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講座預告

12月2日(五)下午19:00(18:30入場)
莊永明&林文義  老朋友開講
重溫城市生命史──臺北的身世告白
地點:紀州庵文學森林 2樓(中正區同安街107號 》交通位置
台北的告白 系列講座,詳細內容按此
.............................................


1120日(六)上午10:00~12:00
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莊永明主講「歌謠風華──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曲」
~~來聽大歡迎~~
.............................................

1112日(本周六)下午三點~五點
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莊永明主講「歌謠風華──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曲」
因場地有限,僅開放15個名額,請請見諒
~~歡迎大家有閒來做伙開講~~

欲參加者,請在留言欄以姓名、電郵(確認用)報名
謝謝!
莊協發地址按此

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莊協發週年告白


各位朋友:
大家平安順利!
不論你是看過我的書、聽過我的演講,或是參加過我的老街走讀活動,對於你們的相知和相挺,感謝萬分!
一期一會,或是一年一聚,還是多年相逢,緣份永在。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古蹟活化,於二○一○年十月十七日啟動,已屆週年。去年開幕活動、系列講座、開放參觀,相信大家印象猶在。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一粒米,百人汗;一叢甘蔗,萬人血淚

「漫漫牛車路──簡吉與台灣農民組合運動」紀念特展之專刊封面,下方圖片為19281230日農組第2次大會紀念照,上方為農組領導人──簡吉擔任公學校教師時期課後騎牛分擔家中農事。本展於2004227日至520日在台北228紀念館展出,由大眾教育基金會、台北市文化局聯合主辦,大眾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簡明仁即簡吉之子。特展展名「漫漫牛車路」係規畫總監李疾命名,執行單位為遠流出版公司。
﹝展覽召集人序﹞
童年歲月,總以為鄉間田野是「夢土」,一個沒有喧嘩和爭端的寧靜之地,椰林、竹叢、稻浪的印象,完全來自圖像;一個在台北市大稻埕長大的小孩,當然難知做田人的疾苦。及長,從「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三個保正,六十斤!」這些俗諺,才知道「農村曲」這首歌裡頭「受苦無人問」的意思。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戰時體制下的台灣

八年抗戰,中國人受難,而台灣人受苦,海峽兩岸承受苦難,雖然有別,但是受日本人的欺凌、壓迫,可以說是一致的。……七七事變特展 前言

1920年代,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因日本殖民政府的高壓、取締趨於沈寂。抗日的餘緒卻仍然未消滅。
不少知識青年,遠離台灣,進入中國,甚而加入「中國籍」,以示對日本殖民政府的強烈不滿,有人組織「義勇隊」,有人投身國軍,繼續從事抗日。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台北新公園內的雕像

左上為兒玉源太郎雕像(取自1908年《台灣寫真帖》),右上為後藤新平塑像(取自1938年台北市觀光摺葉),下方為1935年大窪四郎繪製的「大台北鳥瞰圖」新公園之局部,兒玉、後藤、柳生等三座塑像,都有標示出來;這張地圖是當年台灣博覽會導覽手冊所附之地圖。
台北二二八紀念公園在日本時代稱「台北公園」,闢建於1899年,俗稱「新公園」,之所以稱「新」,並非「事物的初起」,而是其遲於圓山公園完成的緣故。
「新公園」建在「城內」,因為當初的行政中心都規劃在鄰近,而且「城內」是日本人盤據的地區;「圓山公園」地處偏僻,因此「新公園」可說是當時台北市中心的「都市之肺」。
公園除植樹蒔花,設置椅凳,以憩遊眾外,還於1901年將在「東門街」的黃氏貞節坊,以及1905年原在「石坊街」的洪騰雲急公好義坊,兩座石坊遷建園內。
「新公園」園內最著名的建築物是博物館,為紀念台灣總督(第4任,任期1898.2.26-1906.4.11)兒玉源太郎和民政長官後藤新平(任期為1898.3.2-1906.11.13)的「治績」而興建。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微型蒐藏展 簡介

在中山堂展出的「莊永明微型蒐藏展」,開展月餘來,感謝各界參觀。
本展覽主題為「台北銀座,百年記憶」,係透過鳥瞰圖、市街地圖、明信片、宣傳摺頁、火柴盒、廣告單等文物,展示台北市中正區一百多年來從清代台北城、日本時代城內到光復後城中區的地景地貌之演變。
其中,各年代之大台北鳥瞰圖、職業別明細圖、市街地圖,則不只是中正區,更是整個台北市演變的縮影。
入口展板,介紹文史蒐藏與撰述生涯,左上影音區,播放的是大同區公所於去年拍攝的「莊永明大稻埕逍遙遊」紀錄片,右上為歷年著作暨總策畫之文史書籍。


