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台灣第一次歌壇結社

1930年代台語流行歌曲歌手紀念照,她們是第一代台語流行歌曲歌星,右一為純純小姐,她唱紅了「望春風」、「雨夜花」等名曲。左二為愛愛小姐,兩人曾合唱鄧雨賢譜曲、周添旺作詞的「滿面春風」。

1932年,上海出品的電影「桃花泣血記」來台放映,電影業者首創了「打歌」宣傳的招式,請詹天馬作詞、王雲峰譜曲,這兩位當代知名的「電影辯士」(電影放映時的劇情解說員,是默片時代產生的行業,光復初期尚延續了好一陣子。)合作的電影同名廣告曲,由古倫美亞唱片(Columia;コロムビア)發行,奏出了台語流行歌壇的序曲。

從此唱片開拓了一個嶄新市場,利之所趨,博友樂、泰平、勝利、奧稽……等唱片公司相繼成立,吸引了不少當代精英投效歌壇,比如活躍「台灣新文學」的作家蔡德音、廖漢臣、黃得時、趙櫟馬、陳君玉等人都是當時的作詞家,非武裝抗日運動先覺者──蔡培火、盧丙丁也有作品發表,作曲家如王雲峰、鄧雨賢、姚讚福、蘇桐、陳秋霖等人,俱是一時之選的人物。

聲光電化尚在萌芽的1930年代,台灣流行歌曲很快的匯成風潮,與歌仔戲同為民間娛樂兩大主流,成為最具「草根性」的文化,難怪鍾肇政以「與血脈之流,同其節拍,同其旋律」形容這些「心聲」。

2018年3月28日 星期三

中山北路的前身:勅使街道

1940年代的勅使街道。這條五線大道是通往台灣神社的「參拜道路」,同時也是通往北投、草山(陽明山舊名)溫泉風景區的幹線道路,再加上圓山一帶有公園、動物園、兒童樂園等設施,因此有台北市公車、局營公車、民營公車行駛,紅圈處可以看到有類似站牌的設施,一旁有等候的民眾。
1941年今日(3月28日)上午,「勅使街道」在台灣神社(今台北圓山飯店舊址)舉行竣工奉告祭。

台北市還沒有向東區發展以前,「中山北路一、二段」是全台首善商業之區,此區觀光飯店、藝品店、金融機構、貿易公司大樓櫛比的時候,東區還是漠漠水田;而在更早的年代,中山北路兩側,也是塘埔縱橫、良田阡陌的景致。

日據之初,日人興建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台灣神社」,為便利日人參拜,乃從台北「城內」興建一條寬15公尺的新道路,於1901年9月30日竣工,當時仍有雙連埤橫阻於今馬偕醫院附近。

1901年10月,台灣神社舉行完工大祭,日本皇族與勅使(特使)來台參拜,於是這條從東門至明治橋的新街道,被命名為「勅使街道」。後來隨著三線道路台北市役所(今行政院)的完工,勅使街道的起點也跟著改為台北州廳(今監察院)前,再改為台北市役所西側。

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相逢亭仔腳 大家做陣開講

2018-4-2公告更新:感謝各界朋友們的支持,4-28講座名額尚有6個,5-5講座名額已滿,停止接受報名,想要來聽莊老師亭仔腳講古的朋友們,敬請把握4-28場,感謝!!
 
大稻埕千秋街店屋附設「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今年春季講座活動即將在四、五月份各舉辦一場,歡迎看過我的著作、聽過我的演講、參加過我帶的「大稻埕逍遙遊」的舊知,以及對我完全陌生的新雨,蒞臨寒舍。
                                                    ……莊永明
※講座訊息
◎主講人:莊永明
◎講題&日期:
  第1場:大稻埕的台灣第一  4月28日(六)14:00-16:00
  第2場:大稻埕風雲人物誌  5月5日(六)14:00-16:00

◎地點:台北市定古蹟「大稻埕千秋街店屋」莊協發‧港町文史講亭
  台北市西寧北路86巷16號/貴德街53號(同一地點,二個地址)

◎每場名額35人,請事先報名。

◎報名方式:請在本篇下方留言欄或至部落格信箱報名,請註明姓名、電郵、參加場次。報名後若無法參加,請提早告知,將名額留給他人,感謝!

※本講座活動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贊助,為「107年度台北市私有古蹟歷史建築暨聚落管理維護及再利用計畫補助經費申請案」之相關活動。

2018年3月17日 星期六

台灣第一所大學

台灣最高學府──台北帝國大學明信片,畫面為校門與校園景致,台北帝大的校園規劃是以東西向軸線大道為主幹,軸線南、北兩側分別為理農學部、文政學部,後來陸續增設醫學、工學部。椰子樹是在1930年代為了美化校園而栽植,成為校景的一大特色,至今依然。現今校門和圖書館、文學院、行政大樓前棟,均為市定古蹟。
1928年今日(3月17日),台北帝國大學官制勅令公布,23日招生,4月30日舉行開校典禮,5月5日開課。第一屆學生包括文政、理農二個學部,入學人數前者17名、後者37名,台籍生各只有3名,後來共5名學生順利畢業。

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前身)的創校,源於1922年日人頒布以所謂的「日、台共學」為目標的「台灣教育令」,當時台灣總督府以朝鮮已有大學而台灣未設一所大學,覺得臉上無光,乃於教育令實施後,籌措創辦大學。此舉遭到不少台灣政治運動人士反對,認為衡量當時台灣的教育環境,執政者不應懷著好高騖遠的態度,推行高等教育政策。

蔣渭水在1924年9月21日發行的《台灣民報》上發表〈反對建設台灣大學〉社論,指出台灣人的基礎教育一片荒蕪,建構「金字塔上的教育」,只是本末倒置,初等、中等、師範教育的充實和普及,才是燃眉之急。此外,日人本國內學界亦有反對者,認為應著重於實業教育。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遞信局新大樓啟用

遞信部左翼及正面外觀,拱形入口大門上方有「遞信部」額刻(紅圈處),兩旁懸掛著日本國旗。
1924年今日(3月3日),台灣總督府遞信局全部遷入新建大樓(今國史館),開始辦公。

1895年,日本占據台灣,日軍進占基隆後,設立水陸電報分局、野戰郵便局(郵局),隨著日軍的南下,台北、台南亦陸續設置,當時台灣各地武裝抗日蜂起,台灣屬「軍政時代」,因此郵務、電信係由總督府陸軍局管轄。

1896年,撤廢軍政,改施民政,民政局(1898年改稱民政部)下設置通信部,統轄台灣通信事業,之後分別於1897年、1901年、1919年改稱通信課、通信局、遞信局。1924年12月,改稱遞信部,隸屬新成立的交通局,管轄事務包括郵便、儲匯、簡易保險、電信、電話、海運航路等,時代進展下,後來又加入放送(廣播)、航空等事務。

1919年,台灣總督府(今總督府)竣工時,遞信局因空間不敷用並未遷入,而是仍在總督府舊廳舍辦公。1920年初,和台北郵便局一起編列預算準備興建新的辦公廳舍,該年7月,遞信局新廳舍動工,由森山松之助設計。1923年3月17日舉行上梁典禮,1924年2月底大體完工,便開始進行疏遷,為替貯金(儲匯)課、庶務課文書係於3月1日先進駐辦公,3月3日,遞信局全部啟用;4月24日,內部裝修完善,開放民眾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