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竣工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於1934年竣工,至明年2014年將滿八十年,圖為引水橋施工情景。

日月潭原為天然湖,附近一帶昔稱水沙連或水沙簾。1919年,以興建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為主要任務的「台灣電力株式會社」(今台電前身)成立,規劃以4,800萬元經費,開工興建壩堤,蓄水發電。

工程進行了二年多,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1922年停工。1923年原本決定復工,卻又碰上日本的關東大地震,資金挹注受挫。1928年再度決定復工,經由美國水利專家研擬工程報告書,又向美國摩根財團申貸,經費募齊後在19311125復工。

193463日,第一發電所(門牌潭發電所,今大觀發電廠)完工;718日通水;730日送電;而於「台灣神社祭」的1028日,在台北市的鐵道飯店(現址為新光三越大樓與前大亞百貨)舉行竣工典禮,中川健藏總督率同官民五百餘人與會,慶祝這歷經16年興衰的水力發電工程終於完工。


耗費6,400餘萬元的日月潭電廠,是日本時代規模最大的電力建設。1919年最初的發電預計量為全台總發電量的13倍,1934年完工後是兩倍,利用水位落差發電,最大效能10萬千瓦,為台灣電力系統的中樞。193712月,第二發電所(水裡坑發電所,今鉅工發電廠)竣工啟用。台電以低價吸引日商來台投資,是台灣重化工業的推手,更是二戰時期軍需工業政策的基礎。

日月潭在第一發電所竣工後,湖面增寬了三分之二,水深亦由六公尺增加了4.5倍,湖面更形壯觀,然而,原先在湖域附近居住的「水社化蕃」邵族及漢人聚落,卻隨著築堤工程沒入湖中,居民被迫遷移,近年來日月潭水位下降,部分遺址田舍浮出水面。而完工當年在日月潭湖畔種植的一千棵霧社櫻,也讓「台灣八景」日月潭更具觀光價值,至今依然。
◎資料取自《台灣記事》《認識台灣:回味1895-20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