史研究被視為「險學」,要進行366天的資料搜尋,自然不容易,在那個台灣文史仍是灰濛濛的年代,要撥雲見日,何其難也,況且史料掩遮、人物畏光、影像深藏,何足以找到一年366天的「大事記」?我想探究二二八事件發生前後的新聞報導,當時就大費周章,這個歷史傷痕的事件,不僅還沒解密,連提都不能提。

而且,政治禁忌的陰影下,當年「鄉土紀事」的連載,也不是每一篇「今天」都能見報,比如2月28日的二二八事件那一篇,就沒有見報,是日後出書才收錄的。

2017年2月21日 星期二

甘為霖牧師與「保眼愛盲日」

甘為霖牧師(前排中)和台灣信徒合影。
1917年今日(2月21日),甘為霖牧師退休返英,結束在台奉獻40餘年的傳道事業。

甘為霖(Rev. William Campbell),1841年生於蘇格蘭,畢業於格拉斯哥大學,31歲那年(1871年)來台佈教,是英國長老教會派駐台灣的第二任宣教師。

1871年12月10日,甘為霖抵達打狗(高雄舊名),而加拿大長老教會第一任宣教師馬偕則是遲他20天到打狗;馬偕後來北上,以北部台灣做為其宣教區域,甘為霖則留在南部台灣教區,兩人各在南北傳佈福音。

甘為霖傳教初期,頻受本地人侵擾,幾乎喪命,但他忍辱不屈,負苦力行,而使得教務漸展,足跡遍布台灣各地。

在傳道行程中,甘為霖遇見很多以求乞或算命維生的盲人,同情心油然而生,盲人教育事業便成為他努力的方向之一。大約在1885年,他為盲人刊印淨凸板、點字版的書刊如《馬太福音傳》和基督教福音佈道小冊《廟祝問答》。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山口秀高與高木友枝紀念像

總督府醫學校第一、第二任校長紀念石像,左:山口秀高,右:高木友枝。
1921年今日(2月12日),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第一、第二任校長的紀念像揭幕。

台灣第一所醫學校──總督府醫學校創立於1899年,由台北病院院長山口秀高出任校長並兼任教授,山口秀高當時的企圖心是未來的醫學校「比得上日本國內高等醫學部的水準,最終的目的,是希望能升格為專門的大學。」

山口秀高(1866~1916),東京帝國大學畢業,曾在大學擔任眼科助手。1890年底被派往沖繩就任沖繩縣病院第六任院長,斯職是日本衛生開拓者長與專齋所推薦的。

山口的理想是在沖繩創設醫學校,他先以發行醫學雜誌的方式,加強醫學教育,「其追求理想之心與雄心壯志等特質,於此展露無遺。」然而山口的計畫,並未被沖繩當局採納,甚至認為他僅是一位幻想家,在理念不符下,二年半後,離職求去,創校之事,壯志未酬,這個夢想的繫念,最後是在台灣實現。

2017年1月26日 星期四

台灣日日新報社新築落成

 1907年台灣日日新報社本館和倉庫的建築平面圖與1908年當年完工後的外觀。
1908年今日(1月26日),「台灣日日新報社」新建的本館與東側倉庫舉行落成典禮。

《台灣日日新報》創刊於1898年5月1日,是由《台灣新報》(1896年創刊)、《台灣日報》(1897年創刊)合併而成,官方色彩濃厚的《台灣日日新報》,是日本時代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報紙。

創刊當時,報社位於西門外的新起街(大約為現今長沙街、貴陽街、昆明街、中華路之間的街區),當年11月遷到西門內的西門街(1922年台北市町名改正後為「榮町」)。

2017年1月18日 星期三

登瀛書院‧淡水館

日本時代初期的淡水館外觀。
1898年今日(1月18日),「淡水館」開放為公共集會及娛樂場所,開啟了它做為日據初期「台北唯一的公會堂」的年代。

淡水館原為台北府城的「登瀛書院」,1880年,由台北知府陳星聚發起,合官民募資創建,最初設在府後街的「考棚」(大約在現今忠孝西路、中山南路、公園路之間的街廓)內,殆至1890年,知府雷其達秉奏劉銘傳,於西門內,再新築書院,其位置在現今長沙街、桃源街路口一帶。竣工後,前臨之街,稱「書院街」,從1900年代日文報章提到的「金碧之美,丹青之色,炫燿人目。」及「柱樑彫刻極巧」等敘述,可知其建物之華麗。

1887年,台灣第一所官設新式學校──西學堂創設於大稻埕六館街,1890年遷到台北城內,最初是設在登瀛書院內,新建的西學堂位在書院旁,於翌年完工。

日據之後,日人以城內為殖民統治中樞,西學堂舊址曾為第一代總督官邸、旅團司令部所用,登瀛書院則於1895年12月18日改稱「淡水館」,並予以修築,為官員俱樂部。1898年1月18日,宣布開放,做為公會堂之用。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台北「港町文化講座」案

1925年1月11日的《台灣日日新報》以「不良青年」、「無賴漢」等蔑稱,報導1月8日發生在港町文化講座的「騷動」。
1925年今日(1月8日),日警在台北「港町文化講座」的夜間演講活動中,以違反治安警察法等罪名,拘捕洪朝宗、莊錫吉(莊永明父親)等五人。

此事緣於當年元月4日起連續數天,「台北青年有志」在港町文化講座舉行「陋風打破講演會」,每晚日本警察都到場臨監。第一天未見干涉,聽眾大呼過癮。5日晚間,白成枝上台,以「強盜榨取論」為題,講到一半,警方以有混淆視聽之嫌,下令解散,由於排定的節目尚有連溫卿、吳惜墨、胡柳生諸人,大家不願敗興而返,要求演講者不必理會警察無理干涉,繼續演講。

1月8日,又有七百餘人至港町文化講座聽講,洪朝宗因講詞有:「資本家最享奢華之生活,而不顧勞働者生死如何,一味凌虐勞働者,譬如總督府之房屋,如是壯觀,亦屬勞働者努力成之,現時勞働者之境遇若是,豈非由於分配之不公平乎?」臨監警察以言論過激,下令中止,並宣布解散,群眾大為不滿,不肯離去,拍手喧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