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月夜愁思訴衷曲───林是好

林是好是1930年代的第一代女歌手,她不僅是當代的「玉女歌星」,也是流行歌壇歌手的老師。當年由於陳君玉力邀,她加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右圖是她主唱、陳君玉作詞、鄧雨賢作曲的「橋上美人」唱片歌單。
林是好在台南市第二幼稚園擔任「保姆」工作,達七年之久,1928年6月27日,園長突然勸告她辦理辭職手續,林是好甚覺莫名其妙,追問原因,所得的答覆竟是:「因為妳的先生盧丙丁,思想過激,擔任台灣民眾黨幹部,從事台灣社會運動的緣故,台南市警察當局及市役所(市政府)很不喜歡妳在幼稚園工作,恐怕會影響兒童。」

林是好以「勤務七年之久,未曾懶惰任事,或者有不法之事」拒絕寫辭職書,29日,田中督學請她到市役所,當面強迫她自動提出辭呈,並且以如不提出辭職書,取消七年服務的獎金威脅,林是好還是毅然拒絕。

1928年今日(7月1日),林是好接到市役所於6月30日所發出的「任期屆滿,不再續聘」通知書,而被迫辭退。當時,台南市民雖對此「未開化時代的連坐法」,為她抱屈,但也莫可奈何。

林是好,日據時期的姓名為「林氏好」,台南市人,1907年出生,畢業於台南女子公學校,後進入教員養成講習所;她跟台南神學院英籍吳牧師娘與義大利籍聲樂家莎樂可莉學習鋼琴、聲樂,音樂造詣頗佳;後更東渡日本,求教於聲樂家關屋敏子,藝能大進。

台灣流行歌曲萌芽時期,林是好以具有西洋聲樂基礎的「身分」,毅然投效流行歌壇,對當代流行歌曲水準的提升,貢獻不少。「望春風」、「雨夜花」主唱人純純,即是她所訓練的歌手。由馬偕博士採譜的平埔族歌謠,後由鄧雨賢編曲、周添旺填詞的「月夜愁」,即是她的首唱,而風靡全台。

林是好在台灣音樂風氣未開的時期,即曾舉辦多場獨唱發表會,她和屏東地區鄭有忠所創辦的「有忠管絃樂團」合作甚久,在日據時期,該團是南部頗具規模的民間西洋樂團。

林是好身為一位抗日烈士的遺孀,她承續了她的先生那種熱忱、慷慨的風範,對社會公益事業,從不後人,59歲那年,因罹患舌癌,而告退樂壇。

「月夜愁」這首由林是好主唱的 1933年「老歌」(後來,鄧麗君主唱的「情人再見」就是用這首歌的旋律),而今,年輕一代視這闕曲子為「失戀歌」,早已不了解主唱者當年心酸淚水,以及鐵蹄下的民族血淚。

◎附記
1970年代,筆者(莊永明)透過廖漢臣前輩告知,曾在北投市場巧遇林是好,知道她的住處,而前去拜訪三回,當時談了不少她在音樂圈活動的情形,但碰及盧丙丁的一些細節之事,她似乎避重就輕,僅說她先生當年參予民族運動,深獲民眾推崇,是一位廣得人心的社會運動家。

今日離別,不知何時,會通擱再相見……」林是好唱著這首由她先生盧丙丁以台語填詞的世界名曲「驪歌」,動人心絃,那時她患的喉癌剛治癒不久,很遺憾,筆者沒有錄音設備,沒能錄下來。

〈月夜愁思訴心曲〉(刊於《雄獅美術》月刊),是筆者對林是好訪問後所發表的文章,而今重讀,有些淺薄,十分慚愧;近年來,已有人研究她,而且寫了碩士論文,可惜她已經老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