入口展板右下展示櫃,包含:《台灣第一》文經版,「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古蹟開放之立體紀念卡,和珍藏多年的呂泉生、柏楊來鴻。和「忘年交」呂泉生書信來往多年,他的即興打油詩「莊永明先生」創意十足又有趣,這封信箋是他1993年所寄,係寫在一片葉子上,非常別緻:
 
 莊諧並作好文思
 永垂不朽成良書
 明見萬理知俗事
 先研古學究現代
 生花筆妙傳萬世
柏楊寫於1984年的短箋則是在《台灣第一》付梓後所寄,信裡,他稱莊永明為「台灣第一位紀念台灣第一的人」。


展場第一至第四子題區
本展有六大子題,包括:
1.流行櫥窗與時尚生活  2.鳥瞰島嶼南國風情   3.粉飾的帝國表象
4.歷史的旋轉舞台          5.台北的中央公園       6.坐公車遊台北

2011年6月3日 星期五

昔日的中山北路之星──中央酒店


中央酒店大約建於台灣旅館事業開始興盛的1960年代中期,中央酒店的夜總會有紅歌星白嘉莉駐店主持演唱節目,舞池寬敞、樂隊現場演奏時興舞曲,和統一大飯店的香檳廳、國賓飯店的陶然亭、國際舞廳、東方餐廳、真善美大歌廳等,是1960年代台北市的時髦夜店。
像現今夜店一樣,到了聖誕節,擠滿了狂歡的人群,瓊瑤小說中的俗世男女,也少不了以此為背景,演出愛恨糾纏不清的悲劇。不過,火柴盒上印著鮮明的「人人保密,人人防諜」標語,夜生活再怎麼閃耀,那還是以反共抗俄為國策的年代,中央酒店只營業到晚上12點。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點燃大稻埕的生活記憶--火柴盒特展

火柴盒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已經消失很久了,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它可是生活必需品,也因為是必需品,即使僅有方寸大小,也成了昔日食衣住行育樂的宣傳載體,想探尋老年代的生活縮影嗎?歡迎來大同公民會館一看究竟。
﹝展覽新聞稿﹞
「點燃大稻埕的生活記憶-火柴盒特展」,本次展出係由大同區公所及莊永明老師共同策劃執行,特於528日上午1030分於展覽現場舉行開幕茶會,期望藉由此次展出,帶領大家一窺1960年代的記憶縮影。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台灣新劇第一人」張維賢

「兄弟呀!快快起來吧!起來認識清我們的明日,才好準備實現他!無病呻吟是沒有辦法呀,空喊也是無益呀,滿面流著眼淚有什麼用呢?雖做個世上上等偉大的傀儡到底也是傀儡而已,通通是無用啦!」
──張維賢〈對《明日》雜誌創刊的感想〉,《明日》創刊號,1930.8.7出刊
張維賢的舞台造型。他生性熱心、愛管閒事、幫人家忙,因此年輕時綽號「保伯仔」,(來自台灣俗諺「保伯仔好管閒事」)。可惜際遇不佳,晚年甚為潦倒,成了個沉默的人。
張維賢,原名「張乞食」,筆名耐霜,台北市人,1905年今日(517日)出生。18歲(1923年)畢業於日本佛教曹洞宗所辦的「台灣佛教中學林」(後改稱台北中學校)。其後,隻身前往廈門、汕頭、香港、婆羅洲各地遊歷。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多元中山堂 風景再展

拼貼堆疊‧中山堂常設展/台北銀座‧百年記憶‧莊永明微型蒐藏展===引言
展場入口
人人心中都有中山堂;台灣各地,不管是都、縣、市,無不都有座中山堂,甚而部隊、學校的「大禮堂」,也都被命名為「中山堂」。
遍佈各地的中山堂,無疑的,台北中山堂是「龍頭老大」,不僅建築最雄偉、活動最頻繁,歷史意義也是台灣所有的中山堂所望塵莫及。
中山堂原名公會堂,原是日本殖民政府在都會區設置的「民眾活動中心」,當然也被賦予不少政治任務。1935年,台北中山堂的前身「台北公會堂」,還沒有正式落成前,它已經被先行使用為「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的展覽會場,「始政」是日本殖民政府──台灣總督府宣布統治台灣的專有名詞,表示開始納入台灣為其統治圈;1895年,日本接收台灣,1935年,正值40年,台灣殖民當局為宣揚帝國實力,以及其對建設台灣的現代化「功績」,選擇在台北市辦理「博覽會」,「公會堂」硬體剛好完成,迫不及待的被列為展覽會場之一。這是今日的中山堂首先曝光,供民眾入內參觀的開始。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微型蒐藏展 展覽預告


個人蒐藏展將於5月6日於台北中山堂開展,各界來看大歡迎!

