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1日 星期六

圓山兒童遊園地開幕

1940年圓山遊園地的飛行塔,坐在飛機造型座位上的是台北帝大醫專部學生,學生手裡拿著納粹的卐字旗,可能是慶祝該年日、德、義成立同盟(即軸心國)時期所攝。

1938年今日(7月21日),「圓山兒童遊園地」開幕。

鄰接圓山動物園的圓山兒童遊園地亦通稱「圓山遊園地」,最早在1934年4月,已設立附屬於動物園的兒童遊園場,有砂池、溜滑梯、攀木、蹺蹺板、迴轉塔等運動與娛樂設施。

在此之前,台北新公園(今二二八和平公園)於1927年設置鞦韆、溜滑梯等簡易兒童遊樂設施,也稱「兒童遊園地」。1935年台灣20世紀最大博覽會──始政40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第二會場設在新公園,增設類似「輻射飛椅」的「迴轉飛行塔」,是博覽會期間「兒童之國」的人氣設施。

1930年代中期,嘉義、新竹、台中各城市先後設立「兒童遊園地」,承續1934年設施的台北圓山兒童遊園地,則是在1937年7月10動工,總經費6萬8千餘元,主要來自台北市本町「盛進商行」老闆中辻喜次郞於1936年捐贈做為社會事業用途的5萬元。

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我敬愛的青年同胞,一同起來

《台灣青年》創刊號書影與創始成員,右上角依逆時針方向分別為:林獻堂、蔡惠如、彭華英、徐慶祥、蔡培火、林呈祿、林仲澍、王敏川。

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第一本宣傳刊物──《台灣青年》,於 1920年今日(7月16日)創刊,為「新民會」發行的機關雜誌。

新民會係由林獻堂、蔡惠如和台灣留日學生等20多人,在當年1月11日於東京蔡惠如寓所成立,是1918年 「啟發會」解散後由林呈祿發起的青年組織。會名依林呈祿的說法是取《禮記》大學篇「作新民」之義,但也有可能是受到曾經訪台的梁啟超「新民思想」的啟迪。在成立大會上,會員推舉林獻堂為會長、蔡惠如為副會長、黃呈聰及蔡式榖為幹事,會員為東京專校、大學學生和畢業生,許多人日後都成為台灣非武裝抗日運動的重要角色。

《台灣青年》的創刊,蔡惠如及台灣企業家辜顯榮、林熊徵、顏雲年等人均出資贊助。社址位於東京麴町區飯田町,編輯為留日的彭華英、王敏川、林呈祿、蔡惠如、蔡培火等人,由蔡培火擔任編輯主任。

發刊辭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興起的民主主義潮流,來激勵讀者大眾:「瞧!國際聯盟的成立、 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等,……台灣的青年!高砂的健兒! 我人還可靜默著不奮起嗎?……我敬愛的青年同胞,一同起來,一同進行罷!」(「卷頭辭」原係日文,中譯文則於五年後的1925年8月26日刊於《台灣民報》67號)

2018年7月7日 星期六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


日據後期,為籌募戰費,日本政府動員民眾購買各種「報國」、「愛國」名目的債券、儲蓄券、儲蓄保險,其中,「支那事變報國債券」於1937年11月首度發售,圖為1941年發行的第八次「支那事變報國債券」。
1937年今日(7月7日),日軍啟釁,發動「七七事變」(日本稱「支那事變」),中日第二次戰爭「正式」開戰;日閥雖揚言征服中國,不需費太多時間,但是必然知道這是一場長期戰爭;當時的台灣人不僅對中日戰爭感到「立場尷尬」,日本人也急需知道「支那血統」的台灣人倒底「偏袒」那一方?

7月11日,台灣總督府及「台灣軍司令部」各發表強硬聲明,並對台灣人發出戰時警告。3日後,台灣軍司令部參謀長再對台灣人發出非常警告:嚴禁不能發生所謂「非國民之言行」,亦即要台灣人以日本國民的身份,言行一致,協同「懲罰支那」。

日本殖民台灣,兩者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關係;1914年,雖有板垣退助主倡「同化主義」,推展日台人民平等運動,但是多數日本人擺著志得意滿的統治者嘴臉,跟本不願與台灣人同化;有「民間總督」之稱的三好德三郎,即提出三點反對理由:(一)台灣人蠢如豕鹿,無可教之資;(二)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三)生存競爭,優勝劣敗,今拔劣等之種優等於優勝之族,是違天演之例;被視為「統治台灣功臣」的後藤新平,也主張台灣同化需時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