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永明台語詩徵求作曲者,歡迎來作曲。

2014年12月16日 星期二

「九大建設」宣布

「三版九項建設郵票」上、下輯首日封上的圖案,上輯為:南北高速公路、桃園國際機場、高雄造船廠、北迴鐵路,下輯為:大煉鋼廠、蘇澳港、石油化學工業、台中港、鐵路電氣化;這九大建設,加上1977年竣工的核能發電廠,合起來就是「十大建設」。九項建設的郵票共發行三版,最早是1974年10月31日發行,稱「九項建設普通郵票」;二版發行於1976年9月22日,三版發行於1977年4月25日。
1973年今日(12月16日),「九大建設」計畫宣布。

在台灣開始走向出口與貿易之際,國內的基礎建設明顯不足,使得整體產業的基本動能明顯不足。對外,又適逢以阿戰爭所引起的石油危機,各國經濟均受打擊,倚重出口導向的台灣更是受創嚴重。有鑑於國內外政經情勢,1973年12月16日,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在院會中提出「九項建設」計畫,預計於五年內完成九項國家重大建設,包括:

南北高速公路(480億元,1971.8-1978.10)、

桃園國際機場(103億元,1974.9-1979.2)、
北迴鐵路(64 億元,1973.12-1980.2)、
鐵路電氣化(224 億元,1969.1-1979.7)、
台中港(55億元,1973.10-1976.10)、
蘇澳港(79億元,1974.7-1981.6)、
石油化學工業(204億元,1974.4-1976.12)、
大煉鋼廠(369 億元,1971.11-1977.6)、
高雄造船廠(84 億元,1973.7-1976.11);
後來,為求「十全十美」,再加上核能發電廠(285億元,1970.12-1977.11),遂成為「十項國家建設」,即「十大建設」。

十大建設中,前六項為交通建設,可說是光復後首度大規模的公共建設,目的在於消除當時重大基本設施不足的瓶頸,藉以提高經濟活動的效力。後四項則為重石化及能源工業,希望改善台灣原有的產業結構,提昇經濟發展的層次。

時值世界性經濟衰退,政府卻要耗資千億元來大舉建設,在面對外界種種質疑時,蔣經國表示:「這些建設今日不做,明天就會後悔」。

隨著十大建設陸續完工,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從1974年的1.1%,到1975年的4.2%、1976年的13.5%;工業成長率亦從1974年的-4.5%,到1975年的8.5%、1976年的24.4%。果然讓台灣整體經濟競爭力向上攀升,締造經濟上的「台灣奇蹟」。

最早使用的十大建設工程為高速公路三重、中壢段,這段全長30.1公里的高速公路,係於1974年7月29日凌晨通車。最後完工者,則為北迴鐵路,北起蘇澳南聖湖站、南迄花蓮新站,全長共 82.3公里,於1980年2月1日舉行通車典禮,十大建設就此宣告全部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