展場不大,所以稱「微型」蒐藏展,主題為中山堂及其周遭地景之變遷,海報圖像如下,其他相關訊息,擇日另刊。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好漢剖腹來相見

人人稱「嶄」(好)的台語飲酒歌──〈杯底不可飼金魚〉於1949年的今天(418日)「台北文化研究社」第二次音樂會上首度公演,地點在台北中山堂,這首歌曲係由呂泉生作詞、作曲,在這場音樂會上,他本人獨唱,由張彩湘伴奏。……
識歌,猶不識人
歌不是僅因唱而存在,有時必要去讀它;讀其時代背景、讀其社會意義,如此這首歌的生命力才會更強。
呂泉生在襖熱炎夏下創作,這是他「電台時代」的留影。
 〈杯底不可飼金魚〉,如果僅去唱它、聽它,感覺上它是〈燒酒歌〉而已,充其量也只不過是一首上好的台語飲酒歌罷了;惟有去讀它、瞭解它後,始可知道是史詩!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苦酒滿杯心酸酸

我君離開千里遠,放阮孤單守家門;
昧食昧睏腳手軟,暝日思君心酸酸。
這首有「新式哭調仔」之稱的〈心酸酸〉,係1936年由勝利唱片公司發行,作詞人是陳達儒,作曲人是獻身流行歌壇,端著「苦酒滿杯」,於1967年今日(412日)在貧病交迫下棄世的姚讚福。
創作〈心酸酸〉時代的姚讚福。
1967年周添旺、林禮涵合作「閩南語時代歌曲」唱片,由王秀如主唱。唱片選錄了姚讚福譜曲、陳達儒作詞的〈心酸酸〉,周添旺、林禮涵和姚讚福都是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的創作者,但是,1967年這張唱片出版前幾個月,姚讚福已在貧病交迫下逝世。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正港台灣人

「台灣放鬆鬆」書系第一本《正港台灣人》封面、封底。
﹝總策畫序﹞寫於2000年
閱讀歷史,會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嗎?
了解歷史人物,會是一種困難的事情嗎?
放輕鬆!請靠近一點,翻一翻這套書;你會發現歷史並不生澀,歷史也絕不難懂,歷史更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你會覺得歷史人物絕不是「神主牌」,更不是不食人間煙火,何況你所要貼近的是台灣人物,你所要明瞭的是台灣歷史。
沒有錯,就從這時候開始,讓我們走進時光隧道,讓我們回顧歷史長廊。
學習歷史,最快的入門方法是閱讀傳記,正如史學家羅斯(A.L.Rowse)所說的一句話:「閱讀傳記是可以學到許多歷史的最便捷方法。」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雨夜花落知多少

