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宜蘭線鐵路通車

宜蘭線鐵路通車紀念戳,以龜山島、蘇澳海岸為圖案。
1924 年今日(11月30日)上午,宜蘭全線鐵路舉行通車典禮。「蘭陽三郡,領台以來已29年,至今日始有促進本島周圍鐵道(鐵路),亦可為一大紀念」,典禮於宜蘭公園內舉行,有七百餘人參加了此項盛會,是當時「後山」的盛事。

宜蘭位於台灣東北角,負山面海,在清初原是一片荒野,《番俗六考》及郡志諸羅縣志,稱蛤仔難,蕭竹友記作甲子蘭,鄭六亭集作蛤仔欄,清將軍賽沖阿奏作蛤仔蘭,方維甸奏作噶瑪蘭,皆是平埔族語的譯音。

噶瑪蘭開拓第一功勞者,應數吳沙,他使僻在群山之後的這塊原為「番人」居地處,成為漢人謀生的另一塊「新大陸」。蘭陽之地開拓之後,移民日眾,1810年(清嘉慶15年),閩浙總督方維甸奏請將噶瑪蘭收入版圖,並派知府楊廷理勘查田地疆界,楊廷理三度入蘭,籌劃建制事宜;翌年,後任總督汪志伊續奏,乃於1812年置噶瑪蘭廳,隸屬台灣府管轄。1875年(光緒元年),行政區域改制,分台灣、台北二府,噶瑪蘭改為宜蘭縣,隸屬台北府管轄。

宜蘭西南北三面皆山,初闢時,進山備道有三,分由漳、泉、粵人各據一路,但俱為深曲險阻。以後,艋舺安溪茶販,尋得一條捷徑,由大坪林內山行走,直出頭圍(頭城舊名),路徑甚捷,且無「生番」出沒。1875年,雖有蘇花道路完成,但商旅入蘭,時間、運輸量都是很不經濟。

1885年(光緒11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依「淡蘭擬闢便道」路線,自台北府城南向景尾、經深坑、石碇、坪林尾,越山鑿路通頭圍,直達宜蘭,另由府城北向闢接基淡舊路至淡水,成為北部交通要道。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日

台北城下的義賊:廖添丁

2009年莊永明催生之「台灣俠義文化節──廖添丁百年祭」特展現場,展覽由大同區公所、霞海城隍廟、八里廖添丁廟主辦,在大同公民會館展出。這是展覽的動態影偶裝置,由策展人李疾構思、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設計製作,皮影戲台上是廖添丁與日警的皮影偶,廖添丁手拋腰巾、日警持槍,相距數十公分,在大稻埕街屋的背景上方,不斷旋轉,象徵當年日警追緝廖添丁的情景;皮影戲台,則象徵廖添丁其人其事在布袋戲、歌仔戲、電影等媒介上的傳奇與再現。
1909年今日(11月19日),廖添丁逝世,據日本時代廖添丁戶籍資料記載,他出生於明治16年(1883年)4月15日,於明治42 年(1909 年)11月18日死亡,不過據當年報載,他是11月19日下午在八里被擊斃。

廖添丁出身寒門,父親廖江水,母親王足,設籍地為台中廳大肚上堡秀水庄(今台中區清水區秀水里)。13歲那年,日人據台,那時武裝抗日的潰軍散勇不少隱身民間,其中不乏身懷絕技之人,廖添丁有緣結識這些人,而習得武技。

由於家鄉荒瘠凋蔽,難為生計,他北上闖蕩,流落大稻埕,和一群地痞流氓鬼混,為謀開支,在台北地區四處偷竊財物,成了「橫行台北城下轟動一時,而使日當局無法應付之大竊賊。」(1962 年修「台北市志卷十雜錄叢錄篇第二章「淡北稗海錄」廖添丁小傳」)甚至曾在士林街警察宿舍竊得刀槍子彈等武器,日人稱之為「稀代兇賊」、「飛天梟賊」。

2017年11月17日 星期五

「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設立

農事試驗場明信片,入口處設有「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立柱。
1903年今日(11月17日),「台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設立。

農事試驗場為日本時代前期的農政機關,是農事實驗、研究與實業教育機構,台灣總督府農業試驗場係裁撤原台北、台中、台南三所農事試驗場合併而成,位址在台北廳大加蚋堡頂內埔庄的原台北農事試驗場(約現今羅斯福路、基隆路、芳蘭路之間區塊),而在此之前,台北的農事試驗場曾搬遷過兩次。

1895年,日本據台,第一任殖產部(後改為殖產課、殖產局)部長橋口文藏在台北城內的兩分地水田試種日本米(位置約當現今凱達格蘭大道、博愛路口一帶),日人視為在台農業試驗之濫觴。1896年5月,殖產課在大龍峒山仔腳設立農事試驗場,栽培米、甘蔗、菸草等作物,並進行家禽家畜品種之飼育和改良。

1898年8月,颱風來襲,農試場受創嚴重,遂於1899翌年遷移到台北東門外的舊兵營基地,並移交給台北縣管轄。而在此之前,農試場並無相關章程,直到1900年才制定,並且在這一年開始招收台籍講習生。

1901年,總督府殖產局為參加1903年大阪內國勸業博覽會,於10月21日在台北農事試驗場舉辦第一屆台北縣物產品評會,調查產業狀況,共展出四千餘件農特產。

由於場地狹小,再加上台北進行市區計畫,將有道路貫穿農試場,1902年,決定遷到頂內埔庄,此處背倚內埔山、蟾蜍山,空間廣闊,山園面積約十八甲餘,於1903年5月13日遷入。