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嘉矩親函的「台灣島」地圖明信片,內容中譯如下:「敬啟者 見您一切安好,深感喜悅之情。今年春天在大阪拓殖博覽會(*1913年4月至6月間舉行)見到您的大作陳列,甚感欽羨不已。日前經由菅野的介紹,有幸拜領大作,感謝您的盛情厚意,我會將大作長置書桌,做為良師,敬讀學習,謹以此函,敬申謝忱。敬上」 |
1925年今日(9月30日),《台灣文化志》作者伊能嘉矩病逝,享年59歲。「台灣研究」在日據時期,雖然不少是統治階級為著「知己知彼」而整理、編集,但是從傳世的不少日本學者所著有關台灣的書籍觀之,可說成績豐碩,而且我們也必需承認這些嘔心瀝血之作的永恆價值,伊能嘉矩是其中可歌可頌的人物之一。
伊能嘉矩,字朋卿,又字梅陰,號蕉鹿夢,堂號為梅月堂;生於1867年,世代書香,小時候從祖父學習漢學;19歲遊學東京,入斯文黌及二松學舍,後被推薦進入岩平縣立師範學校,因1889年2月11日憲法公布之日,發生了宿舍騷動事件,他被指為是主謀人物,遭受退學。失學後,投身報界,開始記者生涯,曾擔任東京每日新聞社助理編輯及日本新聞編輯長。
1895年6月,日本宣布統治台灣,領台施政的5個月後,29歲的伊能嘉矩以台灣總督府囑託身分來台,他渡海過台灣前,發表一篇文章〈我的赤誠之心,謹告知前輩諸君子〉,展開對研究台灣的志業「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