〈雨夜花〉是「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所灌錄的一首台語流行歌曲,1934年今日(43日)出片發行,由純純小姐(本名劉清香)首唱,作詞人周添旺25歲,作曲人鄧雨賢29歲,都是正值創作的高峰期。……
1930年代,〈雨夜花〉風行後各地印製的歌本之一。
鄉土歌謠〈雨夜花〉膾炙人口;鄉土小說〈看海的日子〉百看不厭。
1983年提名角逐金馬獎影片改編劇本、女主角、女配角等獎項的〈看海的日子〉,劇本是黃春明根據自己的小說改編而成的,該片描寫一個操著最低賤職業的妓女,她的身子雖受人淩虐、欺辱,但心靈中仍保有一盞人性尊嚴的火花。劇中有一段戲是當這位名叫阿梅的弱女子被她的養父賣到綠燈戶時,她像一隻被獵犬追趕得走頭無路的小兔似的,驚慌無措,哀鳴不依的慘狀,那些坐在長凳上待客的風塵女郎,眼看著又是一個被推進火坑的小苦命人,卻愛莫能助,大家相互哼唱著:「雨夜花、雨夜花,受風雨吹落地……」這首被大家視為台灣民謠的〈雨夜花〉。
在風聲、雨聲中悲吟的〈雨夜花〉已經經歷了數十個寒暑,半個多世紀以來,〈雨夜花〉難道就一直是充當著如此悲怨、哀戚的角色嗎?
◎〈雨夜花〉的前身
〈雨夜花〉是周添旺根據鄧雨賢一首兒歌的旋律,改填成今日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淒愴哀詞。其實鄧雨賢寫下它的旋律,還要早幾年,也就是說〈雨夜花〉還沒有成為〈雨夜花〉以前,是一首兒歌,命題為〈春天〉,寫這首兒歌的人是廖漢臣,他是「台灣新文學運動」一位很活躍的健將,當年他們提倡唱「自己的兒歌」,他寫了一首詞分三段的兒歌:〈春天〉。他老人家從文獻會退休的時候,筆者曾在他新北投的家中,聽了他唱這首「兒歌」,由於事隔多年,三段的詞,他僅記得了第一段:
春天到,百花開,
紅薔薇,白茉莉;
這平(邊)幾欉,彼平幾枝,
開得真齊,真正美。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翻歷史殘頁,喚民族尊嚴

「自覺的年代──台灣民眾黨紀念特展」專刊書影,這個展覽係於2003年7月1日至10月12日在台北228紀念館展出。底圖為1928年7月15日在台南舉行的台灣民眾黨第二次黨員代表大會現場,上方為三星(象徵三大綱領)黨旗與黨三大目標:一、期實現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自由;二、擁護伸張民眾日常的利益:三、反對特權政治,獲得普選政權。
專刊﹝展覽召集人序﹞
1931年出版的《日本地理風俗大系》第15卷為台灣篇,這套由日本東京新光社發行的大套書,由當時的台北高等學校(今國立台北師範學校前身)教授三尾良次郎撰述〈台北州〉一章(台北州包括今台北市、台北縣、基隆市、宜蘭縣市)在概說中,他將台北州比擬為「台灣的北愛爾蘭」:
「台北州確實是台灣的北愛爾蘭。台灣人不斷地希求自治,猶如愛爾蘭人經常要求自治一樣,即使有朝一日,台灣人如他們所期待的:自治的日子實現了,台北州仍將是日本的一部分,猶如愛爾蘭雖然獨立,但北愛爾蘭仍然繼續是大不列顛帝國的一部分。」
此文免不得有「日本觀點」,不過從出版年份,我們仍可看出彼時澎湃洶湧之非武裝抗日民族運動的震撼力!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86年前的「追悼孫中山先生大會」

1925年的今天(3月24日),「台北有志社」於港町文化講座舉行「追悼孫中山先生大會」。
追悼孫中山大會上,民眾齊集悼念,講台後方為孫中山遺像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書聯。
「三百萬台灣剛醒同胞,微先生向何人領導?四十年祖國柣竟事業,舍我輩其誰分擔?」這一幅輓聯是「北京大學」台灣籍學生以「北大台灣同學會」名義,致送於1925年3月12日亂世的「國民之父、弱小民族嚮導者」孫中山先生,由洪炎秋執筆。
中山先生病篤時,一度訛傳死訊,2月21日,《台灣民報》以「願中山先生之死不確」及「孫文沒有死」為標題表示:「好了!我們為中山先生慶祝,為中國四萬萬的國民慶祝,更為東亞大局,世界的前途慶祝!弱小民族萬歲!萬歲!」。3月12日確實死訊,次日傳到了台灣,「台北有志社」召集於1925年3月24日,在台北市「港町文化講座」(已拆建,原址位於今貴德街49號)舉行「追悼孫中山先生大會」,當晚雖「大雨淋漓,街道泥濘」,但是只容得三千人的會場,卻有五千人趕來參加。
港町文化講座舊址,隔鄰二間就是現在的莊協發‧港町文化講亭攝於2010年3月7日大稻埕逍遙遊第300期,莊永明正在解說貴德街的人文與產業歷史。

