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新文學「先發部隊」

《先發部隊》封面,刊頭下方揭櫫為「純文藝雜誌」;圖畫為畫家楊佐三郎(楊三郎)所畫的「靜物」,右下角為其簽名「Sasaburo. Yo」。
1934年今日(7月15日),台灣第一個在本土成立的新文藝社團「台灣文藝協會」發行第一期機關刊物《先發部隊》。

1933年10月,「台灣文藝協會」在台北成立,係由廖漢臣(筆名毓文)、郭秋生、朱點人、黃得時、陳君玉、蔡德音……等台北一群愛好文藝的年青人所組成,其宗旨為「謀台灣文藝的健全發達為目的」、「以有關心於台灣文藝,並能夠為台灣文藝進展上努力的有志者而組織,以自由主義為會的存在精神。」台灣文藝協會的成員中,不少人沒有固定職業,他們只為古倫美亞、泰平、博友樂等唱片公司寫些流行歌曲的詞來掙點稿費。

台灣文藝協會成立後,幾個負責人決心籌畫出版一本刊物,但苦於經費困窘(台北市的豪商巨賈也不肯解囊相助),這群一文不名的年輕人便想出以拉廣告的方式募集經費。陳君玉向古倫美亞唱片公司、蔡德音向泰平唱片公司要求刊載廣告,再加上郭秋生、黃得時的捐助,以「台灣新文學出路的探究」為特輯的《先發部隊》,終於在1934年7月15日創刊。

《先發部隊》創刊宣言指出:「……藝術的發生是基因於生活的刺戟與整理,並不是閒人的消遣,或生活的餘興的,是故文藝與人生活的關係如何可知。尤其是於社會生活或個人生活的碰壁期,待期於文藝擔負的配役(任務)更見重大,唯文藝能夠以先時代社會一步,啟發當來(將來)的新世界與新生活啦。……」

《先發部隊》內容全部為中文白話文,包含評論、詩、散文、小說等作品類型。彼時正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澎湃時期,亦是台語創作歌謠風行的年代,《先發部隊》的評論文章除了文藝評論外,亦包括陳君玉的〈台灣歌謠的展望〉和廖敏文的〈新歌的創作要明白時代的課題〉。

這本熱情洋溢的中文「純文藝雜誌」,在翌年1月第二期發刊之際,受到日本統治當局干涉,被迫改以中、日文並刊,增加日文作品,同時刊物名稱更名為《第一線》,於1935年1月6日出版。

《第一線》主題為「台灣民間文學的特輯」,卷頭語係由黃得時執筆〈民間文學的認識〉,該期雖只收錄了15篇台灣民間傳說和故事,但是已是「舉起了研究台灣民間文學的烽火了」!台灣民間文學特輯後續經過李獻璋主編為《台灣民間文學集》,於1936年6月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