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台灣博物館竣工

日本時代的新公園與總督府博物館照片彩繪風景明信片。
1915年的今天(4月18日),台北的總督府博物館舉行竣工典禮。

台灣第一家公共博物館是1902年設於台南的教育博物館,第一家大型的現代化博物館,則是1908年創設的總督府博物館,即現今國立台灣博物館前身。

總督府博物館創立於1908年5月24日,為「台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博物館」,館舍設於原先的彩票局。該年,台灣在明治年代最重要的公共建設──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開通,日人盛大舉行慶祝活動,博物館於鐵路通車大典(於台中公園舉行)的10月24日正式開館;1915年,遷移至位於台北公園(新公園,今台北228紀念公園)的新館舍,原建物轉為總督府圖書館(今台灣圖書館前身)所用,日據末期,燬於美軍轟炸,現址為國防部博愛大樓。

座落於新公園的博物館新館,係為了紀念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任期為1898-1906年)及其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而興建。1906年4月,兒玉總督卸任,7月逝世;9月,後藤新平轉任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總裁,台灣各界官民為其舉行盛大的送別會,會中決議興建紀念兒玉源太郎和後藤新平治績的建築物。

1913年4月,博物館新館選在台北公園北側開始興建;這一帶原為清代台北城天后宮所在地,地方官吏每逢朔望都來此行香祭拜,劉銘傳夫人壽誕、唐景崧母親華誕,都曾在這裡慶祝,並召福州祥昇班官音來台,於前殿大舞台演唱,以娛官民。

日據之後,台北城內的清代各官署被充做日人機關,天后宮充作辨務署、醫學校講堂之用。1900至1910年代,日人在台北城內大興土木,拆除前清舊跡,一座座西方建築古典式樣的官署、醫院、學校、銀行,以威權的姿態,林立城內。1910至12年,台灣連年強颱侵襲,天后宮因毀損而被拆除,石柱腳散布在公園各處,遺址附近一帶改建博物館新館舍,動員台灣各界捐款。

1915年3月,博物館竣工,於4月18日舉行竣工典禮,官紳各界人士共六百多人與會,會中,辜顯榮代表台灣人致賀詞。1915年為日人據台第二十年,日人大肆慶祝「始政二十年紀念展覽會」,剛落成的博物館,即做為五大展覽會場之一,展出「南洋物產展覽會」。8月20日,正式開館。

因為是兒玉、後藤紀念建築,博物館大廳兩側壁龕立有二人的塑像,公園內也先後興建雕像。館內包含歷史、動植物、原住民、南洋及地質礦物等四大展示區,除常態展示外,也是始政30、40年等大展覽會的展場之一,歷年還有素人畫展、產業展、「七星畫壇」第一回聯展、發明品展、蛇製品藝術展、台灣水彩畫展、英、德、義海報展、戰爭歷史繪展、認識海南島展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