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7日 星期四

台北城建城130週年音樂會,來聽大歡迎!

今年是台北建城130周年,各項紀念活動陸續展開中,31日、2日登場的是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的「記憶中的歌謠音樂會」,地點在大安森林公園露天音樂台,莊永明擔任本活動總策劃和音樂會主持人,和大家一起說台北、唱台北、聽台北。
音樂會演出者老、中、青三代齊聚一堂,指揮為甫獲得「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首獎的25歲青年指揮家吳曜宇,歌手包括重量級的「寶島歌后」紀露霞、抒情男中音呂紀民等人,「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作詞人詹天馬的曾孫、19歲正就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聲樂組一年級的朱育陞,也將獻唱這首當年轟動大街小巷、開啟台語創作歌謠風華年代的流行歌。其他各年代的經典歌謠有:〈雨夜花〉、〈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杯底不可飼金魚〉、〈綠島小夜曲〉、〈孤戀花〉等。
音樂會為免費入場,31日、2日晚間19:30開唱,有興趣的朋友們,來聽大歡迎!

2014年2月25日 星期二

以「奔流」做時代見證──王昶雄

王昶雄寫詞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打開了海內外學子的內心。2001年的「台北人物誌」捷運紀念票卡,以少年王昶雄和歌詞為圖案。
以「站在殖民者的立場,冷智地去揭露皇民化運動對於台灣人心靈的摧殘和迫害的文學力作」──《奔流》〉在台灣文壇奠下地位的齒科醫師王昶雄,於1916年今日(225日),出生於淡水。
王昶雄,原名王榮生,淡水公學校畢業後,負笈東瀛,先進郁文館中學,再入日本大學文學系,中途轉日本大學齒學系,1942年畢業,第二年返鄉,在家鄉開設齒科診所。
他的文學活動在留日時期即開始,前後兩次參與同人雜誌──《青鳥》雙月刊和《文藝草紙》季刊。返台後,加入張文環的《台灣文學》,成為台灣新文學運動「戰爭時期」的「高手」之一。他以日文寫小說、散文、詩、評論,質量都很可觀,小說創作雖以短篇為主,但也有數篇中篇的佳作,如〈淡水河的漣漪〉、〈奔流〉、〈梨園之歌〉、〈鏡子〉等。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粗線條的滾地郎──張文環


晚年的張文環。

張文環,嘉義梅山人,出生於1909年;日本東洋大學文學科畢業,1932年,和巫永福、王白淵等台灣在東京留學生組成文藝團體「台灣藝術研究會」,該年,23歲的張文環發表小說處女作〈父親的臉面〉,入選日本《中央公論》雜誌,為台灣作家躍登日本文壇第一人。
1938年,張文環返台,任職於台灣映畫會社,並擔任《風月報》日文編輯;1941年,與王井泉、黃得時等創辦《台灣文學》雜誌,和日人西川滿發行的《文藝台灣》分庭抗禮,這兩份雜誌是戰時台灣文藝的主力,但「在民族感情上各據一方」(王詩琅語)。

2014年2月8日 星期六

台灣第一個婦女團體



女性的血淚,在台灣開拓史上,僅被視為「廉價的勞力」,她們荊釵布裙扶助男人,墾殖出這一片沃地,卻未能平等的和他們共享大地所滋生的果實,男人驅策女性分勞、分憂,而自己卻以「一家之主」自居,女性只有「雨夜花」的身分,童養媳、養女這種不良制度,加上日本強佔台灣五十年,統治者將其「本土」女人社會地位卑微的傳統,也移殖到台灣,台灣芸芸女子只有「離葉離枝」,哀嘆「三聲無奈」。
先覺者從事非武裝抗日運動,不僅向日本統治階級爭取政治、經濟地位的平等,而且替台灣女性爭一口氣。1921年,「台灣文化協會」成立,1923年在台南市召開第三回定期總會,即有男女會員65人出席,會中決議事項即有:「尊重女子人格」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