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1944年的台灣大轟炸

1944年10月,高雄的日本石油株式會社貯油槽遭美軍轟炸後的景象。
1944年7月7日,美、日在一個多月的激戰後,美軍攻陷日本在馬里亞納群島最重要的基地塞班島,日益進逼日本國土。7月24日,昭和天皇批准在菲律賓、台灣、南西群島、琉球群島、日本本土諸島(北海道、千島群島除外)進行戰爭計畫。

1944年今日(10月12日)清晨,上千架美軍飛機兵臨台灣上空,轟炸全台各地,災情最嚴重的是軍港及工業重鎮高雄港,港內沈船達170餘艘,幾乎成為死港。


10月14日上午,美軍艦隊集結台東外海,在台日本軍機迎戰,雙方在東海岸上空激戰。同時,232架美軍「空中堡壘」B29轟炸機,從中國大陸內陸的成都飛越廣大的日軍占領區,再橫渡台灣海峽,密集轟炸南部工業區。據傳高雄的岡山飛機組裝工廠,被投下了658噸炸彈。

10月16日,107架在台日本軍機攻擊美國艦隊,大多數被殲滅,只擊中一艘巡洋艦,卻被日本政府渲染為勝利轉機的「台灣海上航空戰」。

大轟炸持續數天,飛行基地、船艦港口、工業生產設施遭受重創,對外海運斷絕,原本朝「農業南洋、工業台灣」目標邁進的生產擴充計畫,幾乎停擺。此後,美軍持續飛臨台灣上空,或投彈、或空投傳單、或威嚇飛行,當空襲警報響起,就得迅速躲入鄰近的公共防空洞或自家建的防空洞,成了台灣人的日常。

而為了因應愈形惡化的戰局,日軍研擬的自殺飛機「神風特攻隊」作戰計畫,也在大轟炸之後的10月下旬開始出擊。10月24日,為升格台灣神社而在大直新建成的台灣神宮(今忠烈祠前身),因日本貨機墜毀而起火,日本敗亡的流言蜚語私下傳布,人心惶惶。

1945年初,美軍再度展開全台密集轟炸,至「終戰」前,台灣人死傷無數。

◎本文取自《認識台灣:回味1895~194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