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6年4月3日 星期日

台北橋 之一

1920年通車的台北橋外觀,橋額「台北橋」為日本書法名家深谷蘇堂所書。
1920年今日(4月3日),日本時代第一代台北橋舉行通車典禮。

台北橋的興建起源於清末劉銘傳主政台灣時代的鐵道建設,台灣第一條鐵路是在1887年動工,僅修築基隆至新竹段,此段鐵路的路線是由「大稻埕火車票房」為起點,北上行至基隆,南下行抵新竹;火車南行,經大稻埕往三重埔、新莊直行,過龜山而到桃園,再往新竹前行;因此必需興建跨過淡水河的橋樑。

這座木造鐵路橋耗費7萬餘元,於1889年8月竣工,橋長約450公尺(各文獻資料不盡相同),橋上鐵軌兩側設有人行道,彼時為河航貿易時代,大稻埕商業繁盛,與淡水往來之船舶頻繁,因此大橋右端為可開關的鐵製迴轉橋,讓船通行。

日本時代之後,日人稱此橋為「淡水橋」。1896年,日本漢詩人土居香國寫有「台北八景」,其中〈鐵橋夕照〉如下:
鐵橋高架大於虹,驀地火輪颷捲風;
十丈黑煙搖不定,夕陽界斷一川中。

因歷年風災水患屢屢重創淡水橋,導致交通斷絕,歷次修繕,亦不敵水患,橋體流失,再加上大橋對岸海山口一帶河岸逐漸陷落,日人遂更改鐵道路線,不再由大稻埕、新莊南下,改由艋舺、枋橋(今板橋)南下;西部縱貫鐵路於1908年通車。

很長一段時間,大稻埕到河對岸的新莊、三重埔,必須從大橋頭渡船場搭船越河,雖有建橋之議,但遲至1918年始定案,著手測量、興建,因預算關係,為木造橋,耗費30萬元,於1920年竣工,命名「台北橋」。

通車典禮日,特別選在日本「神武天皇祭」的4月3日盛大舉行,率先過橋的,除了神官、官民代表,還包括內地人(指日本人)、台灣人各一家三代父、子、孫夫婦,共六組人。

台北橋通車後,每日平均上千人通行,大橋頭一帶商肆頗為熱鬧。然而,該年9月,一場大颱風重創台灣西部,通車僅五個月的台北橋付諸洪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