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台北公會堂落成

台北公會堂在1936年竣工前一年,即做為台灣博覽會第一會場與集會場,圖為博覽會期間公會堂正面外觀。
台北中山堂明年將滿80周年,這座曾有「日本四大公會堂」美名的台北公會堂,是在1936年的今天(12月26日)舉行落成典禮。

1895年日本據台,該年末,日人將台北城內的「登瀛書院」改名「淡水館」,做為官民集會、俱樂部之用,係台北當時唯一的公會堂。大約十年後,「淡水館」因市區計畫而拆除,此後,台北的大型集會或展演活動,多利用鐵道旅館、醫專講堂,輿論不時呼籲興建足以容納千人的台北公會堂,畢竟,基隆、台南、台中、高雄等城市在1900、1910年代已陸續設置、建成公會堂。

台北公會堂的興築,成了多年未決的「懸案」。1920年,台北設市,1921年,台北市協議會決議通過建造公會堂,但選址未定。

後以「紀念昭和天皇登基」的「御大典紀念」名義,推動這項大建設,彼時適逢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經費籌措發生問題,代表台灣民意的「台灣民眾黨」反對耗費巨資、浪費公帑打造此奢華建築,他們質疑為什麼在「城內」花費的建設經費,不移撥來建設台灣人居住的「大稻埕」。

總督府舊廳舍為公會堂選址之一,雖然過程有多次爭議,但仍在1931年12月拍板定案拆遷,做為公會堂基地。

公會堂的設計建築師井手薰,以宏觀構思,規劃了這棟要與大阪、名古屋各公會堂比美的建物。1932年11月23日(該日為日本新嘗祭,即收穫祭),台北公會堂舉行破土儀式,12月5日,正式動工。從開始到完工,施工期有四年之久,建坪從二千多坪擴大成三千多坪;動用了近十萬人的工程人員,預算追加至98萬圓。

竣工前一年(1935年),時值日本殖民政府舉辦「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公會堂即先行開放,做為第一會場(後半部為「交通土木館」),開幕、閉幕與各種大型集會,都在此舉辦。

1936年12月15日,公會堂全部完工,12月26日上午九時半,舉行盛大的落成典禮,一千四百餘名官民與會。井手薰致詞時提到黃土水遺孀黃廖秋桂將黃土水遺作「南國」(又名「水牛群像」)捐贈給公會堂。儀式之後隨即展開園遊會、演講會、歌舞表演、畫展等慶祝活動。

台北公會堂內部設施除了大集會室(今中正廳)、大食堂(今光復廳)、貴賓室(今堡壘廳)之外,還有多個中、小型集會室。彼時。台北人口總數才二十幾萬人,雖有「三線路」,但馬路鋪設柏油路面還不多,因此公會堂門廊設有「淨足池」(洗腳池),建築體北側,也有兩座,入堂前將鞋底所沾泥濘洗淨,以維持室內清潔。

公會堂的啟用,正逢日本軍國主義高漲時期,台灣總督府為了配合國策,展現帝國實力,公會堂自然成為展演舞台,「支那事變博覽會」、「大東亞戰爭慶祝大會」等宣揚「聖戰」的宣傳,在戰爭期間,不斷地在公會堂辦理各種展覽與集會活動。

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戰區台灣受降典禮在台北公會堂舉行,成了見證改朝換代的舞台;當然,這裡也和台灣各地多數的公會堂一樣,都改名「中山堂」了。

◎本文取自日本時代報刊、《城內舊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