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8日 星期六

台北橋 之二

台北橋風景明信片,「堂堂長橋」,日本人對這座鐵橋的建設十分自得,歷來有相當多不同角度的鐵橋照片,亦曾是1950年代愛國獎券的圖案。
日本時代第一代台北橋於1920年通車,但不到半年即毀於颱風,遭洪水沖毀的橋體還波及民家、船隻,造成傷亡,大稻埕與對岸的三重埔、新莊之間的運輸,又僅能仰賴渡船,當時渡河一人一錢,若帶行李、貨物、家畜等,需另收費。

官民各界面對耗費30萬元興建的新橋在短時間內付諸滾滾洪水,均有所批評,翌年(1921年),官方決議以160萬元預算(實際興建經費為144萬元)重建堅固的鐵橋,該年9月,第二代台北橋起工。

1925年5月,新橋竣工,有別於前代的木造橋,新橋為鋼筋混凝土造,鋼桁材料來自英、美兩國,橋型仿照圓山的明治橋,為七孔鋼桁架橋,中央為車道,左右各有人行道,以台北市徽為造型的欄杆,設有路燈,整體外觀雄偉壯麗。

1925年今日(6月18日)上午十時,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原本是預定在「始政紀念日」6月17日舉行),和第一代台北橋通車典禮相同,由特別選出來的三代夫婦率先度橋,與會官民四百餘人,橋兩岸、河堤,擠滿了民眾,當夜,施放慶祝煙火,熱鬧無比。

台北橋橫跨淡水河,除了帶來河兩岸交通的便利,橋上可眺望大屯、七星、觀音諸風,風景宜人,波光月影、水面河風,是夏季納涼、中秋賞月的好所在。新橋通車不久,石川欽一郎在台北橋水彩速寫的附文中提到,「台北橋之夕涼」為「台北八景」之一。「大好中秋月,江天萬里清;滿橋裙屐影,兩岸管絃聲。」漢詩人林述三為通車該年的中秋節刻畫了民眾在台北橋賞月的熱鬧場面。

「鐵丸七跨」的台北橋,有「全台度橋之冠」盛名,隨著時代的演進,先後於1960、1990年代拆除、改建為水泥橋,1925年通車時曾期許與「山河竝壽」的台北橋,成了歷史記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