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

台中一中同盟罷課事件

台中一中校友會為了平息校方對罷課事件的嚴厲處分,而召集校友舉行協商會議的公告,於5月16日在台中公會堂舉行,會中決議學校當局使事態惡化,應負責任,應讓全部學生復學。

日據時期的學潮事件,雖為民族運動史上的小漣漪,但台籍學生「對日籍學生的優越感和學校當局的歧視,發生反抗的風氣。」自有其影響層面;「台中一中罷課事件」是當代「學生自覺」運動之一。

台中一中的學寮(學生宿舍)雇有「炊夫長」中村,為學生準備伙食,中村的太太原來在外租屋,舍監為同情他們夫妻,減輕其負擔,容許她帶著四、五個子女住進宿舍,中村的妻子脾氣不好,而且子女經常吵鬧不休,因此常和學生衝突。

1927年今日(4月29日),中村的妻子明知栗粉內有老鼠屎不能吃,竟然裝不知道,一位台籍炊夫發現了,告訴學生,菜內有老鼠屎不能吃。學生群情憤怒,要求舍監處理此事,日籍舍監置之不理,當舍長、寮長的五年級住校生乃連署向下村校長提出辭書,表示不願再負責校舍自治事務,結果校長不但立刻批准,而且還召集全部住校生訓話,要求務必遵守三項規定:
    一、本日起停止宿舍的自治。
    二、不問任何理由,停止學生的發言權。
    三、以後住校生必得絕對服從舍監。

2019年4月24日 星期三

「蓬萊米」的誕生

日本時代推廣蓬萊米政策下,各地都有蓬萊米原種田;蓬萊米最早是在竹子湖試種成功,竹子湖也因此而被視為「蓬萊米發祥地」,箭頭所指為1935年「大台北鳥瞰圖」上的竹子湖「原種田」,下方建物為1928年3月8日落成啟用之「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建物於2009年指定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現為「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地圖取自《台灣鳥瞰圖》)

1926年今日(4月24日),在台北鐵道旅館舉行的第九屆「大日本米穀大會」,宣布台灣產的「內地種米」,由伊澤多喜總督命名為「蓬萊米」。

米是台灣主要農產品之一,清代時「所出之米,一年豐收,足供四、五年之用。」日本據台,因鑒於其國產米,不敷供養其國人,即擬定以台灣米填飽其國人口腹之政策;台灣產的細長形、比較不黏的秈米,日本人吃不慣,他們以「在來米」(本地米)稱之。

「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地政策,日閥就是希望在台灣建立起他們的「米倉」,因此如何在比日本緯度低、溫度高、日照時間長的台灣,培植合於「大和民族」口味的日本米,是日本人興致勃勃努力的目標。

最早在1895年日本據台當年(亦有1896年的說法),台灣總督府殖產部長橋口文藏在台北城內的水田(位置在後來的民政長官官邸前,現為凱達格蘭大道廣場之部分)試種日本米,日本人稱之為在台農事試驗的濫觴。1897年起,台北農事試驗場引進多個日本稻種進行培育,1906年,台中廳下也開始進行培育,因為氣候因素,效果不佳。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日本時代「台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1

《台灣民報》創刊號封面,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包括〈中華之將來〉、〈二十一條日華協約歷史〉、〈國際聯盟的使命〉、〈新聞與社會之關係〉、〈婦人參政權運動〉、〈田總督訪問記〉、〈帝國議會大事記〉、〈製糖株之將來〉、〈中國留日學生的大示威〉、〈喜劇 終身大事〉、〈關於擇婚之常識〉、〈設立白話文研究會宣言〉等文章。

1923年今日(4月15日),《台灣民報》在東京創刊,這份並非日刊的「報紙」,有「台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台灣人的喉舌」之稱。

《台灣民報》的創立,源於1920年,新民會創辦《台灣青年》雜誌,為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第一本宣傳刊物;1922年改名《台灣》雜誌,先覺者深以為有發展成為報紙的需要,以加強報導時事,乃決定創辦《台灣民報》,在《台灣》雜誌第4卷第3期曾作預告:

「一個大大的台灣,有三百六十萬的同胞,實在沒有一個代表我們的言論機關,使世間的人,幾乎不知天下有個台灣。你道可愧不可愧呢?……所以自四月一日起,欲發行一種半月刊,名叫《台灣民報》(The Taiwan Minpao),目的是要普遍,使男女老少均知。所以用平易的漢文,或是通俗白話,介紹世界的事情、批評時事,報導學界的動靜,內外的經濟、株式(股票)糖米的行情、提倡文藝、指導社會,連絡家庭與學校等:與本誌並行,啟發台灣的文化,對我們將來,實在大有可為呢!」

《台灣民報》較預告遲了 15 天,亦即在 1923 年4月15日發行了創刊號,蔡鐵生(惠如)以下列「慶祝的話」來祝《台灣民報》創刊,以較大鉛字排出:

民報答民情,民權任你評;
民心真未死,民族自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