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新劇最後一幕──閹雞公演


厚生演劇研究會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全體工作同仁與演員合影。
日本統治階級於1942年元月成立「台灣演劇協會」,是管理劇團、樂團、和審查劇本、演劇指導、取締的機構,屬於推展皇民化運動的「皇民奉公會」外圍組織,其對當代文化活動的箝制,甚為嚴厲。

一群成員有百餘人的年青人,他們嚮往在鄉土上推展戲劇活動,於是組織了「厚生演劇研究會」,在日閥「南進政策」喧囂中,有別於所謂奉行皇民化政策的「演劇挺身隊」、「藝術奉公隊」,誠為難能可貴。

他們向「台灣演劇協會」提出申請,奉准於1943年今日(9月3日)起至8日,在台北市「永樂座」,舉行第一回研究發表會;公演的劇目有「閹雞」、「高砂館」、「地熱」、「從山上俯瞰都市的燈火」等四齣劇。

「閹雞」原作是張文環所寫的一篇中篇小說,原刊載於《台灣文學》雜誌(季刊)第二卷第三號,由曾在日本新宿「風車戲劇」研究舞台劇的林博秋改編成劇本。

「皇民化運動」的緊鑼密鼓聲中,這一群熱血青年,斗膽於鐵蹄淫威下,演出這一齣佈景、道具、服飾悉為大漢民族色彩的話劇,意義何等深刻!更難能可貴的是呂泉生應用了南管小調和台灣民謠為本劇舞台音樂,這是台灣民謠第一次在舞台劇演出,「鄉土音樂」因日閥推行「新台灣音樂」而幾成絕響的當時,大家得以聆聽到親切「鄉音」的呼喚,難怪會隨著音樂節拍手舞足蹈了!演出中間,忽然停電,劇場一片漆黑,幾乎被迫停演,觀眾中有人自動跑上舞台兩側,以手電筒的照明代替舞台燈光,要求繼續演出,全劇得以一氣呵成。

觀眾的向心力,引起「台灣演劇協會」極度不滿,第二天下令禁止這些舞台音樂。「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號救救」等台灣民謠第一次以合唱曲出現在舞台,充為舞台音樂的嘗試,無疑的,獲致了成功例證。

這種表現民族意識的戲劇,令日本當局十分惱怒,橫加干涉,以後思想的壓迫,隨著戰爭惡化,日甚一日,日據時期,台灣的「新劇運動」不久終告停擺,但「閹雞」已寫下了台灣戲劇史、音樂史最輝煌、最珍貴的一頁!
本文取自《台灣記事》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