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

1931年黃土水遺作展的展品目錄摺頁(局部)。
1931年的今天(5月9日),黃土水遺作展在總督府舊廳舍(今台北市中山堂舊址)開展。

黃土水是台灣第一位掙脫傳統雕塑技法、接納西洋美理念的雕塑家,也是台灣留學研習雕塑藝術的第一人,他於台灣割日的1895 年7月3日出生,生於艋舺,長於大稻埕,由於家庭困苦,就學較遲,17歲才小學畢業,而後考進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制為台北師範學校;今台北市立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20歲那年,校長志保田認為他是個可以造就的雕塑人才,乃替他爭取了赴日公費留學。

黃土水在名師雲集的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研習雕塑,和西畫的劉錦堂是台灣留日研習西洋近代美術的先驅。他先後在高村光雲、朝倉文夫兩位大師指導下砥礪藝能,技法大進。

1919年,黃土水以新進藝術家之姿,送選二件女性雕像參加「文展」(文部省美術展覽會之簡稱,後改由日本帝國美術院主辦,簡稱帝展),入圍初審、複審,雖未能入決審,當時報載「其妙技,已為美術界大家所公認」。


翌年,1920年,以泥塑翻製石膏的「蕃童(山童吹笛)」入選帝展,時年25歲,為台灣第一位獲得「帝展」殊榮的藝術家,1921、1922、1924年又分別以「甘露水」(大理石雕刻)、「擺姿勢的女人」(泥塑翻石膏)、「郊外」連續入選帝展(1923年停辦),奠定了他在藝壇上的不朽地位,時稱「本島唯一之雕刻家」。

台灣的水牛是黃土水藝術創作表現得最完美的題材之一,拖著龐大身軀,忍辱負重,為鄉人賣命的水牛,具體而微的象徵了鄉人敦篤知命的精神,難怪他傾盡心力為牛立「像」,「歸途」、「郊外」、「水牛群像」,在他靈巧的手下,一隻一隻的水牛,是那麼的富有靈性與生命力。

除了帝展的榮耀之外,1922年,東京舉辦「平和紀念東京博覽會」,是日本在第一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舉辦的最大規模博覽會,台灣以「台灣館」形式參展,當時黃土水的一件女性裸像作品,為展品之一。

1923年,裕仁皇太子來台巡視,黃土水曾獲單獨接見。該年,29歲的黃土水與台灣新文學運動先驅廖漢臣的姊姊廖秋桂結婚,並在日本東京下池袋町買下一所約50坪的日式房舍做為住家與工作室。由於其名望獲得公認,台灣仕紳、高官、總督和日本皇族、高官紛紛找他「留像」,使他得以換得「生活資源」,持續創作。

1930年,黃土水36歲,完成了嘔心瀝血之作──「水牛群像」(南國),然天妒英才,該年12月21日以腹膜炎併發症,延醫無效,病逝東京,骨灰後由遺孀黃廖秋桂攜回台灣,葬於三板橋墓地(今林森公園、康樂公園一帶)。

黃土水逝世第二年(1931年)2月,昔日曾推薦他的校長志保田校長,發起建議將黃土水在東京的遺作運歸台灣,「使其生命永留台灣」。後來,台北帝國大學(今台大前身)總長(即校長)幣原坦、《台灣日日新報》社長河村徹,以及顏國年、許丙、郭延俊等各界名流發起了「彫刻家故黃土水君遺作品展覽會」,於該年5月9、10日展出兩天,展品除了台灣各界人士藏品外,也包括了他原在日本東京近郊下池袋工作室的作品原型、銅模與木刻。

黃土水曾在1927年11月5、6日,在台北博物館(今台灣博物館前身)舉行個展,26、27日,移往基隆公會堂展出,這兩次的展品,大約20件左右,1931年遺作展除了「久邇宮家御下賜銀盃」及「總裁宮御下賜聖德太子奉讚展入選賞」兩件「光榮紀念品」外,共展出作品、石膏原型80件,創作年代最早的是1914年還在國語學校念書時所做的木雕觀音像。

遺作展中,最令人震撼的作品當屬黃土水辭世前的最後創作──「水牛群像」浮雕,這也是他畢生最大的作品,長555公分、高250公分,台灣日日新報社漢文主編、「瀛社」(詩社)社長魏清德曾題下如此說明:
「此一巨作,長十八台尺、高九台尺。畫面浮刻盛夏之芭蕉園,清風徐來,綠葉招展,五隻水牛交頭接尾於綠茵之上,兩個裸體牧童,天真爛漫,一騎牛背,手持竹笠,笠上置一竹笠,腳下水牛,一無所覺;俯首咀嚼綠草,一立牛側,以手撫水牛,水牛眼呈喜色,伸長其頸,任其所為。畫中詩趣橫溢,構成一幅幽閒靜穆之南國風景。」

《台灣教育》雜誌亦為文推崇:「以黃氏生前之業績而論,固然足以推崇為斯界之麒麟兒,如更假以歲月,定可見其進而為世界的藝術家。」

「水牛群像」保存在台灣日日新報社,1936年,台北公會堂落成,黃廖秋桂將其捐贈公會堂永久陳列,並於1937年2月7日,在黃土水墓前舉行「遺作寄附(捐贈)奉告祭」。此後,「水牛群像」歷經改朝換代,仍安置在台北市中山堂南側二樓與三樓石階前的中央壁上,是惟一能在公共場所欣賞的黃土水巨構。


1979年,《雄獅美術》雜誌製作「黃土水專輯」,除了呼籲於第二年(1980年)舉行「黃土水逝世五十週年紀念展」(可惜因作品分散各處,且屬私人珍藏,而未果),還敦請各界注意「水牛群像」僅是塗上一層褐銅色土漆的石膏作品,經不住歲月侵蝕,應儘速搶救,不能坐視此「文化資產」自然毀損。1982年,文建會終撥出80萬元經費,將之翻銅,陳列於台北市立美術館的作品,即是當時翻銅的作品之一。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