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台灣第一劇場的賀年明信片,時值戰爭年代,賀卡開頭的「長期建設」、「興亞」與「皇紀二千六百年」的日本紀年(紅框線標示),都是皇民化運動、戰爭動員的軌跡。可容納近二千人的第一劇場,在戰爭期間時常被動員當作國防宣傳活動的場地。 |
台北市延平北路二段、保安街的正對面,昔日有一家「台灣第一劇場」,這家座落於太平町五丁目、樓高四層的豪華劇院,於1935年今日(10月5日)舉行盛大的開館典禮。
台灣第一劇場的興建,係因應該年舉辦之迄2010年花博為止台灣最大的博覽會──「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原本預定在6月17日的「始政紀念日」開館,但工程延宕,最後終於趕在博覽會開幕(10月10日,11月28日閉幕)之前開館。
第一劇場投資者為大稻埕大茶商陳天來,早在1924年即投資永樂座劇院,第一劇場的社長為其子陳清波。
台灣第一劇場的興建,係因應該年舉辦之迄2010年花博為止台灣最大的博覽會──「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原本預定在6月17日的「始政紀念日」開館,但工程延宕,最後終於趕在博覽會開幕(10月10日,11月28日閉幕)之前開館。
第一劇場投資者為大稻埕大茶商陳天來,早在1924年即投資永樂座劇院,第一劇場的社長為其子陳清波。
第一劇場總經費達15萬餘元,建物與內裝,均極講究,有「本島唯一的綜合娛樂殿堂」之譽,戲院舞台寬闊,三層樓的座位,可容納近二千人;相關設施方面,一樓設有知名的森永糖果直營店面,二、三樓為第一咖啡店,四樓則是第一舞廳。
10月5日下午二時舉行的第一劇場開館典禮,招待約一千名官民,開幕首演由上海「小三麻子」京劇班登台獻藝。小三麻子班是應台灣博覽會大稻埕演藝館之邀來台演出,博覽會期間,亦時常在第一劇場表演。
第一劇場北側巷內另有一家戲院「太平館」,比第一劇場稍早開館,在1934年12月開業,戲院座位有一千多個,當時號稱大稻埕「映畫新殿堂」;光復後先後改名「文化戲院」、「國泰戲院」。其他的大稻埕戲院尚有1923年初開業的台灣奇麗馬館(台灣劇場),1926年被西門町的世界館系劇院收購,成為「第三世界館」;光復後為「大光明戲院」。
五十幾年歷史的第一劇場,曾是大稻埕人的休閒娛樂之所,但在時代潮流下,最後仍難逃被拆除的命運。
真讚,感謝分享!
回覆刪除謝謝!
刪除第一劇場是我童年的記憶 我讀太平國小 上下學都要經過 延平北路 店家玻璃櫥窗 好漂亮的珍珠偶人 都讓我下課後流連忘返 回家都挨罵
回覆刪除謝謝您分享美好的記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