2011年3月16日 星期三

千般風物映好詩:台灣風情


咀文嚼字負虛名﹝自序﹞於1990年48歲生日前夕改寫
嗜書成迷,使我經常流連書市,而且是三日一小買、五日一大買,搬書回家,不以為苦,以致家有書患。
三十坪的房子,堆滿了三十幾年來的藏書,使書齋成了書災,層層的書籍,占領了牆面、地面和書桌的桌面,因此寫作只好轉移陣地到餐桌,因為那是唯一留有空間的地方。
「滿坑滿谷」的藏書,有兩本蠹簡,我引以為傲,一本是《閹雞》手抄劇本,一是《瀛洲詩集》,前者是存世的唯一孤本,有當年「台灣總督府」的檢閱章,是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統制戲劇運動的證物,而且也是充滿民族意識正氣的劇本。後者是抗日先烈歐劍窗的遺著。這兩本書雖被蠹魚蠶食得破損不堪,但我卻時常取出觀賞,也因此常抱怨蠹魚的危害。

2011年3月7日 星期一

台灣久久,久久記憶


海峽兩岸一線牽;這條線是一塊海域,古早時,稱為「黑水溝」,以後則名「台灣海峽」。
兩岸雖各有海防,但文化面相、歷史糾葛、政治觀感、社會脈動,需從多方向、多方位、多角度去探討。
一百年以前,中國民國肇造,彼時台灣已被舊王朝的滿清政府出賣了十七年之久,日本統治下的台灣人,雖然在「唐山」已是民主政體,殖民當局還是以「清國奴」來鄙視台灣人。
日治時期的五十年間,「唐山過台灣」的漢族,當局以「本島人」和華僑來區分,「本島人」就是日籍台灣人,而華僑就是以中華民國國籍來台謀生的「唐山人」,大家在島嶼上共同生活,必然在習慣上「異中求同,同中存異」。
日本人先後以「同化」、「延伸政策」、「皇民化」,企圖使台灣人蛻變成「大和民族」,雖利誘威嚇,仍是技窮。

2011年3月4日 星期五

台語歌樂的諍友──陳君玉

「帥哥哥,站在戀愛嶺;小妹妹,站在相思城。路頭算來相隔壁,要講情話著搭戀愛車。……心肝內,暗恨這班車,日末落,驚驚不敢行。苦昧將日趕落嶺,通好來去找阮搭心兄。」~~1938年,陳君玉詞、姚讚福曲〈戀愛列車〉
左:1930年代的陳君玉,他是當代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健將,也為台灣流行歌壇付出不少心力。右:晚年肖像,晚年的陳君玉以擔任教員、創作兒童小說故事為職志
善於運用傳統民間歌謠--「山歌」、「採茶歌」、「相褒」等風格,塑造台語流行歌曲詞意,活躍於日據時期流行歌壇,堪稱閱歷最深、參與面最廣的陳君玉,於1963年今日(34日),因肝癌病逝。
陳君玉,筆名卿夫,台北大稻埕人,出生於1905年,家庭貧困,父親是人力車夫,連「公學校」都無力供他讀到畢業,輟學後。陳君玉當過小販、布袋戲班助手,幫忙家計,後來到印刷廠當技工,勤奮自修。亦曾遠赴東北,在日人經營報社工作,因此而學會一口流利「北京話」,也奠定了他以中文寫作的基礎。

2011年2月25日 星期五

第一位眼科醫學博士──洪長庚

1928年今天(225日),洪長庚獲得東京帝國大學授與博士學位。
清代,台灣人失明的比例相當高,同治末年,來台傳教的牧師甘為霖博士,他在巡迴傳教中發現的盲人就超過一萬七千人,這是個多可怕的數字!甘為霖牧師痛下決心,為這些不幸的人施以教育,1891年,他在台南市洪公祠租屋,創設了台灣第一所盲人學校──訓瞽堂,造福眼睛失明的人。
同情、關懷與幫助失去光明的人,固然重要,如何挽回失去光明的悲劇,更是不容忽視;眼睛的保護和治療,在醫療觀念貧弱的台灣,很長一段時間從未被注意到,1920年,始有第一位台灣人矢志學習眼科學,而且,他還掙得了「台灣第一位眼科醫學博士」的頭銜與歷史地位,他就是洪長庚。
日據時代「名人錄」上的洪長庚介紹,他是當代妙手回「明」的名人。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詩人.仁醫.戲劇家──歐劍窗殉難

「劍樓書塾」是趙一山在大稻埕所設漢學私塾,這所私塾垂35年之歷史,直至日據末期盟軍空襲台北時才廢學。「劍樓書塾」之「傳人」,都係俊秀之士,歐劍窗更是其中之佼佼者。
歐劍窗是大稻埕的讀冊人和漢醫,也是一位扮戲的,右圖是他(中坐者)參與新劇的演出。
歐劍窗原名陳藤,父親歐陽德是旅台華僑(廣東新會人),入贅大稻埕陳氏,因係獨子,兼祧「陳」、「歐陽」兩姓,故稱陳歐陽藤,但日本戶籍警察認為他冠姓兩家,易同日人名字混淆,故擅登記為陳歐藤。他事劍樓趙一山為師,乃取字劍窗,而後以字行。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入城來去總統府!

