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台灣軍司令部


日本時代台灣軍司令部外觀,一如當時遍布台北「城內」的官署建物,為力求「威權、華麗」藉以震懾台灣人的西洋歷史式樣建築;前方馬路為南三線道(今愛國西路)。
1920年今日(8月3日),「台灣軍司令部」竣工,人員開始疏遷、進駐。

日本入據台灣,分軍政、民政、軍政三個統治階段,初期軍政時期,是為消滅武裝抗日勢力,日本駐台軍隊由武官總督統轄。

民政時期,即所謂「文官總督時期」。1919年8月20日,「台灣總督府官制」修定,文官也可以擔任總督,同時依「台灣軍司令部條例」,獨立設置「台灣軍司令官」,總督若為陸軍武官者,可以兼任之,因此第一任司令係由當時的總督明石元二郎(陸軍大將)兼任。同年10月,明石總督病逝,新派任的總督田健治郎為文官,新的台灣軍司令則是砲兵出身的柴五郎大將。

初期的台灣軍司令部,先設於書院街的原守備隊司令部,建物為原清朝衙署,不久即在小南門街(1922年改町制後為書院町三丁目)的步兵第二大隊舊址興建新廳舍。1920年3月15日,舉行上梁典禮,8月,內部完工,遂於8月3日、4日兩日間疏遷。外部的圍牆、大門等工程,大約在該月底完成。

台灣軍司令部占地廣達7,200餘坪,工程費17萬元,廳舍樓高三層,外牆以紅磚為面,飾以不等距的白色飾帶,屋簷女兒牆不做裝潢,僅以水平線條做簡明處理;二樓窗戶是平拱長方形窗,而三樓則是弧拱型,有無形的「柱頭」感覺,添加莊重氣氛。

1936年,海軍上將小林躋造就任第17任台灣總督,19年的文官總督統治時代結束,重返武官總督時代;自1931年918 事變以來的備戰局勢下,台灣再度由軍人統治。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七七事變」爆發,7月14日,台灣軍司令部警告台灣人不得有「非國民之言行」,要台灣人以日本國民身分,言行一致,協同「懲罰支那」,並說:「島民表面忠順,實際陰謀不軌,常常有非國民之言行,此事一經本部查出,立即剷除。」

1944年,太平洋戰爭末期,日軍節節敗退,日本政府希望台灣總督由台灣軍司令官兼任,以全面統籌台灣一旦成為戰場時的應變措施,於是1940年上任的總督長谷川清(海軍上將)便辭職,改由台灣軍(日本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接任總督。

1945年5月31日,美軍大舉轟炸台北市,統治中樞的「城內」災情慘重,台灣軍司令部局部受損。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此「恐怖機關」,移撥警備總司令部使用。

戒嚴時期,警總是人人聞之色變的白色恐怖執行單位之一,「保密防諜」的政策下,受害者不少,警總常以「混淆視聽」為名目,箝制言論自由,查禁黨外雜誌,一直到1987年7月14日台灣地區戒嚴解除,警備總部才被撤廢;現址為國防部使用。

不論是日據時代的台灣軍司令部,或是解嚴前的台灣警備總部,可以說都是惡名昭彰的名詞,冷峻、詭異的並不是建築物,而是「公權暴力」。

「心中有個小警總」這句話,在民主化後,已是歷史名詞。位於博愛路172號的原台灣軍司令部,台北市文化局在2004年1月15日公告為市定古蹟。這座紅磚建築,由於高牆屹立,又有警衛嚴格把關,難窺古蹟原貌,但其歷史沿革,令人讀到一些不堪回首的悲情紀錄。

◎本文取自日本時代報刊、《城內舊事》《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