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鄉史 鄉情 鄉味

「食飯皇帝大」,這句台灣俗諺,含意匪淺,尤其是「食飯」不是限於吃米飯,真正的解讀是:「用餐」。
「顧三當(餐)」的年代,想以「皇帝」之尊,享用食物,何嘗容易?而且不是升斗小民可做的奢想,這本《古早味》,品味的食材、食物,雖不高貴、高尚,但是閱讀起來,這些庶民之吃,滿漢全席也難相比,畢竟讀之有味之餘,也給予了吃之有味的餘興!
我是不懂吃、不會吃,也因年紀大了,不能多吃,如此可說與美味絕緣的人,竟然有幸給《古早味》一書寫序,想是自己還能談吃,而且話匣一開,話題還不少,可惜我不能喧賓奪主,只能書寫此短序。
庶民文化是不該在「歷史」中被輕忽的,常民是「歷史人物」的重要角色,這是我用以詮釋歷史的觀點,俗諺、歌謠、禮俗、文物……,無不是我的「史料」,我曾有「以食說史」的想法,可惜對吃的更深內涵,認知有限,理解不足。
《古早味》,讓我開始「懂吃」了,細嚼慢嚥一百二十幾篇,共七類的文字,感覺是品嘗一味又一味的「媽媽的滋味」。
更重要的是,我也懷念起以前的幾道「佳餚」,如建成環園包鹹菜的油炸肉丸、霞海城隍廟前的內餡包有碎肉、干貝肉丸、北門郵局前的延平南路騎樓的冰涼肉丸,當然也有媽媽的拿手菜──竹筍肉絲和海鰻油飯。
收藏近萬個火柴盒,我曾自誇過:給我一張台北地圖,我可以用火柴盒貼出「台北飲食地圖」。餐廳以火柴盒打廣告,19607080代餐飲業者的共識,因此這類的火柴盒占了八成以上,但是《古早味》所談的「食物」,卻不是飯店、餐廳端上的菜餚。也正如此,它補充了「飲食地圖」的不足和缺失。
清淡的鄉味,有著濃郁的鄉情,甚而從中窺探拋不開的鄉史,走進「食光走廊」,藉由不同年代的飲食習慣和烹食材,不是可以回到再度享用當代「美食」的歲月嗎?
歲月留下歷史紀錄,走過的歲月,必有時代痕跡,食是首要的民生問題,「鼠麴」、「狗尿菜」、「豬母乳」、「猴頭菇」……,幾可湊足十二生肖的「野味」,還有「過貓」等。「序細」(後生晚輩的台語)難得一聽的菜色,都是曾在「序大」(長輩)口齒留香的記憶,這種記憶也是時代痕跡。
古早味讓人回味鄉史
家常菜使人留戀鄉情
手路菜令人品嘗鄉味
《古早味》可解讀鄉史,可凝固鄉情,可永留鄉味,細品此書,同時享有「口福」,不亦樂乎!
◎《古早味》書籍介紹,請

4 則留言:

  1. 莊老師您好,請問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49年(民38)年8月15日出刊的創刊號專刊"文獻",封底寫著會址是台北市延平南路,但是不知門牌幾號?我上網查不到,只從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那邊查到1950年會址是在延平北路,但1949年延平南路會址也是在中山堂嗎?謝謝老師..

    回覆刪除
  2. 給 匿名
    簡述莊老師回覆如下
    應該是延平南路
    要釐清這問題 請直接請教文獻館

    另,網路發言,請勿匿名

    回覆刪除
  3. 抱歉阿..我沒有Google帳號或其他身分可選..不得已才選匿名.

    回覆刪除
  4. 給 匿名
    了解,沒關係,謝謝你
    可以寫在留言欄內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