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21日 星期三

台北第一家鳳梨罐頭廠

1930年代後期的萬華龍山寺風景明信片,上面蓋了個台北(TAIHOKU)觀光紀念戳。日本時代各地紀念戳,多半以當地的地景或產業為圖案,比如台北市,通常是台灣總督府或圓山的台灣神社,有的還加上七星山、大屯山,這個台北觀光紀念戳比較特別,以鳳梨和另外一種水果(不確定是否為檸檬或木瓜或其他)為圖案,當時,台北仍為全台鳳梨產地之一,但產額遠遠不及於台中州、高雄州、台南州。

1908年8月上旬,台北第一家鳳梨罐頭製造廠「季芳商行」在大稻埕的依仁里街(約當現今迪化街二段、伊寧街一帶)開業。

台灣很早就栽種鳳梨,清代康熙年間的《裨海紀遊》、《諸羅縣志》已有記載中南部的鳳梨;台北最早種植鳳梨的地方在北投,清末已享盛名,馬偕在回憶錄中曾提到硫磺泉山谷附近的鳳梨園,風味十足,「若吃過台灣本地可口鳳梨的人,在加拿大就是買到最好的鳳梨,也會覺得雖以下嚥。」據1899年的統計,當時全台主要鳳梨產地是南部的鳳山、台北的芝蘭堡(包含北投、士林)及文山堡(包含坪林、深坑、石碇、新店等地);1900年前期,大直山亦廣栽鳳梨,和北投一帶均集散於士林市場,概稱「士林鳳梨」。


鳳梨的果肉除了生食之外,還可製成「鳳梨糕」等糕果、蜜餞,鳳梨葉的纖維則可供織布,成品為質輕、吸汗、透氣的白色「夏布」,稱「鳳梨葛」、「鳳梨布」。至於1920、30年代之後成為台灣重要青果加工業的鳳梨罐頭,在1901年的日人文獻裡即已記載鳳梨罐頭輸出海外,是台灣的特產,但起始年代,不得而知,日本時代最早的紀錄是日人岡村庄太郎於1902年在鳳山設立鳳梨製罐工廠。

日本時代的「明治年代(1895~1912)」是鳳梨罐頭的「創始時代」,屬小型的家庭式工業,繼岡村庄太郎設廠後,台灣重要水果產區的彰化,日人於1907年在員林開始製造鳳梨罐頭,1908、1909年,陳鎮印和黃呈聰先後於大稻埕、二八水(二水舊名)設廠,當時鳳梨產量最多的是鳳山、彰化,台北次之。 

創立台北第一家鳳梨罐頭廠的陳鎮印(1878~1914),為興直堡頭前庄人,家境富裕,日據前期,曾任庄長、保甲局長等要職。1903年,時任頭前庄區長,與台北廳下紳商一起到日本參觀大阪博覽會,返台後,在糖業獎勵政策下,看好糖業發展,於1905年與人合資整合了二家傳統糖廍,創設台北製糖公司(1910年合併於台北製糖株式會社),並擔任社長。這家改良式糖廠位於下牛磨車街,翌年開始製糖,出品的砂糖,曾在1907年東京勸業博覽會獲得三等獎。

不久,陳鎮印看好鳳梨罐頭業的發展,在台北製糖公司南邊一帶的依仁里街創立了「季芳商行」鳳梨罐頭製造廠,聘請日籍技師,於1908年8月上旬開張,原料產地為士林、北投,該年產額約10萬罐,銷售地以「內地」(日本)為主,後來亦銷往「對岸」(中國)。

除了鳳梨,季芳商行亦製造竹筍罐頭,其鳳梨罐頭商標為「松鶴日標」,與岡村庄太郎「生蕃標」鳳梨罐頭,在1910年倫敦「日英博覽會」同獲二等獎。同年,季芳行的鳳梨罐頭、筍罐頭亦在名古屋共進會獲得二獎;翌年,鳳梨罐頭又在京都博覽會獲銅賞。

1914年,陳鎮印逝世,享年37歲,其「季芳商行」鳳梨罐頭廠後續如何,尚待考證,而1910年代後期,大稻埕牛埔庄有一家同名的「季芳罐頭株式會社」,另外,現今重慶北路、保安街「葉金塗古宅」的原主人葉金塗在1910年代投入鳳梨罐頭業,其「泰芳」鳳梨工廠設於牛埔庄,這三者之間有否關聯,亦待考證。

◎本文取自日本時代報刊。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