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 星期三

鵝鑾鼻燈塔

右圖:1878年「全台前後山輿圖」中的鵝鑾鼻燈塔(紅圈),註記為「石塔鐙」。左圖:在台的日本知名畫家鹽月桃甫所繪的鵝鑾鼻燈塔地景風情,為1935年台灣總督府發行的始政40年紀念明信片之一。
1898年今日(5月10日),整修後的鵝鑾鼻燈塔啟用。

鵝鑾鼻燈塔的興建,肇因於1867年的「羅發號事件」,美國船隻「羅發號(ROVER)」在台灣南端七星岩觸礁沉沒,在附近登陸的生還人員為先住民所殺,引起外交糾紛,美艦遠征該地,但不敵善於利用地勢的先住民痛擊而撤退。

美軍受挫,郤不肯就此罷休,恫嚇將再調大軍報復。清廷見事態嚴重,乃嚴飭台灣鎮總兵劉明燈與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得(Le Gendre)商討善後事宜,以「實質的和平」解決此事件。「鵝鑾鼻燈塔」經由清廷海關客卿赫德(Robert Hart)籌建,亦即是「羅發號事件」的善後工作之一,旨在保護航行台灣南端附近船隻的安全。

1882年,鵝鑾鼻燈塔與周遭設施開始興建,翌年落成啟用,花費了二十萬兩(另一說為40萬兩),時稱「東洋第一」,當時西方人士通稱「南岬燈塔」;打狗(高雄舊名)燈塔亦同時興建。大約在1885年,鵝鑾鼻燈塔與島內各海關開始實施氣象觀測。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鵝鑾鼻燈塔停止點燈,且遭破壞。翌年日本據台,1897年,日人一方面新建富貴角等多座燈塔,一方面以7萬元經費整修鵝鑾鼻燈塔,又架設燈塔與恆春之間的電話線,於1898年5月10日(亦有文獻為5月15日)點燈啟用,光照20海浬,為「一等燈塔」。

當時的燈塔需兼任氣象觀測的工作,1900年,鵝鑾鼻燈塔和鼻頭角、富貴角燈塔,添置颱風警報信號之標誌。

坐落於恆春海角的鵝鑾鼻,被日人視為「帝國領土的最南端」,登臨高聳的燈塔,瞭望廣闊無際的海洋,頓起「南進的雄心」,政治象徵意味濃厚,日人發行的郵鈔圖案多次採用鵝鑾鼻燈塔,比如台灣銀行紙幣反面圖案,以及戰爭時期發行的6錢郵票等等。

1927年,台灣日日新報社舉辦「台灣八景」票選活動,鵝鑾鼻入選,1929年,掌管鵝鑾鼻燈塔與無線電信局的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在燈塔右方小丘興建鵝鑾鼻神社,台灣日日新報社亦同時建「台灣八景 鵞鸞鼻」紀念碑。翌年,「東洋捕鯨會社」捐贈長鬚鯨鯨骨做為神社的鳥居。光復後神社拆除,燈塔則於1960年代整修至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