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


1934年「台北市大觀」鳥瞰圖局部,下方中央的「御遺跡地」指的就是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駐營之地。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是1895年率領日軍攻台的近衛師團團長,於該年1028日病逝台南,後來被日本人奉為「台灣平定之神」、「帝國南方鎮護大神」,1897年著手興建、1901年落成的台灣神社(今圓山飯店舊址),主要就是為了奉祀能久親王而建,而他從東北角鹽寮登陸一路南下到台南在各地的宿營履跡之處,也都先後立碑建館,並指定為史蹟。
能久親王紀念碑位於現今台北市的只有一處,就是現今中山堂廣場國父孫中山塑像的原基地,這一帶是清代的布政使衙門,能久親王在189567月間在此駐營;所謂「御遺跡」,係指其住宿之木構平房,後來建物傾倒,以木標標示,後改設紀念碑,由台北公會堂設計監造者──井手薰等建築師設計。

1935年今日(528日),舉行紀念碑破土儀式,全稱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駐營之址」,儀式由台灣神社的社官主持儀典,總務長官、臺灣軍參謀奉奠,其他還有辜顯榮、「民間總督」三好德三郎和臺北市協議會員共一百餘人參加;108日,舉行揭幕典禮。
在日本時代指定的史蹟、天然紀念物(指地景生態、動植物等)中,占最多的就是能久親王的各處遺跡,19331126日,共指定14件,紀念能久親王者,除台北市這處外,還包括鹽寮、八卦山。1935125日指定的60件中,全台各地的能久親王「遺跡」,全部納入指定,達34件。
光復後,日本時代的「造神」紀念物,隨之改朝換代,絕大多數被毀,中山堂前的能久親王紀念碑,則改為雕塑家蒲添生所塑的國父銅像。
國父銅像係於19461月由臺灣省黨部委託蒲添生設計製作,放置地點曾考慮在西門憲兵隊前(大約位置為現今遠百前空地),後來決定在中山堂前的現址樹立,19491010日揭幕。基座即原先能久親王紀念碑的基座,柱身則為西門圓環的祝辰已長官塑像之柱身,但原本柱身底部的水牛雕飾今已不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