「總統府的故事」特展是為2000年總統府首度開放民間參觀而舉辦,彼時,正同步策畫《台灣世紀回味》三部曲第一本;翻閱台灣的百年光影,成了那幾年的功課。……
2000年策展「總統府的故事」的專刊,這個展覽從2000年10月8日展到隔年2月27日,部分內容後來在各地巡展多時。
入城來去總統府!﹝策展人序﹞
身為大稻埕的囝仔,進城是一種渴望。
進城,當然有想「遊大觀園」的心理,但主要是為著貼近兩棟巨大的建築物。
大稻埕與「城內」只有一座平交道之隔,鐵路還未鑽進地下道之前,台北火車站南下的縱貫鐵路列車,第一個平交道即橫跨在北門(承恩門)之前,而這「鐵支路之北的太平通(今延平北路)頭」就是大稻埕的起點。
日治時代,大稻埕是著名的「台灣人的街市」,「城內」對大稻埕人來說是「異國城市」風光的地區。「城內」那兩棟巨大的建築,為大稻埕人觀光的目標,一是有「七重天」之稱的菊元百貨(戰後稱為新台公司),一是一柱頂天的總督府。
「菊元」和總督府是當時台北市唯二擁有「流籠」(電梯)的建築物,一為商用,一為官用;搭「流籠」升空,俯瞰台北市,一般民眾只能去菊元,對於總督府或是戰後變成的總統府,只有望空興嘆的份!畢竟台灣人所稱的這座「阿呆塔」是君臨天下、目空一切的。

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

台灣人的劇院──永樂座

永樂座為大稻埕茶葉大亨陳天來發起投資興建,落成於日本昭和天皇還是皇太子,舉行成婚大典那一年,也就是1924年。其興建的源起,是在1921年大稻埕人士倡議興建新式劇場,且兼做集會之公會堂使用;1923年中起工,1924年2月5日(舊曆大年初一)舉行落成典禮暨開幕首演。
戲院座落於永樂市場前空地今迪化街46巷內,樓高4層,外觀華麗,窗飾為四座藝術女神像的雕塑。內部構造則走日本風,共1,505個座位,票價分作三等,開幕首演特邀來自上海的樂勝京班演出。
永樂座外觀與電影本事、戲院標誌(左上),圖片取自2009年於台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的「臨秋三唱──台灣一代歌謠詞人李臨秋百歲紀念特展」(4.22-6.30)展場一隅,莊永明為該展顧問。
永樂座是台灣人的劇院,見證了許多歷史,比如1925523日,劉喜陽等50多位台籍人士組成台灣第一個電影研究會「台灣映畫研究會」,出資並身兼編導演「誰之過」,是台灣人第一部自製電影,19259月在永樂座上演,可惜票房不佳,研究會因而解散。
1931年,領導台灣人以政治結社抗日,有「台灣孫中山」之稱的蔣渭水,其告別式在永樂座舉行,當時,台灣各地五千多名群眾,趕來參加這一次「台灣大眾葬葬儀」。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傳統「七字仔」情歌 2

台灣傳統情歌的概述與分類,已選刊於台灣情歌珠璣集,現將濃濃古早味、具有農業時代場景氛圍的情歌,選錄如下。

手牽牛索唱牛歌,手按犂尾給牛拖;
阿娘佮君不敢偎,走去溪底擋風沙。
﹝大意﹞我見「郎」情怯,不敢單獨跟你在一起,只得到溪底偷望着你在田裡工作,而飽受風沙之苦。

含笑過晝香芎蕉,手捾菜籃挽茶葉;
驚父驚母不敢叫,假意呼鷄嘩獵鳶。
﹝大意﹞我在茶園工作時看見你走過來,想叫你,恐怕父母聽到,只好假裝一會兒趕鷄回籠,一會兒趕走捕捉雛鷄的老鷹,來引起你的注意。
﹝詞解﹞含笑:花名,又稱含笑梅。晝:音鬪,中午,過午為午後。芎蕉:香蕉。呼:音箍,呼叫使之聚集。嘩:音ㄏㄨㄚˋ,大聲嘩叫。獵鳶:老鷹。

糙米舂來白米心,舊年想妹到如今;
前日佮妹來相見,才知小妹情意深。
﹝大意﹞我經年累月的為妳相思,卻不知妳和我一樣,情意是如此的深遠。
﹝詞解﹞舂:搗米。

2011年2月11日 星期五

黃玉階與斷髮、天然足運動


1900年天然足成立大會紀念照,黃玉階位於前排左六
1911年的今天(2月11日),稻江漢醫、大稻埕區長黃玉階與《台灣日日新報》記者謝汝銓聯合發起「斷髮不改裝會」,斷髮,指剪去清朝時代的辮髮,因為購置洋服將增加經濟負擔,所以暫不改裝。
斷髮大會在台北的大稻埕公學校(今太平國小)舉行,100多人和30名學生集體斷髮,數十名日、台官紳到場觀禮。
繼台北之後,各地興起類似的組織活動,一年內,街庄長、公學校教師、紳商等中上流人士和學生,大多已斷髮。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台灣百人傳

《台灣百人傳》第一冊,封面圖像為1926年台灣議會設置請願團在新竹車站前的紀念照。
 ﹝自序﹞
1997年9月,《People》(時人雜誌)國際中文版以「再見!台灣再見!」發行最後一期之後,終於休刊。《People》中文版創刊於1993年1月,總共累積了57期,我從「試刊號」即發表「台灣百人傳」系列文章。「台灣百人傳」是《People》一個叫好不叫座的重要專欄,長期在《People》以文字示人的我,也在最後一期的〈台灣第一的家〉一文中,以「癡人」的面貌被介紹出來。這篇文章顯然對我有諸多過譽之處,只因我曾出版《台灣第一》一書。
〈永恆的台灣人〉是我在《People》告別之作,此文原來的副題是「一百年前和五十年前的台灣人」,乃主編鄭林鐘特別邀請的特稿,應該算是「台灣百人傳」的「外一章」作品。當年是1995年,很明顯的,它是為一百年前的1895年,日本政府占領台灣,1945年,國民政府統治台灣而寫的「紀念文」。我特意找出這篇文章做為代序,原因之一是本書的傳主都是《People》「台灣百人傳」的人物,而且也算對「時代背景、時代意義、時代真實」做一個「告白」。
「台灣百人傳」會在《People》暫停,在此我有必要做點聲明,乃因彼時我正在撰寫「台灣醫療史」。其實,我的資料蒐集已有「百人」的建檔,卻在《People》最後幾期留白,不無遺憾。
遲遲未將這些稿件集結成書,當然是自覺仍待努力,而今心岱小姐一再催促,盛情難卻,乃重拾舊稿,再加修正。深信藉此將「台灣人」成誌顯影,必能改寫《People》的告別標語「再見!台灣再見!」的「過去式」,成為「現代式」或「未來式」,畢竟台灣是可以再見(呈現)的!

2011年1月31日 星期一

三工早,重一工;三冬早,重一冬

新年到,在此以「三工早,重一工;三冬早,重一冬」,與大家相勉勵,日日勤勞充實,年年順遂平安。

這句俗諺的意思是說:「早起幹活三天,就多賺得了一天;三年起來得早,就等於多做了一年的活。」
﹝詞解﹞工:天,三工,即三天。
                重:賺得、增多,剩餘的意思。
                冬:年。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都是鼓勵我們「黎明即起」的嘉言;在老年人的心目中,睡懶覺是一種蹧蹋,因此每天得和「日頭」(太陽)比賽,看誰起來得早,「透早就出門,行到田中央」,不是去呼吸新鮮空氣,而是「做穡」(幹活),多做一刻鐘,必能多一刻鐘的成績來;汩汩而流的汗泉是不欺人的;三日「重一工」、三年「重一冬」的理念,因而產生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勤勞生活。

2011年1月30日 星期日

台灣非武裝抗日的首次外交戰──第一次台灣議會設置請願

今年是議會設置運動90周年,也是台灣文化協會90周年。

1921年的今天(1月30日),由林獻堂領銜,台灣新民會、日本留學生等178人連署,經貴族院江原素六、眾議院田川大吉郎為介紹人,向第44屆日本帝國議會貴族院、眾議院兩院提出請願書,要求設置台灣議會、民選台灣議員。

1923年第3次議會設置請願活動抵達東京火車站時,新民會與台灣留學生前往聲援的情景。當時,「台灣第一位飛行員」謝文達駕駛「台北號」飛機,在東京上空投擲傳單助陣。
爭民權,是台灣議會設置運動的基本精神,肇因於日本在台實施的六三法、三一法,讓台灣總督有權制定法律,成為集行政、立法、司法大權於一身的台灣土皇帝,台灣人全無置喙餘地,任其宰制。

1918年,林獻堂等人在東京成立「六三法撤廢期成同盟」,要求撤廢六三法,取消總督的特別立法制,但因為容易和日人的「內地延長主義」混淆,便轉變為「台灣議會設置運動」。

2011年1月28日 星期五

西螺大橋通車紀念戳


昔日濁水溪除鐵道橋外,並無大型橋樑可供人車通行,1936年,地方人士組成「濁水溪人道橋架設期成同盟會」,向台灣總督府陳情建橋。翌年,即1937年動工,但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後續工程受戰局影響而被迫停工,只剩橋墩孤立在溪上。

台灣光復後,經過「西螺大橋續建委員會」的奔走,終於在1950年由台灣省政府交通處、公路局籌建,由美援會商請美國經濟合作總署資助鋼料,但是,原本預期當年秋天抵達的鋼材,因韓戰(1950.6.25-1953.7.27)關係,於1952年才分批抵達,並於該年底完工;1953年的1月28日,「遠東最長公路大橋通車典禮」盛大舉行。

2011年1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醫療史──以台大醫院為主軸


《台灣醫療史》封面,大圖為日本時代台中州霧社的原住民孩童接受齒科治療,左上小圖由上而下依序為:馬偕宣教時為民眾拔牙、創設台灣第一家私立婦產科醫院(1920年創立)的高敬遠醫師於1917年擔任醫官時檢查病患的情景、1960年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援設立的「牛奶站」發放奶品情景。
﹝自序﹞

一九九三年,我為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撰寫「台灣先賢先烈專輯」的第一本書《韓石泉傳》問世之後,韓石泉哲嗣韓良誠、韓良俊昆仲即建議我再接再厲,執筆寫出台灣第一本的「台灣醫學史」——其實當時我正想加快速度,把已經寫作有年的《台灣歌謠傳》趕完。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在韓良誠醫師力薦之下,經戴東原院長允諾,我進駐了台大醫院東址大樓02—64的一間小研究室,「無業遊民」突然之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辦公室,欣喜之情,可以想見,唯一缺憾的是它沒有一扇窗戶,可以調適工作疲憊的視力。

當初的計劃,是以一年的時間,完成一部以台大醫院為主軸的《台灣醫療史》,之所以會捨去用《台灣醫學史》之名,當然是諸多學術領域的探討,我沒有能力介入;其實作業之前,我對醫療知識,也是一張白紙,要以有限的「史學」知識,去建構一部醫學歷史,自然困難重重,所以每天窩在小空間的研究室,總是抱著惶恐的心情;「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堪以比擬我盡力收蒐資料的用心。

我在一九九五年年底,依照原計劃完成了三十萬言的初稿,上半年也為台大醫院慶祝一○○週年院慶所編撰的兩本紀念集:《台大醫院壹百年》、《台大醫院百年懷舊》,盡些綿力。

《台灣醫療史》這部著作,最早的安排是在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日出版,但卻因故延誤了下來;還好,《台灣鳥瞰圖》一書的出版,沒有使我在這一年的個人「寫作年表」上留下了空白!

2011年1月24日 星期一

大稻埕逍遙遊──台北文化搖籃地采風

《大稻埕逍遙遊》中文版第三版
﹝先踏話頭﹞(引言)
「柔媚的綠色的淡水河!
  歡躍的藍色的淡水河!
  美麗的金色的淡水河!
  潔淨的銀色的淡水河!」
國小四年級「靜靜的淡水河」所描寫的台北市母河,
是曾與我們共存共榮的河流,
記憶中的淡水河,
歷史上的淡水河,
舟楫往來的景況消失後,
它所孕育的大稻埕,
竟難再有「茶香歲月」的榮光,
變成了記憶中、歷史上的社區,
俟河清之日,
大稻埕也能夠再「重現江湖」,
「年貨大街」將不只是在歲末年尾,
而是日日年年的「鬧熱滾滾」!

﹝序﹞為〈大稻埕逍遙遊〉第三版而寫,2007.2.24
我和大稻埕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